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提升 信心更足 杭州“个转企”三年任务一年完成
“转成企业后没几天,我们就接到了一笔十几万的订单。个体户转成公司后,名头响了,客户对我们也更放心。”这阵子,杭州余杭建潮竹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郎建潮,一直感受着“个转企”带来的诸多好处。
建潮竹制品公司的转型,可以说是今年杭州市“个转企”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杭州市政府把引导个体户转型升级作为促进杭州市经济增容扩张、转型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截至11月底,杭州市已累计完成“个转企”10729家,该数量不仅大大超过4100家年度目标任务,还达到了省里年初下达给杭州市3年10250家的测算目标任务,整体上实现了“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市“个转企”转为有限公司数量为7672家,占转企总数的71.5%,比例居全省第一位。
“个转企”企业信心增强
目前,在杭州市工商机关登记的市场主体超54万,其中,个体工商户超32万,占比超过6成。对于个体工商户而言,“个转企”是做强做大的必然选择;对于杭州市经济而言,支持和服务好个体经济和小微企业,有利于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截至11月底,各级工商部门及民个协会对已转型企业进行了全面回访。回访数据显示,转型企业效益总体有所提升。转型前,受访企业的产值(或营业额、服务收入)合计约为47亿元、利润约为4.8亿元。转型后产值(或营业额、服务收入)约为60亿元,增长26%,利润达6亿元,比原来增加25%,纳税预计从9亿元增长到11亿元,增幅达22%。
效益的提升,也体现在这些企业的就业上。转型前,10729家企业共吸纳就业人员约3.6万人,参保人数约1.4万人;转型后预计吸纳就业人员4.3万人,提高19%,参保人数约1.7万人,增长25%,参保率也从38%提高到40%。
与此相对应的是,转型企业信心进一步增强。在转型企业中约有7800家企业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占比73%,信心的增加使经营者加大了对企业的注资,10729家企业转型前户均注册资金只有7.4万元,但转型后户均注册资本达到28.4万元,增长超过2.8倍。
量质并举、以质为要
结合杭州市民营经济的实际和“个转企”工作的特点,在开展之初,该项工作已明确了“‘个转企’量质并举、以质为要”的总要求。5月22日,市政府召开了杭州市“个转企”动员大会,并发文成立了市“个转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商局),出台《杭州市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工作实施意见》。此后,各区、县(市)分别按照市里的模式,落实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和政策文件,并落实责任机制。
为了推动政策落地,市工商局对转企个体户最为关心的纳税数额、社保费用、权证变更等问题,按照“全省最优”的高标准进行定位,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同时,组织市“个转企”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出台细化政策及服务举措,在市政府支持下推进部门细化政策的完善。
各区、县(市)政府也从本级财政中划拨出专款,用于奖励转企个体户。
给力的有服务和宣传
不少个体户担心过程繁琐而对“个转企”望而却步,所以,服务工作自然是“个转企”工作的重要一环。对此,工商部门开通了“个转企”咨询电话,在各级注册大厅开设了“个转企”服务专窗,确定专人对“个转企”登记进行优先办理;各级国地税服务窗口分别设置了“个转企”咨询台和服务台,方便办理“个转企”税务登记手续;社保、房管、国土等有关审批部门也分别结合各自职能,采取了各种便民服务举措。同时由市“个转企”领导小组牵头,各部门之间形成了定期协调机制,共同完成了疑难问题会商、面上督查指导、细化政策解读、建立“个转企”培育库等工作,提高了服务成效。各区、县(市)也分别结合各自实际,深化服务内容,如江干区为转型企业量身定做“浙融易”金融产品,余杭推出了“个转企”企业成长跟踪服务的六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