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晚报5000期特刊:贫寒少年在爱心温暖下学成报恩
这是2015年7月24日王金富在公司办公
这是2003年7月3日衢州晚报二版刊登的报道
记者王飞
在衢报传媒集团视觉新闻部办公室里,一叠旧报纸旁,传来轻轻的翻动声,王金富不时地抹了抹自己的眼睛。回忆起这些年的经历,他的眼眶,不由得湿润了。
4.8万元捐款和4.7万元欠账
当年8月,王金富被杭州商学院录取,就读信息计算技术科学本科。社会各界为王金富所捐的5万多元,王金富只留下了4.8万元,剩下的捐款,他转捐给了其他的贫困学生。
为什么留下4.8万元?从小节俭的王金富算了笔账,根据估算,大学期间每学年学费约6000元,自己的生活费控制在6000元之内,四年大学总开支,4.8万元够了。
大学四年,王金富的学习和生活基本上是两点一线,在教室和寝室间来回。“我尽量不外出,免得增加开支。”王金富说,很多同学来自温州、宁波等我省发达地区,出手比较大方,但他的生活费却严格控制在每月两百元左右。大学四年,全班同学只有他和另外一个同学没有配备电脑。
大学期间,王金富还通过帮助老师整理资料等勤工俭学活动,自己赚取一定的生活费。这样节俭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了工作后。
有个数字,王金富一直记在心里。“4.7万元”,这是母亲去世前一定要他记录下来的家庭负债数目。
2008年上半年,王金富以自己的收入偿还了第一笔债务:5000元,这是他参加工作后,攒了半年的钱。王金富解释说,在他大学期间,他的大伯已陆续将一些小额的债务共2万多元还给了亲友。
2009年下半年,参加工作两年的王金富,将剩下的2万多元债务全部还清。“母亲临走前一再嘱咐我要记情,要还债,我完成了她的遗愿。”
2个旧三星手机和8年巨桑工作
王金富如今是浙江巨桑家私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经理。从8年前毕业进入“巨桑”后,他一直在这家公司工作。从刚开始的家具市场门店销售员开始,学会了家具安装、送货上门、家具营销等,后来又被总公司派驻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进行区域营销。
成为“巨桑人”,同样缘于一段爱心故事。2003年7月,当时的巨桑家私老总杨以勇获悉王金富的遭遇后,和他结对,每年资助他2000元,帮助他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毕业后又把他招进了公司工作。
受宏观经济影响,今年的家具销量下滑明显,王金富所在的销售部门压力很大,但他和伙伴们都一直在想办法开拓市场,增加业绩。他坦言,这么多年一直坚守“巨桑”,最重要的原因是公司给了自己充分的成长舞台,但也和自己一直存有的感恩之心有关。“杨董是我恩人,形势再怎么紧张,我也要去克服,办法总比困难多。”
采访期间,王金富的手机不时有电话打进来。他的手机是三星牌子的。他说,自从有了手机之后,自己从来没有更换过这个品牌。大学时,手机是表哥用过的。毕业后,表姐又送给他一个旧“三星”手机。
3双婴儿棉鞋和2顶棉帽
王金富家的箱子里,一直存放着3双婴儿棉鞋和2顶棉帽。棉鞋和棉帽,是他母亲去世前制作的。母亲去世后,他才更加体会到,除了那些债务,病重的母亲最放心不下的是他。
2012年,棉鞋和棉帽都用上了。当年5月28日,而立之年的王金富有了自己的孩子。过年前,王金富给孩子穿上了母亲亲手制作的棉鞋,把她抱到父母的墓地前,告诉他们,自己已经有了完整的新家庭,希望他们安心。
如今,只要周末有空,王金富就会带上妻子、女儿,赶回到他位于柯城区万田乡坞石村的老家,陪伴他的大伯。老家的外墙依然没有粉刷,但里头已经焕然一新,毕业还清债务后,王金富慢慢给家里添置了空调等家具,希望大伯的晚年生活里,不再有“贫困”这个词语。
王金富说,这么多年,他一直关注着衢州晚报,感觉它已成了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他也希望借助本报,再次感谢那些曾经帮助、关心过自己的人,陪伴自己渡过了那个难关,并告诉大家,如今自己已有了新的幸福。
十多年前的爱心,如今还在三衢大地上延续。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年7月,衢州市政府设立了500万元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基金,至今,共有1018名贫困大学生获得了356.4万元助学金。
2003年6月,19岁的王金富结束了高考,成绩超过理科第二批投档线7分。他是个好学上进的学生,但是家境不好,父亲病逝,母亲陈耀妹长年患病,欠下不少债。6月28日,病重的母亲在欣慰儿子榜上有名的同时,为了不拖累他,毅然自缢身亡,并留下遗言,嘱咐儿子学成以后要懂得报恩……当年7月3日,本报记者向罡采写的《贫寒少年高考上线不愿累儿病母自尽——母留遗言嘱儿学成报恩》一文,在衢州晚报刊登后,唤起了许多读者的爱心,短短一周时间,为他捐款5万多元;时任衢州市委书记蔡奇,上门慰问称陈耀妹平凡伟大,并个人捐款2000元;当年7月,衢州市政府为此设立500万元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基金……前后本报共刊登了14期跟踪报道,体现了全社会对王金富的关心和帮助。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