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万亿元GDP俱乐部”杭州还有多远?
半步之遥。
伴随经济年中报的出炉,杭州距离城市经济体量“万亿俱乐部”已然渐行渐近。
与此相呼应的是,本月召开的杭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龚正在全会报告之中明确提出,力争今年加入“万亿元GDP俱乐部”,提前实现杭州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比2010年“四个翻一番”的目标。
2014年,杭州全年GDP增长8.2%,总值达到9201.16亿元。在此基础上,杭州经济若延续今年上半年的抢眼表现,乘势迈过万亿门槛的希望不小。
冲刺阶段,杭州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如何构筑跻身“万亿俱乐部”的核心竞争力?
不一样的准“会员”
在冲刺中实现动力转换
今年上半年,杭州经济增长重回双位数,半年实现GDP4498.75亿元,增长10.3%。如此强劲的增长态势,也令不少区域政经观察者对后续走势平添更多期待。
事实上,在经济发展的一整个年度周期中,“先抑后扬”是一个普遍规律,一方面受制于前半年春节等季节性因素,另一方面与财政支出的时间节奏有关。以去年上半年为例,杭州实现杭州市生产总值3938.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7%。而去年全年GDP总量则达到9201.16亿元。后半年比前半年高出逾1200亿元。
以此为参照,2015上半年杭州近4500亿元的生产总值,为下半年的发力冲刺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增大了杭州今年突破万亿元大关的概率。
尽管需要时间,但杭州这个“万亿俱乐部”准“会员”的风格特性已有所展露。对比之下,殊为明显。综观中国城市“万亿俱乐部”名单,截至2014年已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重庆、苏州、武汉、成都9个“会员”,杭州紧随其后排名第10。
与武汉、成都这两个最接近的新晋“会员”相比,杭州的“投资驱动”、“二产驱动”色彩更为淡化。在汉蓉两城向“万亿俱乐部”冲刺过程中,投资和制造业的作用更为凸显。如武汉2013年完成固定资产的投资600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投资率在66.7%左右;成都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2%,增速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一位。
与此相对,杭州则以现代服务业、信息经济为“爆点”。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逾2600亿元,劲增15.4%。互联网金融、数字内容、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招牌菜”增速均在30%以上。工业制造业反而已进入了中速增长、结构优化的阶段,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增速4.6%。在冲刺万亿过程中,产业结构“优二进三”的动力转换也在加速。
加速跑的“创业之城”
在冲刺中积蓄后续增长动能
在杭州市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周旭霞看来,杭州当下不仅需要完成从“千亿”到“万亿”的级别跨越,事实上更需要为跻身“万亿俱乐部”后高起点上新发展积蓄增长动能。这就有赖于新经济领域的创业创新,而从国家到省市层面有关简政放权、建设特色小镇、发力信息经济等利好,为杭州后续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政策环境。
这样的蓄力其实已在进行之中。在浙江省戮力推动、渐次铺开的特色小镇建设中,杭州成为当仁不让的重镇。杭州市现有基金小镇、梦想小镇、云栖小镇、财富小镇、机器人小镇等一批众创空间40多家,在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的75家众创空间中,杭州就有14家,占全国近1/5。市场主体快速增长,上半年杭州市新设企业2.88万户,其中私营企业2.78万户,分别增长20.1%和19.4%。
“创业企业哪怕只有5%的存活率,当他们经受市场竞争考验后成长起来,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推动不容忽视。”周旭霞认为。
在当前GDP“万亿俱乐部”成员当中,杭州与深圳在创业创新方面颇有几分神似,激活市场层面的创业创新,正是深圳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赛跑中处于领跑位置的核心原因。在杭州“三学”活动中,深圳恰是杭州转型升级所确定的对标城市。
人口约1500万,超过176万人在创业,其中过半拥有公司;2000平方公里面积,“创客”超过1000人;超过6万名留学生扎根,创办企业超过3300家,年产值过亿的有30多家……这是一组淋漓诠释深圳“硅谷气质”的数字,也为杭州提供了绝佳参照系,哪怕在顺利跨过“万亿俱乐部门槛”之后。
将“潜力”转化为“动力”,杭州依然大有可为。
新闻链接
万亿元GDP俱乐部,是指中国内陆GDP总量超万亿元的城市。
截至2014年已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重庆、苏州、武汉、成都9个“会员”。
杭州紧随其后排名第10,有望在今年升级为“会员”。
专家连线
补齐短板夯实基础
杨建华 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
杭州上半年的经济数据非常亮眼,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增长动力的切换。从传统产业、投资驱动转向现代服务业、互联网新经济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但是在向“万亿俱乐部”冲刺过程中,杭州还需要注意补齐短板,夯实发展基础。
首先是人才,新一轮城市产业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竞争。当前浙江、杭州在每万人技术人员数量、每万人大学生人数等人才指标上并无优势,必须想办法继续增强对高端技术、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吸引力;
其次是拳头产业规模需要进一步提高,杭州此前并未完全抓住汽车、手机通讯等产业的最佳发展机遇。在增长动力切换背景下,杭州未来需要在文化创意、移动互联等新经济领域,形成集聚和规模效应,培育更多新经济巨头级公司。
最后是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需要进一步优化。医疗、教育、文化、养老等既是增强城市资源吸聚力和人才吸引力重要因素,也是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杭州需要在这些方面发力,完善城市配套的同时,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极。
投资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周旭霞 杭州市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
杭州经济上半年交出亮丽答卷,政策层面的引导和撬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些政策既包括国家层面,也包括省市层面。比如上半年杭州楼市销售的回暖,中央此前利率、首付比率等政策刺激,显然是一个原因。省政府层面建设特色小镇的部署,则为激活杭州的创业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杭州市层面去年7月确定了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应用的战略思路,在经过前期的政策酝酿、准备后,也在逐步释放。它们为杭州下半年冲刺“万亿俱乐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政策环境。
另一方面,从上半年数据看,投资事实上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涉及公共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伴随经济企稳回暖的工业投资,都有在下半年提速的可能。目前国家正在力推公私合作的PPP项目建设,杭州目前事实上也在梳理项目,推进落实。伴随股市告别急速的单边上涨,杭州雄厚的民间资本也在寻找好的投资渠道,若两相结合,有机会对杭州经济构成新的支撑。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