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衢州

70周年特别报道浴血铁城 芥山抗战:往事并不如烟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9-0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文/图 徐丽 郦涛
  初秋,山风吹来,柯城区万田乡芥山上的蒿草升沉如碧绿海浪。这一天,四位抗战老兵——79岁的鲁文达、84岁的鲁文选、89岁的鲁有林和85岁的鲁文良,在及膝的蒿草间沉默地走着,寂静落漠的山谷间,只需起升降落的脚步声。
  与老兵同业的,还有姜宁馨、姚肇鸿两位学者。他们此行,是为了拜见山中那一口记实着日军搏斗中国军民暴行的“荷圆塘”。这口占地仅一亩多地的圆形水塘,却曾是抗日疆场,数百名中国甲士、平民同胞长逝于此。
  站在荷圆塘前,山风越来越大,吹乱了老兵们花白的头发。披两肩夕照,他们从山上回望,远处白云茫茫,而白云绝顶的衢州城池,恍如在极为悠远的中央,悠远得犹如那回不去的昨日——曾有过若干好多风云幻化的激荡、指点山河的凌厉、硝烟漫天中生灵涂炭的疾苦……此刻剩下的只需这一片碧草,一抔黄土,一方水塘,和塘水之下,那些沉默的魂灵。
  战斗竣预先的良多年,那些被埋葬在青山深处的枯骨,逐渐酿成大地的一部门,然后,凝聚成历史的伤口,提醒着我们这些当时者——往事其实不如烟。
  芥山要塞
  固执的抵当,沉重的牺牲
  随着老兵踏过历史的沧桑与悲苦,我们在芥山之巅追思那些为国牺牲的英烈忠魂。此刻的芥山,隽松翠竹,草木碧绿,昔时的战壕还模糊可见。许多村民在干活时,依然能拾到子弹、手榴弹、枪枝等的残件,足见昔时芥山一战之惨烈。
  虽然时候已悄无声息地走过了七十三年的工夫,但芥山上一切的一切,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七十三年前的阿谁春季。
  1942年4月18日,阿谁原本平常的春日,却由于16架狙击东京的B-25美国轰炸机的着落而有了修改。这场被史册记录为“杜立特突袭”的步履,拉开了不成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崩离析的序幕。在此过程中,衢州军民对美国飞翔员的无私帮忙,激发了日本戎行的猖狂报仇。
  衢州先贤徐映璞在《壬午衢州抗战记》里这样记叙道:“四月,美机轰炸东京、名古屋等处,而着落于此,衢州益为敌寇所谛视。工事既竣,八十六军方拟后移,更番歇息,而敌大举内侵,自杭来者,由诸暨、浦江;自绍来者,由东阳、义乌;自鄞来者,由上虞、磐安,其势甚锐。”
  那时,衢州城有5道防线,在城核心,因地制险,成立要塞四环,芥山要塞是个中的一环。芥山位于万田乡、九华乡、石梁镇交壤处,高300多米,东控庙源溪、九华进出山道,西扼小头坑、石梁溪、七里进出山道,是衢城东南的军事制高点,与白云山、滂川、大洲、东岳山等地同为第三环防御中的要塞,史称“芥山要塞”。
  “1942年春节刚过,衢州军民以衢州乡村、机场为中心,成立四环防御工事。86军16师一部就在芥山与民工一齐构筑芥山防御工事,为衢州会战做筹办。”姜宁馨奉告记者,他在翻阅少量史志后发觉,这场防御工事的构筑用时三个多月,芥山上战壕、交通沟纵横穿插,山顶还构筑了大型掩体。军民将毛竹根火烤、水浸后,削成竹签,插遍日寇的爬山之途。
  同年5月15日,由于衢州军事机场计谋职位的首要性,侵华日军抽调了驻上海的13军、驻南昌的11军的7个师团及航空兵,策动了以摧毁衢州机场为首要方针的“浙赣战斗”,经金华、兰溪、龙游攻向衢州。这场战斗用时三个月,中国军民灭亡25万人,仅次于南京大搏斗。
  5月26日,第三战区主座顾祝同向衢州守城86军下达指令:“要不惜任何牺牲守住衢州,使会战能顺遂停止。”蒋介石亲自致电86军,死守衢城,形成衢州作战无益态势。并要各作战单元主座签字画押,保证死守阵地。
  至6月1日,衢州南三环、北二环战况甚烈。6月2日,北路、姜家坞、杨家岭、锦桥、赤山等垒均陷。芥山一成天枪炮声不断于耳,守军誓死抵当。6月3日,北路敌军大队固守,先以大炮猛轰,后出动飞机轮流轰炸,我方守军伤亡沉重,数百将士阵亡。及至傍晚,芥山要塞失守陷落。
  “芥山这仗打得很凶、很惨,中国甲士死了良多。”万田乡86岁的余梅英老人回忆道:“仗打完时已经是傍晚,日寇对山上的战壕几次停止地毯式放哨,寻觅尚存气息的中国伤员,用刺刀杀死。那时修工事时住在我家的一个四川籍连长陈木生满脸是血,躺在死人堆里,日本兵用手电筒照到他的脸上时没有发觉他还去世。三更,他趁着夜幕摸下山,躲开日军鉴戒线找到我家。那时我家人看他混身是血,就让他喝了一点稀饭,换上老苍生的衣服,到坑口去寻觅戎行。当时我们才知道,他是芥山之战中唯一幸存的甲士。”
  荷圆塘
  国仇人恨,点点滴滴
  多年今后,在万田乡顺碓边村的荷圆塘中,云天流徙,野蔷薇攀援上荷圆塘畔的墓碑,雏菊开满了全部山谷,风一吹,芒草倒伏,非常寂静落漠。而塘水终年混浊泛红,村里的老人说,那是由于塘水被惨死在日军屠刀下的中国军民的鲜血染红,至今仍未褪去。
  “小时辰,我们来这口塘周围放牛,也会下水摸螺蛳,经常会摸到骷髅。”看望这口水塘时,我们巧遇一位1942年出世的顺碓边村村民陈宝兴。据陈宝兴亲述,在他年数很小的时辰,曾看到过旱天塘水干涸后塘底淤泥中的累累白骨,很是吓人。
  “我的两位叔叔,昔时就沉在这口水塘中。”老兵鲁文选指着荷圆塘安静无波的水面说道。
  每次轻触这段回忆,鲁文选都痛彻心扉。他奉告记者,他的家族原本是村里的殷实人家,家里人合营运营一个窑厂,一共有9个叔叔,20多口人。“昔时修防御工事的时辰,我们家正筹算新造两栋房子,我的父亲就把两栋故居的木材全都捐进来修防御工事了。16师的军官还写过借条给我们,当时在战乱中丧失了。日本兵很残暴,昔时他们进村处处搜索甲士,只需看得手上有拿枪的老趼、额头上有军帽帽檐印的人就十足抓走,良多无辜苍生也被他们抓走杀死。一时之间村里人心惶惑,良多村民都外出逃难。”鲁文选说,那时他们全家报酬了躲鬼子一向跑到大俱源的深山中,足足呆了四个月。
  “当时食粮吃光了,我们就挖山里的野菜吃,可这么一巨匠子人,我母亲又怀着身孕,野菜如何够吃?那时我的五叔、六叔和九叔,合营做出了一个让我们家人至今想起乡村哀思不已的决定。”鲁文选奉告记者,那时正值夏稻收割的时节,他的三位叔叔就趁着夜色偷偷溜回村庄里,想打一些稻谷带回山里当口粮。“成果一进村,他们就被巡查的日本兵捉住了,带回营地去做苦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