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政协助推新一轮“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
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到2018年实现农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实现这一“倍增计划”,今年杭州市启动了新一轮“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市政协也把“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作为本届政协建立关注民生的民情监测点,由市政协经农委与市农办联合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为推动杭州市低收入农户脱贫增收工作建言献策。日前,市政协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关于促进杭州市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批示肯定。
杭州市低收入农户收入比上轮翻番
上一轮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2008-2012)结束后的统计显示,2012年杭州市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6008元,比2008年的2847元,增加3161元,增长1.11倍,收入实现翻番,年均增长20.5%,比杭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出8.2%。
按照杭州市确定的新扶贫标准,今年杭州市低收入农户有113319户,共275871人,比上轮增加139871人,主要分布在五县(市)和萧山、余杭、西湖区。脱贫对象主要以从事纯农业为主,缺少智力、劳力、资金等,缺乏增收的原动力,其中有68633户因病致贫,占低收入农户数的60.57%,有28301户因残致贫,占低收入农户的24.97%;有33111户缺少劳动力,占总户数的29.22 %;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33044人,占11.98%。
市政协在调研中发现,很多低收入农户致富信心不足,对政府帮困产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一些参与扶贫的企业则在持续多年的帮扶后产生“捐款疲劳”,加上企业赢利下降,有退出的想法。此外,有关方面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载体作用发挥不够好,像“城乡统筹”、“区县协作”、“风情小镇”、“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对低收入农户的直接支持和辐射作用较小,来料加工、下山移民等项目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创新驱动的突破性措施,难以完成倍增计划。”市政协经农委负责人表示。
直接体现民生发展的“含金量”
市政协认为,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直接体现杭州市民生发展的“含金量”,应该在杭州市经济发展大局中统筹安排,给予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更多的转移性支付和直接投入。
比如把38个扶贫重点乡镇、150个重点村作为市级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的工作重点,对有创业增收愿望和条件的提供政策融资和资金扶持,对因故阶段性贫困的完善临时救助机制以渡难关,对确无能力增收的加大资金转移支付以保生活。市级财政要加大对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的直接投入,像抓“中心村”、“精品村”那样抓扶贫重点村。
对国家、省、市、县组织实施的一些农业项目,要通过项目建设改善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发展基础环境,促进农村剩余劳力转移。“联乡结村”帮扶集团的资金也应有专项用于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要制定鼓励政策,吸引工商资本结合扶贫开发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促进贫困人口就业。
对经济薄弱村,在继续实施补助并提高标准的同时,采取“一村一企三干部”的办法,组织150家市级企业(协会、商会)与150个重点村结对,共同研究探索帮扶低收入农户的措施、途径。落实每村1名机关干部、1名科技(农业)特派员、1名大学生村官驻村,提高村级经济发展能力。
借力土地流转帮助农户增收
探索农村土地确权、推动土地流转也是市政协此次调研的重点。
市政协提出,要顺应形势发展,探索建立农村房屋、宅基地产权流转、交易和处置机制,促进农户增收。结合农业产业项目、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以“土地+劳力”入社入企换取收益,形成“股金+租金+薪金+养老金”的收入格局。对于集体所有物业、山林和农户抛荒林地,要明晰产权、开发利用,逐步建立完善村民持股、分红制度。
市政协还建议增加对农村的金融支持,支持农户成立资金互助组织,探索开展农村承包经营收益、土地承包流转合同、农产品订单等物权融资,并进一步拓宽农业政策性保险以提高农户抗风险能力。
对于来料加工等传统产业,市政协建议加大组织投入力度,5县(市)和38个重点乡镇要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来料加工项目的组织,加大来料加工基地设施建设,提高对来料加工经纪人的补贴额度。同时加强职业农民知识培训,促进低收入农户转变观念,主动求发展。比如加大家政、护工等适宜技能的培训,打响“建德保姆”等区域劳动力品牌,着力减少“零就业”低收入农户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