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要始终把公共交通放在第一位
这些年来,杭州城市面貌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常有些从外地回来的人感叹:一年不到杭州,就不大认识了——以前不通的路变通了,犄角旮旯成了公园绿地,城市里造起了一条条“彩虹般”的高架,还有一幢幢的高楼大厦、夜间流光溢彩的商场写字楼……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些变化的背后,其实有着一双强有力的“手”在推动着。
这双“手”的主人就是——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因为长年累月奔波在各个建筑工地上,他们中的很多人脸色黝黑,不喜欢穿皮鞋,通常见到他们的时候,裤管、脚上总是沾着灰。
修桥造路建房子,利益重重,为此总有开不完的协调会、协商会。开会时,面对一屋子不同的声音,他们喜欢提高声音,手一挥,说“就这样,哪怕白天连着黑夜,这工程也要拿下来……”,搞得像打仗。
昨天杭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鸿铭调研建委时,亲切地称他们是一支敢打硬仗、会打大仗的生力军。
城市建设要和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
张鸿铭说,杭州这几年的发展,建委做出了重要贡献,功劳不小。今后要继续在建设东方品质之城上,发挥重要作用。
怎么个发挥重要作用?他提出四个“高”要求——
认识要高。
“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建委要结合杭州实际,研究如何推进杭州的新型城市化建设。”
定位要高。
“建委有一个重要职责,研究制定杭州市城乡建设事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组织编制城乡建设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和杭州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编制规划、计划时,眼光要放远,结合整个大杭州的城镇化来思考,供市委市政府决策。”
标杆要高。
“一座城市的建设水平代表了城市的发展水平。杭州要成为国内一流城市,并向国际先进城市看齐。建委在推进每一项工作时,都要有这种高标杆思想。”
品味要高。
“建委从某种程度上讲,就像城市的‘能工巧匠’,要打造出好作品,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品味。”
古巴首都哈瓦那
人们在马路中间的绿化带上跑步、休憩
治堵,是今年浙江省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词。
面对越来越堵的杭城交通,昨天张鸿铭也和建委的工作人员交流了很多想法。
他举了世界上三座城市的例子——
古巴首都哈瓦那,老城保护得很好,上世纪80年代初就被评为世界遗产。古巴人把老城“修旧如旧”,如今已经成为一个黄金旅游点。
为了不破坏老城,哈瓦那的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
整座哈瓦那城有5条大道,道路结构很独特,中间的绿化隔离带特别宽,大约有四五十米,古巴人在里面修建了公园绿地运动场和慢行系统,平常人们可以在马路中间的绿茵下悠闲散步、休憩。
墨西哥城,一座有着24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但交通却不拥堵。他们有着和杭州一样的快速公交、公共自行车。公共自行车做得很简洁,停的时候,只要架在一根杆上锁住就行。全城都是单行线。
还有韩国首都首尔,韩国前任总统李明博在当首尔市长时,为了治理城市拥堵问题,大手笔地把城市里的高架桥炸掉,给公交创造条件。同时为了美化环境,恢复了原来的河道。这条河,如今已成了一道新的人文旅游景点,对城市来说,不仅是一条水道,也是一条风道。
张鸿铭说,这些城市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发展城市交通中,坚持不懈地把公共交通放在第一位。这种理念,值得杭州学习借鉴。
明年起杭州要建很多过街设施
杭州市建委主任阳作军也谈了建委在交通治堵中的一些新思路。
他说,前段时间他带队到上海考察,专门看人家修建过街设施时的一种技术——“顶推”,用千斤顶推着前面的巨型刀盘往前进,刀盘刮下来的土,由运输带运出。
现在杭州建过街设施时,通常采用大开挖,但免不了要封路,对交通产生影响。
而用“顶推”法,一条50米的地道,最快1个月就能完成,修建过程中,不用封路。
阳作军说,他之所以要特意去考察建设地道的新技术,是想明年起更注重过街设施的建设——“把过街设施的建设,作为交通治堵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军中学门口打算建人行过街设施
记者了解到,杭州市建委打算明年建设完工的人行过街设施大概有这么一些——
莫干山路汽车北站前、文一路和保俶路口、东新路和重工路口、东新路人人天桥、解放路和佑圣观路口、天城路和范家路西口,同时力争开工实施石祥路和浙大城市学院北口人行天桥以及仙林桥和中河路口人行地道,另外东新路和文晖路口、东新路和香积寺路口的人行过街设施,将结合BRT3号线实施。
目前在做技术前期的还有庆春路和大学路口、庆春路和东清巷口、庆春路和环城西路口、环城西路和白沙路口的人行过街设施。
文三路学军中学门口,因为人车众多,为了保障学生安全,最近也考虑建人行过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