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杭州

杭州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的生动实践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1-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江畔农家气象新

渔乡荡舟好惬意八一大道自行车选手骑过淳安界首云濛村建德市李家镇沙墩头村新貌余杭区径山镇双溪禅茶街富阳市大源镇稠溪游泳池送医下乡        2013年2月19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头条报道了杭州推进区县协作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这条时长达2分46秒的新闻,引起了国内的关注。报道说:“在浙江杭州,占杭州市面积80%的外围五县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杭州市的20%,为了改变城乡不均衡的发展局面,杭州市大力实施新型区县协作机制,一年来已经初见成效。”

  事实上,区县协作是杭州市推进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过去一年,杭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奋发有为”的总要求,围绕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奋斗目标,以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民生为重点,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载体,深化工作内容,通过杭州市上下共同努力,城乡建设融合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杭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017元,增长11.6%;杭州市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059∶1,比去年缩小0.0286;农林牧渔总产值达384.6亿元,同比增长7.7%。

  美丽乡村开启美的生活。在这个万物勃发的季节,杭州处处展现春的生机。

  篇章一

  农业转型升级

  让农业的发展活力不断迸发

  就在许多城市将养猪场赶跑的时候,杭州市萧山区却建立了一个10万亩的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这里集养猪、蔬菜种植、水产养殖于一体,形成了完备的生态农业循环系统。

  浙江新东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萧山农业综合开发区内投产了一个新的自动化养猪场,饲料加工、喂养、哺育设备都是从外国进口的,人力成本减少了6成,效益大大提高。而困扰养猪场多年的猪粪处理问题也有了解决办法:在生态农业的指引下,萧山农业综合开发区内,一个处理猪粪、加工有机肥的循环工厂已建成投产,猪粪百分百转成了有机肥,提供给当地的种植户,有机蔬菜种植成本也大为降低。

  这便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魅力之所在。

  2012年,杭州市进一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升。一年来,杭州市各级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和市级“菜篮子”基地得到加强,农业科技不断创新,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不断健全。

  农业的发展活力,不断迸发。据统计,2012年,杭州市新建各级粮食生产功能区205个、面积10.23万亩;杭州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9.7%,为全省领先进水平;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64家,新增耕地流转面积5.6万亩;全年举办和参加大型农产品展示展销交流和农事节庆活动14次,进一步提升了影响力,打响了杭州农产品品牌。

  篇章二

  区县(市)协作

  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

  “杭州智慧”

  对于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人均生产总值迈入1万美元的杭州市来说,区域内东西资源差异、发展差距,就像是全国的“缩微版”。

  如何改变“东快西慢、东强西弱”的格局,成为摆在杭州发展路上最考验智慧、最亟待破解的命题。

  区县协作、城乡统筹,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杭州市的探索和实践,被誉为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杭州解法”和“杭州智慧”。

  过去一年,杭州市的区县(市)协作得到进一步深化,表现在资金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协作范围不断延伸,产业协作成效明显,协作内容不断拓展。

  数字最有说服力。2012年,城区共筹集区县协作资金3.25亿元,较上年增长2070万元,支持五县(市)协作项目293个,总投资达72.3亿元。

  城区向五县(市)实施产业转移项目139个,总投资达455.4亿元。其中,一产项目18个,总投资3.66亿元;二产项目63个,总投资160.93亿元;三产项目58个,总投资290.81亿元。

  一年来,城区与五县(市)在教育、卫生、就业、科技、招商、旅游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协作,推动优势资源向五县(市)流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篇章三

  中心镇培育

  集聚和辐射功能不断增强

  在淳安县千岛湖的南面,有一个美丽的江南山水小镇——姜家,三边临水,一面靠山,山清水秀,素有“郁溪胜迹”之誉。

  2011年7月18日,杭州在上海举行洽谈推介会,上海文广集团和姜家镇举行了项目签约,初步达成打造“东方好莱坞”影视文化小镇的合作意向。

  像姜家这样的中心镇,杭州一共有26个。

  2012年,杭州市把中心镇培育建设作为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节点和提升县域经济、增强辐射功能的重要环节来抓,强镇扩权步伐进一步加快,参与中心镇项目建设的融资渠道不断拓展,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有效投资不断扩大。

  一年来,杭州市共下拨统筹专项资金2.8亿元,扶持中心镇建设项目32个,总投资29亿。在市级安排中心镇540亩土地专项切块指标的基础上,又安排了1090亩专项指标,扶持中心镇重大项目建设。

  篇章四

  美丽乡村建设

  发生在杭州城乡阡陌间的悄然改变

  在杭州西部群山之畔,被誉为“画外桐坞”的外桐坞村,近年来已被杭州市民所熟知。

  作为西湖区“美丽乡村”试点打造的样板村庄之一,这里不仅茶绿、榴红、竹翠,有着天然质朴的田园风光,更是杭州人亲近高雅艺术,徜徉文化风情的绝佳去处。

  一场意义深远的改变正发生在杭州的城乡阡陌之间。过去一年,杭州在对现有村庄实施整治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按照“村貌悦目协调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身心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目标,建设美丽乡村,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中心村培育步伐不断加快,全年落实中心村建设项目1289个,投入资金13.26亿元。

  杭州市启动建设美丽乡村精品村62个,实施精品村建设项目596个,投入资金5.9亿元;启动新一轮风情小镇建设8个,实施项目37个,投入资金1.5亿元;21个整乡镇整治实施项目312个,投入资金0.67亿元。

  杭州市100%的村(社区)全部实行“庭院整治”长效管理;94.7%的农户成为“庭院整治”合格家庭;28.4%的农户达到“美丽庭院”标准。

  篇章五

  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

  一幅“锦带穿玉环”的美景正徐徐展开

  自西向东、如锦带般穿过大地的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是哺育杭州千年的“母亲河”,也是流淌在南朝文人吴均名篇《与朱元思书》中的历史江河、凝固于元代大家黄公望画作《富春山居图》中的文化江河。

  如今,杭州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画卷,也将灵动笔墨诗意地挥洒在“三江两岸”。以江为轴,以生态为先,以文化为要,带动城乡各地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

  过去一年,杭州市按照“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基本成型”要求,通过抓规划、抓考核、抓保障等措施,实现了相关区县(市)对“三江”流域的环境共保和整体开发,走出了一条大江大河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新路子。

  在环境整治方面,杭州市拆除了一批沙石码头,关停和搬迁了一批污染企业。三江两岸的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人们可以自由穿梭于岸边的绿道,感受大自然的清新和生命力。

  去年,“三江两岸”生态保护与建设还被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列为全国节能减排财政综合示范试点。

  篇章六

  农民增收

  “农民脸上的微笑,就是最大的政绩”

  促进农民增收,始终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硬道理。

  杭州的管理者们深知这个道理,始终把农民增收放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首要位置。

  2012年,杭州市积极培育农村新业态,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整合推出17条“最美乡村之路”,安排市财政450万元资金,抓好美丽乡村精品板块的规划,推动了农村休闲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杭州市农家乐休闲旅游点达到474个,经营户2340户。全年共计接待游客2054万人次,经营总收入1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1%和15.1%。

  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增收、推进农村股份制改革增加“股金”收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扶持增收、扶持薄弱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增收……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物质生活更加富裕。2012年,杭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017元,比上年增长11.6%。杭州市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也突破了6000元。

  “只有农民奔向小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农办负责人表示,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而农民的笑脸,便是最好的政绩。

  篇章七

  农村文化建设

  农民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

  在农村,办一场小型的文艺晚会,其热闹程度绝不亚于八万人场馆里的明星演唱会。去年10月,萧山戴村镇沈村就办了这样一场村级文艺晚会。演出还没开始,两三百平方米的小会场早已被人群围满了。

  村干部说,场地小,办这样的晚会压力很大,经费、安全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到。以往,很多村想给村民办场文艺晚会,安全问题往往超过办晚会的积极性,晚会自然被“束之高阁”。戴村镇启动的村品牌文化艺术周,唤起了农民的舞台梦。

  去年,杭州市制定了文化引领、文化研究、文化精品、文化设施、文化创意、文化传播、文化人才、文化素质工程等八项工程实施方案,形成了文化建设城乡一体的格局。

  杭州市共聘请农村基层宣传文化指导员2316人,75%以上的行政村拥有了村文化室和1个以上文体队伍。

  杭州市行政村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农村“15分钟文化圈”基本形成。

  农民的精神生活越来越富有。去年一年,市县两级送演出下乡2213场,放映公益电影27638场,开展文化走亲活动123次,送讲座展览下乡320场。

  篇章八

  农村社会事业

  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反哺之义也不止于增加农民收入。

  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要进入加速发展期。

  2012年,杭州市的社会保障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基本形成“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2+2”社保杭州模式。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也正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放不下的事。

  一年来,杭州市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实现资源共享、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

  2012年,杭州市共安排农村公益金近4000万元,新建、改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74家,农村公益幼儿园100个。杭州市共新建村级社区服务中心519个。通过政府买单,五县市153个中心村顺利实现社区(村)律师全覆盖。(杭州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