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舟山

英国名校毕业生抗日捐躯 舟山渔民冒死救英军战俘!中国舟山门户网站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11-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今年9月3日,78岁的沈阳老人聂广涛在参加盛大阅兵式,他是艾黎、何克的养子。昨日,聂广涛向本报记者回忆了一些何克的往事。

当年施救的渔民的登记名册。

三“漏网鱼”揭秘渔民解救英国战俘

何克和合影。

来到汉口后,何克获得了合众国际社兼职记者的一份工作。他买了一辆自行车,每天到处奔波,将在中国看到的一切,尤其是战争带给普通老百姓的伤痛,写成报道发布出去。

聂广涛说:“在这里,在抗战的特殊时期,我享受了两个外国人赋予我的关爱。这种在特殊中,汇聚而成的特殊的家,可以说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当时有60余名战争孤儿生活培黎学校。”

坚守中国相伴

英国名校毕业生抗日捐躯

文/广州日报记者练情情

由于条件太艰苦,培黎创立之初,一年内便有8位校长主动弃职,而本是“工合”西北办事处英文秘书的何克,则是教育家艾黎邀请来学校“救火”的。在这里何克不仅担任校长的职务,还身兼英语老师、体育老师和音乐老师三职。

何克对中国难民充满同情,“他们以中国人的坚韧着这让人无法承受的。”

失去动力的“丸”在海上漂浮了一天一夜后,船体开始倾斜下沉。被关押在3号舱里的数百名英国皇家炮兵部队官兵最先集体遇难。关在1号舱的英国皇家海军和2号舱的英国皇家苏格兰官兵不顾一切地冲上甲板,纷纷跳入大海逃生。甲板上的日军见此,用机枪、步枪射击落水的战俘。当有的英军战俘好不容易爬上日军船的绳索时,又被日军地踢了下去,海上漂浮着众多尸体。

上世纪60年代,艾黎专为何克写了一本书《结果》,后译为中文,更名为《从到山丹》。他在序言中写道:“对于乔治何克来说他是出于对中国的而捐躯的他是中国人民和英国人民之间的纽带。”根据艾黎的遗愿,1988年4月,艾黎骨灰也安放园内,陵园更名为艾黎与何克陵园。新中国成立后,修建了何克陵园,位于山丹县城南门外。

巧的是,今年正好是乔治何克诞辰100周年。77年前,这位英国的名校毕业生踏上的中国土地投身抗日救援直至捐躯,至今长眠于甘肃山丹县。与此同时,中国舟山渔民冒死施救的细节也被幸运逃脱的英国战俘永久记录。昨日,本报记者辗转寻访至今仅存的人,挖掘鲜为人知的历史。

图为资料图片

很多人卷着铺盖匆匆逃离,和大多数记者都乘船逃往了上游的重庆,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则北上去了的根据地。何克决定坚守武汉,并称自己为“最后的挖掘者”。

遗憾的是,何克没能等到抗战胜利的那天。1945年7月22日,何克弄伤腿,不幸患破伤风去世,年仅30岁。临终前,他写下了一行字:“把我的一切送给培黎学校。”孩子们把书写有他们自己姓名的校旗放入何克的棺木。

浙江渔民勇救英军战俘档案中记载:“两山居民目睹英人不惟单衣淋湿,甚有赤体者多人,自动分赠衣衫、棉袄、供献滚水饭食,并为之安宿。”中国渔民的热情、朴实让英军深受。有的英军战俘拿出自己的珍爱之物,作为纪念品赠送给渔民,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

三名英军战俘与渔民和当地官员留影。

何克根据所见所闻,写了一本书《我看见了一个新中国》,较为客观地介绍抗日战争的情况。这本书于1944年在美国、1945年在英国分别出版。

1941年,当时聂广涛的父亲聂长林也在宝鸡工合,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当组织上得知他已经列上被缉捕名单时,立即决定调他离开宝鸡,撤离途中,他在洛阳遇到何克。何克答应关照聂长林一家。1942年初冬,艾黎把聂广涛和弟弟带到双石铺,安置到柏家坪的窑洞里。6岁的聂广涛便从此同艾黎、何克组成一个跨国特殊家庭。

何克每天沿着长江往返,写道:“在道两边全被炸毁的房屋废墟中行走,空气中着木制品发霉的味道,还有石膏和碎石的尘土味道。”

沉船次日,几架日本飞机飞临东极上空,在“丸”沉没的海域投下大量。约200名日军登岛,抓住有嫌疑的群众任意,,并屠村。最终381名英国官兵在军官指挥下,主动集合,排好队,被日军押上日舰,挥泪向岛上渔民告别。

1938年10月24日夜,何克给《曼彻斯特卫报》发去最后一篇报道,他写道:“今天,最后一班船已经开走了。没能上船的人失望地坐在岸边,看着他们逃生的希望飘远。那些留守的人,包括1000多名外国人都紧张地忙碌着,或没事找事忙,让自己不去想日本人的炮火马上就要打来的恐惧”

有三名英俘因被渔民藏在洞穴中,逃过一劫。数日后,3名英俘乔装成渔民,藏进一条船内,被转送到重庆,由英驻华接回。在重庆,3人以亲身经历在揭露日军,引发国内外强烈。

1941年12月14日,沦陷,大批英军被俘。9个月后,日军用“丸”号客货船,将1816名英军战俘3个货舱,从中国开赴日本。1942年10月1日4时多,“丸”途经中国舟山群岛青浜岛东北约2海里东霍洋面时,被美国潜艇发现,发射鱼雷击中船。

10月20日,习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举行的欢迎晚宴祝酒辞中,提到二战期间中英两国人民相互支持、休戚与共的两个动人故事一是英国人乔治何克积极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另一是中国浙江省舟山渔民冒着生命营救日本“丸”船上数百名英军战俘。习动情地说:“中英两国人民在战火中结下的情谊永不褪色,成为两国关系的宝贵财富。”

舟山渔民冒死救英军战俘

1938年,23岁的何克从大学毕业后,游历美国、日本,然后来到中国。他被日军在中国烧杀淫掠的,决定留下来,用笔告诉世界中国的。

“丸”被鱼雷击中后,当天下午,700多名日军官兵被转移到前来救援的日本海军一艘舰和另一艘运输舰。为防止战俘骚乱,日军封闭所有舱口,钉上木条,盖上防水布,用绳索捆住,使本来就闷热狭小的船舱,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后来,何克参加了英美援助中国抗战的“工业合作社”,担任工合社资助成立的培黎学校的校长,接收抗战孤儿入学。招生对象主要为沦陷区出逃人员的子女,以及战争遗孤。在这里就读的学生,一方面学习纺织机械、化工、会计等专业知识,一方面去工合组织进行实习。学生的衣、食、住由学校供给,而学校开支则由国际工合协会资助。

1944年,培黎学校开始往甘肃山丹县搬迁,聂广涛回忆,何克亲自带领学生修建废弃的,将其成为教室、宿舍、实验车间。教学秩序很快恢复正常。他远离故土身居异乡,久别英国亲人,却在中国找到他为之奋斗的事业。为了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他把家里寄给他的钱都捐助给学校。

聂广涛回忆,何克和艾黎特意买了一只羊,把产羔后的羊奶给他喝,为他补营养。怕他寂寞,又买了两只兔子,逗着他玩,还弄来一只黄狗,天天陪他。“艾黎、何克晚上回来,常常把我抱在他们的大腿上,给我讲故事,教我学算术,学习简单的英语会话。因为我太小,还不能在培黎学校上学,他们就送我去上小学。”双石铺这个温馨的家,给聂广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中英迎来“黄金十年” 两个二战盟国70年前情谊历久弥新

坚守武汉做最后的挖掘者

看到这情形,渔民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当地渔民有个不成文的传统:“发现有人落海就要拼命相救。”浙江省档案馆藏的时期浙江省民政厅档案里,记录了1942年舟山渔民救助英军战俘的相关资料。当时庙子湖渔民沈万寿、吴其生、吕德仁等人,营救出英俘106人;青浜渔民赵筱如、唐品根、翁阿川、唐如良和许毓嵩等人动员全山居民,一直捞到午夜,营救出英俘278人。该组档案因其珍贵性和稀有性在2010年2月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何克养子参加今年阅兵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