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余姚话怎么念 来报名做方言发音人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稻、逃、盗”,这三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发音?在余姚县城方言里面,这三个字的读法几乎完全相同。但宁波大学人文学院的肖萍教授说了,其实在最纯正的余姚方言里面,三字读音完全不同。
这些年来,余姚以及其它地区的方言,随着人口、文化等的融合,受到了影响,慢慢变得简化。肖教授说,浙江方言日渐式微,越来越多的人不会使用方言,由方言所承载的地方传统文化也面临着灭绝的危机。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从肖教授处了解到,余姚市被列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浙江省首批12个调查点之一,目前已经开始征集余姚方言发音人。专家团队将通过纸笔记录、录音、摄像等方式,全面采集整理余姚方言的原始数据,并永久保存。
同时,余姚是宁波地区唯一试点开始募集发音人工作的地方。随着这项工作的展开,宁波宁波市范围内都将陆续进行各地方言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宁波长大的孩子
却不会说宁波话
肖萍教授告诉记者,随着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渠道越发多样化,城市之间甚至全国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地理空间距离,也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近,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不断融合。而方言作为承载文化的一种载体,也随着文化的融合,在我们的不知不觉中进行融合简化。“不少家庭,父母还能说比较流利的方言,但是孩子却不会。”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家庭。
尤先生是丽水人,妻子是温州人,两人都能说自己家乡的方言。夫妻俩在宁波生活,生儿育女,可两个孩子却既不会说宁波话,也不会说丽水话和温州话,只会说普通话。
小刘和妻子都是余姚人,孩子也生长在余姚话的家庭环境中。但出于教育等理念,两人都尽量用普通话跟孩子交流。孩子土生土长在余姚,已经上小学4年级,却只听得懂余姚话,说不了连贯的句子。
方言逐渐融合简化
“姚剧”也面临失传
余姚位于绍兴和宁波之间,历史上曾隶属于绍兴府。余姚话虽然残留古代绍兴话的遗迹,却又不同于绍兴话;它受到现代宁波话的影响,却又有别于宁波话。肖教授说,余姚方言既受到其它方言的影响,又自成系统,“所以调查整理余姚方言,对于探讨余姚方言和绍兴话、宁波话之间的关系,理清余姚方言的发展演变脉络,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余姚人说话,喜欢加上“郎哉”两个字。肖教授举了个例子——A问B:吃饭了没?B会说:吃好郎哉。“‘郎哉’两个字毫无意义,只是语气助词。但一说‘郎哉’,那肯定是余姚人。这两个字几乎成了余姚人的地域名片。”
“现在的慈溪人有的也说‘郎哉’,但这是文化、方言融合简化之后出现的。最正宗的慈溪人说话,其实并不用‘郎哉’这两个字。”肖教授解释。
而随着余姚方言的逐渐融合简化,一些以此为基础的文化形式也开始出现危机。以余姚方言为基础的“姚剧”,如今面临失传的尴尬局面。
“从1956年余姚滩簧小组成立专业姚剧团至今,全国专业性的姚剧团只有这一个。现在,全团上下50人左右,年轻人很少。”沈守良今年72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姚剧代表性传承人。说到团里连20个名额都招不满,他一声叹息。
归根结底,还是余姚方言的逐渐融合简化,使得会说、说得好余姚话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