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人获杭州第三届杰出人才奖 这座城市为你们喝彩
“我乐在杭州,爱在杭州,联合国也不去。”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是杭州引进的人才。在昨天召开的杭州市杰出人才座谈会上,他作为新当选的第三届杰出人才,一句“获奖感言”,引来了现场阵阵笑声。
杭州市杰出人才,是杭州给人才设置的“最高领奖台”,三年评选一次,第一届有19人获选,第二届和第三届都是20人。这次获奖和麦家站在同一个领奖台上的,有朱炳仁、田宁、陶晓莺等“名人”,有丁列明、姚纳新这样的“博士”,也有方淳、金仁夫等在一线默默无闻的老师、医师等。
研发抗癌药的丁列明
“三感”畅谈创新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创新人才在本届获奖者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丁列明博士就是其中一位,他带领的贝达药业科研团队研发了我国第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凯美纳,被卫生部陈竺部长誉为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
“作为一个海外留学人员,今天能获此殊荣,除了因为我们自身坚持理想信念、坚定走创新创业道路之外,更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得到了一系列政策的扶持,抓住了新一轮改革创新的好机遇。”丁列明说。
感恩时代、感动政策、感激机遇,正是他昨天的发言主题。在与会的杰出人才眼里,杭州非常好的创新发展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关键。“贝达的顺利发展不是偶然的,可以说是好政策才孕育出这颗果实。”
他举了个例子,在凯美纳研发过程中,就先后获得了包括杭州“十一五”重大专项等国家、省、市资金支持近1亿元。特别是在2008年,在准备启动三期临床研究时,恰逢金融危机,公司财务极度困难,是余杭区政府雪中送炭,出资1500万帮助他们购买进口阳性对比药,让研究得以顺利进行。
每年都“加冕”的麦家
“两叹”表达爱意和感恩
相比科学家丁列明的严谨,“讲故事”的麦家就显得更加随性一些。
“去年,我被推荐出席了省党代会,今年又给我这么高贵的一个奖。回杭州五年,这座城市几乎年年给我加冕、添喜。”
在麦家看来,这些添喜,正是这个城市上层建筑对一个文化人的肯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这些关爱,没有恩情在心,我的创作激情也许不会这么汹涌,收获自然也不会这么大。”
不过奖拿多了,有喜也有忧。一向坦率的他,连着发出了两声“哎”,感叹杭州“爱才”带来的“压力”。
“我是个庸人,常常因爱而爱、因恨而恨,这个城市这么善待我,我就特想为它做点事、效点劳。”麦家说,这几年自己着劲地写,短短几年写了四本书,担任了两部电视剧的编剧,还拍了两部电影。电影《听风者》是他和杭州本地名企华策影视公司合作的,国内票房2.6亿。“去年华策纳税6000多万,当中也我有的一份力。”
“加冕其实就是加压。今天拿了这个奖,据说还有不菲的奖金,这是又给我加压了。”他还开起了玩笑,“我不知道我会不会被压垮,不过我会努力的,即使江郎才尽,也会争取以新的方式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