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舟山

舟山渔民画的由来我要把心留在舟山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1-2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这里有怎样的一片海?在采风中,他听海、看海、海,收获了满满的灵感。

看过地中海的风情,也见过南海的波澜,齐米茨基依然对舟山之行满怀期待——好奇自己将邂逅怎样一片蓝海。于是,他认真地听,仔细地看,张开身上每一个细胞去感触,采撷一切有关海的创作素材。

靠海“吃海”的海岛人几乎无处不在。参观盐田时,齐米茨基邂逅了59岁的盐民郑建国。由于下着雨,老郑有了难得的闲暇时光,也让齐米茨基有机会与他长谈。

聊着天,说着话,齐米茨基往村里走去。在青黑社区文化礼堂前,他被墙上一行行像是诗歌的文字所吸引。郑元祥告诉他,那不是诗,而是他们的村歌,说着还哼唱了一小段。“那遥远的小山村,是我可爱的故乡,桃树倒映在那明净的水面上。那遥远的小山村,是我迷人的故乡,桃花映红了姑娘的面庞……”齐米茨基一边听一边竖起大拇指来点赞。

郑建国从16岁开始晒盐,已经和盐巴打了一辈子交道。引卤水、晒盐、收盐、砌盐堆……夏季最忙的三个月里,郑建国一天要干十七八的小时,尽管辛苦,盐民赚的并不多,在最好的年份里老郑一年也仅有4万多元的收入。然而,齐米茨基注意到,谈话中,老实巴交的老郑很少提到晒盐的艰辛,说的更多的则是。 “咱是没本事的人,多亏靠着海,还能晒晒盐来养家糊口。现在,儿子长大了,我都当上爷爷了,这顶顶好的生活都是大海给咱的!”

这片蓝海的瑰丽与富饶让齐米茨基深深震撼。他说,他要把所闻、所见、所感的东海都写进自己正在创作的诗歌里去,让更多人去了解它。

在一个个到处都是故事的渔村,齐米茨基遇到了许多像郑元祥、王嘉定这样好客的海岛人。“在舟山,人与人是那么得近,让人温暖。”想到离别在即,齐米茨基有些恋恋不舍。朱家尖南沙沙滩的沙雕群旁边,齐米茨基找来做沙雕所需的胶。和沙、堆沙、雕沙,他在沙滩上留下了一颗大大的心型沙雕,在心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说道:“我要把心留在这里。”

在嵊山,渔民陈士海用一页页剪纸给齐米茨基讲述了渔民与海的情感。18岁起,陈士海和许多海岛人一样,下海捕鱼。海上的生活枯燥乏味,他就鼓捣起了剪纸。“起初剪的都是些海鱼,捕上来什么鱼就剪什么,后来慢慢地开始创作渔民题材的作品。”陈士海告诉齐米茨基,他自己也没想到,竟玩出了名堂,在许多全国剪纸大赛中都获了。

走进文化礼堂,齐米茨基被一个用来表演木偶戏的小戏台吸引。“木偶戏又称小戏文,一人一双手就能演绎出一台戏。”村里的木偶戏艺人王嘉定为他介绍道,“在咱海岛,以前外来的戏班子少,为了让大伙能够看到戏文,便慢慢有了这一个人演、两三个人配乐的小戏文。”说着,王嘉定坐到戏台之后,一手支起一个木偶,栩栩如生地上演了一段《薛丁山与樊梨花》。齐米茨基一边看一边拿出便携式摄像机,准备拍下以后再细细回味这精彩的戏剧。

“你是捷克人啊?那你会说前苏联的话不?”当得知齐米茨基是来采风的捷克作家,郑元祥口中竟蹦出一句俄语“你好”。出人意料的是,只会讲德语、捷克语的齐米茨基竟也用生疏的俄语回了一声“你好”。那一刻,两位老人惊喜地握手,像是老熟人一般,彼此问候着。

这片海,风情万种

通讯员 叶喻文

稍远一些的海面上,一一的白色浮子整齐排列,蔚为壮观。当地人告诉齐米茨基,那是他们开辟的海上牧场,用来养殖厚壳贻贝。“如今,不少养殖户一年就能赚上百万元,这都要大海对海岛人的厚爱。”

在岱山的鹿栏晴沙,大海又用另一种方式与人们来交流。和别处不同,这里的沙滩沙质细腻而坚硬,滩坡平缓呈铁灰色,又因南北长达3600米而得名“万步铁板沙”。脱去鞋,走在沙滩上,与大海来一场特殊的对话吧!齐米茨基掏出随身携带的创作本,写下了双脚到的大海。

在岱山青黑社区,66岁的齐米茨基遇到了同岁的村民郑元祥。当时,老郑正在村口遛弯,见有外宾来了,便上前攀谈。

“以前,祭海是渔民为海洋、祈福丰收而自发举行的祭祀活动。2005年岱山县在这里建起了海坛,并将每年6月16日定为祭海谢洋的日子。”

要说真正与东海相见,还是在偏远的嵊山岛。沿着蜿蜒的环岛公,来到海岛的制高点,齐米茨基举目远眺,东海的容颜尽收眼底。这里的海水一片蔚蓝,在红彤彤的夕阳映照下,波光粼粼。眼下正是休渔季,一艘艘渔船泊在码头,在斜晖中绘就一幅别样的渔港风情画。

这方人,一往情深

“千帆归港/休渔养海/让大海休养生息/让鱼儿延续盛名/让人们懂得……”岱山后沙洋边的海坛上,岱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邱宏方为齐米茨基唱响当地渔民的祭海歌《海洋》,并将岱山人祭海的由来娓娓道出。

在朱家尖樟洲湾乌石塘,齐米茨基发现,听海原来是如此简单的事。数不清的乌石或小如珠玑,或大如鹅卵,依坡斜垒,积滩成堤,好似一条横卧海滩之上的黑龙。海浪拍打石滩,发出“哗哗”的涛声,仿佛巨龙发出的阵阵轻鼾。海水退去,大大小小的鹅卵石翻滚、撞击,“唦唦”作响,又犹如千万个小乐器齐鸣。

这里还有怎样的一个个渔村?在采风中,村口的老人、墙上的村歌、艺人的小戏文,无不让他一睹渔村的独特风韵。

这里了怎样的一方人?在采风中,他与盐民聊,与渔民聊,与形形色色的海岛人聊,聆听人们述说自己对海的深情。

虽然听不懂歌词,齐米茨基却依然从邱宏方深情并茂的演唱中,感受到了海岛人对大海的浓浓情意。他拿出便携摄像机,将邱宏方的歌声记录了下来。

“这是大海在深吟浅唱!”坐在石滩上,齐米茨基闭目凝听,将这声音印在心头。

如今,陈士海因腰伤不能再下海捕鱼。上岸后,他有更多时间在家里剪纸,可没了风浪的影响,也没有船舱里浓浓的鱼腥味,却反而静不下心来剪纸了。

仲夏时节,烟雨蒙蒙,捷克作家扬·齐米茨基应舟山市委宣传部邀请,来到舟山,进行了一次历时14天的采风。下海岛、探渔村、访故事……这位远道而来的作家有太多关于海、关于这座城市的问题需要在采风中寻找答案。

沉下去,融入到百姓中间,这是每一个作家创作的法宝,齐米茨基自然也不例外。采风中,他与形形色色的海岛人交谈,感受到了这里的人对海的一往情深。

原来,在齐米茨基和郑元祥小时候,他们的学校都曾有一段时间教授过俄语。谁曾想,半个世纪之后,这两位老人竟会在中国的一个小渔村用它来互相打招呼。在齐米茨基看来,这跨越时空的问候极具戏剧性,又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14天的采风之行,齐米茨基走遍了舟山的两区两县。从舟山本岛到偏远小岛,一个个充满故事的渔村让他流连忘返,也将他的创作小本被填写得满满当当。

齐米茨基看着一幅反映渔民捕鱼场景的剪纸作品,对陈士海说道:“伙计,你大概是想念那片海了。”

“我要用诗歌来咏唱这里的景,这里的人,还有这里的小渔村。”齐米茨基如是说。

本报见习记者 翁杰

这颗心,流连忘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