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信息保护 谁泄露了我的信息
浙江日报讯
【代表委员名片】
瞿韶军:省人大代表、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主任
周德文:省人大代表、温州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
戴寅寅:省政协委员、杭州诚智天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祥福:省政协委员、浙江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
半夜里,手机突然响起,来电的是陌生人;刚去过一次房产中介,来自各个售楼部的电话接踵而至……这些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不仅仅普通市民遇到过,很多出席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也遇到过。
最近,全国人大和国家相关部门均有相关个人信息保护的决定和标准出台,但是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性遏制。怎样才能筑起个人信息的“保护墙”,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现场访谈】
困扰:信息泄露何其多
记者提问:对于个人信息被泄露的现象,作为个人应该做些什么?
戴寅寅委员对个人信息保护一直非常关注,尽管国家出台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但他还是感叹,整个社会对信息安全保障还不够重视。
戴寅寅委员发现,一方面,虽然法律规定网上偷信息是违法行为,可结果不是找不到人,就是查不出来。另一方面,法律跟上去了,但个人自我保护意识还没有跟上。
“网上一搜个人简历,跳出一大堆个人信息:叫什么名字,什么学校毕业、手机号码、家庭住址全有,显然上传者和网站管理者缺乏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郑祥福委员认为,个人信息安全之所以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些公司或者个人以赢利为目的,窃取和传播个人信息;或网站管理者不愿意投入成本对个人信息加以保护。“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扎紧篱笆’,构建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屏障。”
执法:违法必究儆效尤
记者提问:说到个人信息保护,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执法。那么,如何通过严格执法,防止个人信息被泄露?
“个人信息保护,关键要实现常态性执法。”瞿韶军代表认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未能做到令行禁止,主要原因是执法力度还不够。他说,如果相关部门认认真真对手机垃圾短信追根溯源,做到违法必究,就不会有人再敢以身试法了。
瞿韶军代表说,现实中,很多企业在销售产品时,往往会要消费者留下个人信息,必须对企业的这种行为进行规范,“除非有必要,企业不应该要求消费者留下个人信息。”
共识:规范行为多引导
记者提问:盗取个人信息的行为一直禁而不绝,该如何从根源上进行治理与防范?
在戴寅寅委员看来,之所以出现个人信息被盗用的事,主要原因在于整个社会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不够重视。
“首先要对个人信息进行细分。”戴寅寅委员认为,可以分为个人一般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对个人敏感信息要严格保护,如果有人知道某个人的银行卡密码、家庭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个人存款多少,那就可能对他的生活造成危害。
郑祥福委员说,现在搞网络开发的人才很多,但很多企业对个人信息泄露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社会整体意识应该尽快提高,以赶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否则会对社会秩序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周德文代表认为,光靠政府部门执法打击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恐怕难以有效遏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的社会组织加大引导和规范力度,尽早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