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播发专电——杭州的“美丽实践”
新华社杭州7月31日电
杭州以“美”著称,在经济发展新时期,杭州不断丰富“美”的内涵,在“如何更美”上不断探索,走出一条自然生态文明和社会生态文明并重发展的实践之路。
民生福祉
在余杭塘栖镇,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修建于1498年的广济七孔桥横贯其中,运河两边是古色古香的白墙黑瓦水乡建筑,两岸延伸,是御碑文化主题公园、漕运仓储博物馆、水北风情街、丝绸博物馆及文化街、水南街老建筑。
杭州近年提出“农民在乡、就地发展”思路,谋划建设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以及宜居、宜业、宜游的“四美、三宜”美丽乡村,促进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发展。
杭州市从2010年起,每年拨专款3000万元用于13个风情小镇项目建设。杭州市63个美丽乡村精品村申报建设项目514个、总投入11.2亿元,13个“风情小镇”申报建设项目203个、投入29亿元。
生态良好、具备“美感”的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杭州市委提出,目前杭州生态环境的现状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要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对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坚决说“不”;保护土壤清洁,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更多“美丽乡村”。
在未来的规划中,杭州将以中心村、精品村、特色村、风情小镇创建为载体,推进沿江沿河沿湖沿路环境整治和景观带打造,形成主体鲜明、生态优美、设施服务配套、文化传承深厚、产业特色鲜明的乡村风情带和精品区块。
发展新优势
据了解,2012年,杭州市财政预算3000万元专项用于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补助,杭州市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6万亩,超额1.15万亩完成浙江省下达的4500亩任务,被评为浙江省“腾笼换鸟”先进市。
市经信委有关人士说,今年是杭州市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行动计划最后一年,杭州市结合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和生态环境建设要求。
除了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杭州将以优良的自然生态为基底,构筑节点—廊道—屏障互动一体的完整生态格局,加强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实施环境综合治理,达到水系清洁、空气清新、土壤洁净的要求。
创新考评机制
千岛湖位于杭州西郊淳安县境内,驾船行驶湖中,领略山青、水秀、洞奇、石怪美景,宛若画中游。然而,这样一个“生态福地”,由于经济发展受到瓶颈制约,面临各种考核压力。
市委提出,把淳安作为“美丽杭州”建设实验区,综合考评体系实行“单列”。按照加强主体功能区建设这一思路,立足“县域景区化、生态化”,把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经济、改善保障民生等作为考核的核心内容,让淳安彻底“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用到生态保护和社会建设上。
与此相配套,淳安将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包括各部门和乡镇行政设置、职能调整等,也包括项目建设、土地利用等,还包括市里生态补偿、财政支付等资金统筹等。
杭州积极探索创新考核方式,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记者了解到,杭州正建立“美丽杭州”建设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办法,考核结果纳入各级政府和干部的政绩考核范围,探索建立“美丽杭州”指标体系和监测办法。
7月30日举行的杭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审议“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到2020年,实现杭州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5%左右,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99%;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年均天数300天以上;细颗粒物(PM2.5)浓度年均值(ug/m3)低于35;农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比例达90%;实现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