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扩大有效投资的成果惠及每个杭州人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有效投资”是个稍显陌生的词。在百度上,它被机械地解释为“相对于无效和低效投资而言,效益高的投资”。
事实上,这个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家门口那条刚开通的地铁、一条通往家乡的高速路、一座更先进的污水处理厂,或是一幢能容纳更多老人的福利院——在杭州,有效投资就是以重大项目建设为载体,促进经济增长,加快转型升级,改善社会民生的一种方式。我们每个人都能分享到政府扩大有效投资而带来的成果。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运行不断下行的压力,杭州市上下紧紧围绕扩大有效投资这一主线,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11月,杭州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19.3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76.4亿元,提前1月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改善投资结构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逢雨必涝的德胜东路,因沿其北侧开挖的一条名叫九沙河的新河道而得到拯救。作为上塘河水系的排涝骨干河道,投入使用后的九沙河不但肩负着九堡区块的排水任务,还将为九堡改善水质,提升城市景观。
九沙河只是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中计划实施的30条河道中的一条。这个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计划从2006年持续到2014年,政府为此投入的资金达到160个亿。
今年1-11月杭州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显示,杭州市投资力度向生态保护领域倾斜。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自年初累计完成投资18.95亿元,而去年这个数字仅为9.28亿元,同比增长104.1%。而反观制造业,同比增长率11%,要低于整个投资增幅4个点。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出现同比负增长率,分别为-21.2%和-31.2%。
今年4月,杭州市下发关于2013年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重点建设任务是“以六大领域为重点,更好地发挥大项目建设对促进经济增长、加快转型升级和改善社会民生等方面的保障作用”。
以这个文件精神为原则,今年以来,杭州市以基础设施投资、十大产业投资、民生项目投资和创新载体投资为主攻方向,加大有效投入,改善投资结构,促进杭州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除生态保护领域,一批有助于带动杭州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产业,投资力度明显加强。譬如,信息软件业完成投资46.35亿,同比增长59.1%;金融业完成投资19.25亿,同比增长28.7%。
社会民生领域
投资成果直接惠及每个人
杭州技师学院院长邵伟军一直为学院扩建的事情忙并快乐着。这所学校专业培训汽车应用维修等领域的职业技师,这些年在就业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他告诉记者,学院扩建后,在校学生有望从原来的6000多人增加到10000多人,办学规模实现翻番。扩建项目新增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总投资将近2亿元,全部由地方财政解决。
面对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的现状,杭州市还投入3.75亿元,新建杭州市第三社会福利院,新增养老床位2000张。
今年以来,杭州市以优化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水平为主线,重点围绕保障性住房、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教育服务、民政福利等领域,加快建设重大民生保障类投资项目。
据悉,杭州市以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新校区、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扩建、杭州第三社会福利院、杭州市职工文化中心、杭州奥体中心等57个重点项目为载体,在教育设施领域,1-11月共投入资金57.94亿元,同比增长26.1%;卫生设施领域投入资金23.03亿元,同比增长47.4%;体育设施领域,共投入资金15.29亿元,同比增长113.4%。
创新投资方式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
12月6日,香樟公寓、南都德加公寓等小区的业主们,终于真切感受到地铁时代的来临——家门口的地铁2号线西北段终点站丰潭路站开始主体结构施工。而放眼杭州,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工程建设正在全面推进,4号线一期工程也已经开工建设;秋石高架正在向南延伸,欲与三桥牵手,秋涛路则将与四桥相连;连接凯旋路和中河高架之间的环城北路地下通道全面开工建设……
今年以来,杭州市在基础设施领域共投资703.48亿元,去年同期这个数字为646.5亿元,同比增长8.8%。尽管与整体15%的增速相比,杭州市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增幅并不算很快,但政府依旧集中70个亿的财力,着力做好地铁轨道交通和城市快速路的建设,以打造快速、便捷的城网交通,方便市民出行。
但今后,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资金,不再是政府一家解囊。为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杭州市正积极探索和创新投资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就在上个月底,杭州市召开相关方案政策发布暨首批实施项目推介会,包括地铁、公路、城市供水、污水处理设施在内的91个“公家”项目向社会投资者抛出了橄榄枝。其中,46个首批实施项目总投资高达1285亿元,拟引入社会资本8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