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想再做几年汪大姐舟山电视台汪大姐来
2008年,“爱心总动员”大型电视公益活动走进人们的视野,作为发起者之一,《汪大姐来了》栏目参与组织了多项活动,其中面向贫困孩子的“圆梦行动”令汪明儿印象深刻。2008年至今,共有200多位贫困孩子实现了他们的新年愿望,20多位学生圆了大学梦。
——记舟山电视总台《汪大姐来了》主持人汪明儿
从2006年12月底和岛城观众见面以来,《汪大姐来了》这个栏目已经走过整整八个春秋。作为舟山首个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电视新闻栏目,汪大姐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尤其重。“做了八年的‘汪大姐’,每天奔波在采访上,虽然辛苦但很充实,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回首往事,汪明儿这样告诉记者。
今年国际禁毒日前夕,汪明儿连续几天走进所进行采访,当她得知一位外地人员在他进来的第三天儿子出生,而他却只能隔着玻璃看看儿子,孩子都一个月了,爸爸也不能抱抱他。
2011年4月,沈东河市场附近的居民反映,他们那儿有个规模很大的马批发市场,每天晚上10点到凌晨四五点人声鼎沸、嘈杂,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而指定的批发市场却面临关门。
老百姓心中的“邻家大姐”
活动当天,这位人员看到突然上台的妻子、孩子和母亲时,顿时泪如雨下,抱着孩子他泣不成声地说:“我一定好好,争取早日回家。”现场的掌声经久不息。回忆这件事时,汪明儿红了眼睛。
“现在,还会有孩子给我发短信、打电话,告诉我他们找到新工作了、又拿学金了、考上研究生了……”“爱心总动员”的公益品牌形象日益,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和企业团体加入了这支队伍。“有些和贫困孩子结对的爱心人士,他们会直接把几年的学费打到我账号上,让我分期给孩子。”这份信任让汪明儿的心沉甸甸的。
找回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
了解情况后,汪明儿整夜没睡,和摄像在两个现场采访。4月19日,节目用一整档篇幅报道了这件事,引起了普陀区委区的高度重视。 6月7日凌晨,整治工作正式开始,而那一晚汪明儿又没有睡。令她欣慰的是,监督的力量起到了作用,之后的连续报道也没有发现死灰复燃的情形,批发市场一切井然有序。
“心中有观众,理解群众的疾苦并为之作出我能做的,这是我做记者的信条。”如今,在街上会有不少人认出汪明儿,即使是在工作之外的时间,汪明儿也会耐心为大家解答,帮大家指明方向。
“我听了这件事,觉得这是教育这位人员好好的一个绝佳契机。”随后,汪明儿一个人悄悄来到他家,和他妻子聊天,希望她在禁毒日活动当天能带着孩子去见丈夫,妻子欣然答应。
跑在一线的“大龄女记者”
周围的朋友也都劝她,上了年纪就别跑一线了,主持主持节目就得了。“我也想偷懒,有时身体原因也会力不从心,但为了这个栏目,我还想再几年。”
2013年5月的一个雨夜,在定海小沙做完活动,汪明儿坐车回家,在马岙附近,透过车窗,她发现有位老人没穿外套,也没带雨具,手上还拿着十多个矿泉水瓶,红灯径直穿过马。“我想起那天正好有人来办公室希望帮忙寻找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就想会不会就是这位老人。”于是,她让司机倒车回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老人扶上了车。
在舟山广电总台大楼的大厅,记者终于见到了汪大姐,只见她正忙着把满满一推车的衣物装进电梯。等运完这一大堆衣服,汪大姐才有空坐下来接受采访。眼前的汪大姐和电视里一样,亲切和蔼,毫无距离感。
进入舟山广电的第3年,曾经有好几个选择摆在汪明儿面前,其中不乏美食节目这样的“美差”。然而,她放弃了舒适轻松的办公室工作,选择了奔波劳累的民生新闻。“现在想想,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我本来就是风风火火的性格,让我朝九晚五也坐不住啊!”就这样,汪明儿了她“累并快乐着的”民生新闻之。
今年,汪明儿已经47岁了,她笑称自己是硕果仅存的“大龄女记者”。高龄主持人不少见,但记者这个行当还真是青年人居多,体力、精力的消耗也曾让汪明儿打起了“退堂鼓”。“去年和前年是我最的时候,我身体底子并不好,又加上,还患有‘美尼尔氏综合征’,这个病不能晚睡,更不能劳累。去年和前年我进了两次高压氧舱,分别治疗了10天。”汪明儿告诉记者。
“5月份还有点冷,老人年纪也大了,当时他被雨淋得都在发抖,我把他头发上的雨水、脸上的鼻涕都擦干,外套也给他穿好。”之后,汪明儿联系了老人的儿子,20分钟后老人儿子赶到了,看到找了整整三天三夜的老人,儿子和媳妇激动不已。“看着那一幕,我很欣慰,要不是我多想了一层,这老人的儿子还得失眠好多天。”那一晚,汪明儿睡得比往常都香……
走进所,和人员来个“亲密接触”,这是很多普通人难以想像的事。作为市禁毒和公益大使,这样的事对汪明儿来说却是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