您的位置首页  台州

台湾鳗鳅“游”进三门湾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5-2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有一种泥鳅,体型比普通泥鳅大三四倍,成年后有近半斤重,身长达16至20厘米。三门县亭旁镇的九连池家庭农场就养殖着这种素有“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和“水中人参”、“鳅中之王”之美誉的“台湾鳗鳅”。

“我是去年8月份开始养殖的,目前共有17口养殖塘,面积约15亩。”5月21日,农场负责人“80后”赖常产接受了相关采访。

赖常产是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小伙,偶然机会,从朋友那得知养殖“台湾鳗鳅”收益可观、前景良好,加之对养殖有着浓厚兴趣,就萌生了养殖“台湾鳗鳅”的想法。

经前期准备,去年8月份,赖常产开始养殖“台湾鳗鳅”。他把家安进了养殖场,早晚定时、科学地喂料,还时常上网查询资料,参加培训,想方设法提高鳗鳅的成活率。“我养的鳗鳅成活率可达95%。”他说。

和普通泥鳅相比,“台湾鳗鳅”外表上没有多大异处,就是体型比普通泥鳅大一些。但它不仅营养价值高,食用口感好,还可入药,《本草纲目》中记载鳅鱼有暖中益气之功效。“鳗鳅一般都是早、晚才会出来觅食。”赖常产拿网兜在一口塘里兜起了一网肥大的鳗鳅。“现在还不算大,等到8月份上市的时候,鳗鳅会更肥,到时候才能卖个好价格。”

“虽然还没上市,但已有不少客户前来预定。”赖常产说,“如果养殖得好,每亩每年纯收益可达5万多元。”

规划有序的养殖塘、沿岸种植的水果、生态放养的土鸡……如今,养殖场已初步实现了生态混养模式。“鸡粪可以肥沃养殖塘的泥土,果树既可以美化环境,还能给鳗鳅适当遮阳,可谓一举两得。”赖常产说,下一步,他计划扩大规模,在养殖塘里再分层养一些田螺。同时,增种一些市面上稀缺的水果树苗,提高农场收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