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宁波

有故事的马径“茂昌房”已入拆迁名单 大限将至?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8-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记者 邹洪珊

宁波老话,“童姚马径张,银子好打墙”,说的是早年慈东的姚氏、童氏家族与马径村张氏家族,都是宁波帮的代表人物。

这其中,马径村张氏的老宅,正在江北的庄桥街道马径村,名为“茂昌房”。宅子曾是杭州名药号“张同泰药堂”传人的祖居,住过西泠印社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印尼家印谱收藏家张鲁庵,还是民国女诗人、天台宗高僧张汝钊姐弟俩的故居。

然而,却有消息传来,这幢有故事的房子,已经上了拆迁的公示名单。

听到这话,宁波的几位民间文保爱好者坐不住了。

走进待拆的百年破旧老宅

看到的是精美的砖雕和琉璃窗

杨古城,是宁波文保界有名的“文保狂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获得者。昨天,他和钱江晚报记者一起,专门跑了趟马径村,要看看这幢“茂昌房”。

根据资料记载,“茂昌房”老宅为两层建筑,占地面积2045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071平方米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看到,偌大个宅子,门牌号从马径5号陆续排到26号,有十多户人家。

老宅面朝东南,规模庞大,多路多进,现存格局显示,建筑至少二进三路,东路、中路较完整,西路在前两年的村庄道路修建中被拆严重。听村民说,原先的正门在南面,抗战时,大门被日寇修机场拆毁。

一进门,见到的是古色古香的木门,晶莹剔透的琉璃窗,技艺精湛的砖雕……

杨古城一直在啧啧称叹:

“这个琉璃漏窗,江南都很少见,砖雕是仙人,仙鹤做牙子,雕饰精美,应该是江西买来的,至少应该有150年历史。”

“整个宅子,是浙东四合院,根据带裙摆的柱础等构件分析,应该是清中期的建筑。不过,梁架较多的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说明历代有添建、改建。”

“你看这个砖雕,比庆安会馆还要精巧。石柱础,和张苍水故居一模一样。地上还有大块大块的梅园石,可以说是官宅才有那么气派。”

杨古城说,江南的房子易潮湿,木地板容易发霉,看的出房子的主人很用心,专门做了防潮通风。地上的石刻都打了孔,孔外部还做了石雕装饰,窗子大多采用透风的木质窗或琉璃漏窗。

这时有个村民插话说,前几年台风来了,大水进了屋,漫到了膝盖。村民们无奈破坏了一个石雕,打了个洞防水,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后悔呢。

宅子原来是“张同泰”的前身

正在申报历史建筑

83岁的胡爷爷在马径22号住了60多年。他说,这宅子有故事啊。

它是杭州的张同泰药堂的前身——第一代传人建药堂, 取商号“茂昌”;第二代生意做得很大,改名“张同泰”。但族里还是习惯把祖宅叫做“茂昌房”。这里还住过西泠印社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印尼家印谱收藏家张鲁庵,还是民国女诗人、天台宗高僧张汝钊姐弟俩的故居。

解放前后,老宅是老慈溪县委、宁波地委的办公点。解放后,张同泰药堂传人将祖宅捐给了国家。

“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又有西洋文化,这样的房子在宁波区域内找不到第二个,按照《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即使作为民居保护也是绰绰有余啊。”杨古城频频叹息。

为什么要拆掉这座老宅?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了宅子门前的一纸公告。

这是一份“北外环高架项目管线配套工程拆迁面积公示”,上面公布了房屋所有人的姓名、房屋相关信息,其中就包括了茂昌房的门牌号码。公示期从8月3日开始,昨天正好是最后一天。

昨天,马径村的村书记告诉记者,这次拆迁,是因为高架要装管道,之前村里整理了一份名单,将可能涉及的文保建筑都提供给了项目单位,这样工程规划时可以有计划地避开,但是“茂昌房目前还不是宁波文保建筑。”

那么这房子为什么不够格做文保点?记者随后联系了江北区文保所。

文保所的杨所长给的理由是:“三普普查的时候,一般是看建筑,看文化内涵。当初这个房子的完整性不是很好,加上文化内涵还没完全挖掘,当时就没进入文保名单。”

杨所长说,房子本身局部的构件,还是有文物价值的。“规划局在申报宁波市第一批建议历史建筑名单时,江北区将它列入了普查名录里面,不过现在名单还没公布,所以它还不能算历史建筑。”

杨所长说,现在的情况,他们也觉得为难。目前可以确认的是,马径村里的文保点肯定不会拆。但像“茂昌房”这样的老建筑,要怎么办?“以我的观点,整个村落的历史风貌,还是尽量不要破坏。假如有一天,马径村要申报历史文化名村, 文保点和历史建筑都是需要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