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杭州

治堵:杭城“循环交通”能否让出行更畅通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1-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行路难、停车难”的交通两难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为了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交通管理者想尽办法不断挖掘道路资源,推出各类交通组织措施,以期获得城市血脉的通畅。不过,这样的举措,短时间内看似有效,时间稍长就又产生了“免疫”。

  当然,寻求长效机制需要多个政府部门的配合,但作为交通管理部门,城市道路一旦出现大面积拥堵,却又是最容易被百姓所诟病。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破题举措,又在哪里?

  民进浙江省委会提交给本次“省两会”的建议中提到,杭州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已经对杭州的交通状况产生严重影响。

  杭州主城区早晚高峰平均时速16-17公里/小时,50%的主干道高峰时段平均车速低于15公里/小时,在比较极端的事例中,车速只有5公里/小时。

  杭州市民上班(上学)路上平均花费时间约为48分钟,拥堵耗时平均约19分钟,延误率高达39.58%。80%的受访者不满意交通现状,95.79%的受访者评价交通为“拥堵”,高达84.74%的受访者认为交通拥堵已经降低了杭州的生活品质。

  在民进浙江省委会提交的建议中有一系列治堵措施,其中提到,“要提升政府部门交通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道路交通管理精细化水平,如改变局部地方标记标识不清、人行横道线不合理、信号灯设置不科学等现状;进一步扩大动态监控范围,适时调节、合理调度交通流,提高路网通行效率……”

  此外,提高交通参与人的文明素质也被特别提及。交通拥堵既有堵的问题,也有乱的问题,“乱”比“堵”更可怕。为此,必须坚持治“堵”与治“乱”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以“斑马线礼让行人”为榜样,引导交通参与人文明行车、文明停车、文明出行。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杭州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96万辆,2012年新增了约16万辆。为应对这个现实,杭州交警部门通过对现有道路交通资源的整合,从交通组织措施上,对杭城交通进行“微型手术”。

  自去年10月8日起,“错峰限行”举措像是一剂猛药,给杭城交通带来了一些改观;与此同时,交警部门又对各小区间的支小路,进行单向循环通行,给原本交通压力很大的小区之间,注入了一股顺畅的力量。

  据了解,2013年,杭州交警将抓住“分区、链接、提高、打通”四个关键词,以实现城市交通“分区清晰、层级分明、环环相扣、转换便捷”的总目标,继续以开展潮汐交通组织、建设交通“快速走廊”、打通区域微循环、规范静态交通、升级假日交通组织等措施为抓手组织循环交通。

  构造“循环交通战略”

  疏通各个大小路段

  从杭州市交警部门的统计数据来看,按照目前机动车的保有量,杭州常住人口每3个人左右就拥有一辆机动车。

  从全国的一线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广州已先后开始实施限牌措施来缓解交通压力,而作为浙江的省会城市杭州,尽管采取了诸如错峰限行、单向通行、禁左等措施,但道路状况还是不十分理想,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期间更是让人望而生畏。

  为缓解越来越堵的主城区交通情况,杭州市交警部门在借鉴香港、台湾等地交通“微循环系统”的经验和做法后,专题进行“循环交通战略”的研究,确立了将“循环交通”作为改善交通的新途径。

  “循环交通”是个区域概念,而不仅仅是一两条道路的单行,它需要通过规划、建设以及交管工作共同配合,才能形成交通的良性循环。

  城西10条道路作为杭州“循环交通战略”试行的首块区域,目前在实施一定阶段后,社区之间的停车、行车秩序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如高技路,由于受路口的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省级医院、中小学校及老住宅小区影响,路上的违法停车及通行问题日益突出,时常造成道路拥堵,附近单位和居民意见很多。此次对其实施全时段机动车单向通行,大大减少了交通冲突点,从试行后的情况看,道路通行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接下来,交警部门将对城东区块做一些微循环的调整,秋石三期施工区域持续的扩大,交警部门在秋涛路周边的景昙路、采东路、采荷支路、杭海路、下车路分别实施单行措施,分流了秋涛路交通压力,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以往邵逸夫医院等候车辆对秋涛路和庆春路的影响问题。

  潮汐交通陆续铺开

  平息高峰效应

  杭州市交警部门介绍,潮汐车道、路口禁左以及更多单行线的推行,都是接下来杭州要逐步推出的“循环交通战略”的组成部分。

  据了解,目前杭州城西居住人口近70万人,每天早晚高峰出行的居民有50万人左右,其中80%-90%依赖机动车出行,从而形成了城西早晚高峰交通“潮汐”现象。

  记者从北山交警中队了解到,辖区内杭州曙光路的求是路口到保俶路段去年3月28日始正式实施了潮汐车道控制系统,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曙光路在通过潮汐车道的运用后,早高峰由西向东方向车速从正式实施前的13.9公里/小时提高到22.2公里/小时,晚高峰由东向西方向车速从实施前的12.3公里/小时提高到18.5公里/小时。

  早晚高峰的结束时间都比之前提前10-15分钟。同时,还使周边地区道路如天目山路、黄龙路和西溪路的通行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之江路也是从去年7月起开始了“潮汐”,效果也还不错。而春节前夕,体育场路的保俶路到环城西路段、中山北路到建国路段,也要加入到“潮汐车道”的队伍中了。

  先打通支小路

  再给主干道动手术

  杭州市交警部门对于治堵,向来是坚持不懈的,从城西文二、文三路的单向通行,到高架的提速以及上下匝道的管理,再到去年的错峰限行,每个新举措的推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道路的负荷。

  但面对庞大的机动车基数,杭州的治堵工作越来越艰巨,本次循环交通概念的提出,就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道路的利用率。

  “循环交通战略”作为杭州缓解交通“两难”的新途径,杭州交警部门将在今后围绕这项新战略积极开展实施一系列交通组织措施,推出更多的符合杭州实际的交通组织管理体系,实践“循环交通”的治堵之路。

  “目前对于主干道,是不能够轻易去改变的,所以我们的思路就是先将周围的支小路理顺。”交警支队一位负责人说,“支小路的通行秩序、停车秩序一旦顺畅以后,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再对主干道作一些合理的调整,整个道路交通系统就会更加顺畅了。”

  这位负责人比喻,支小路好比人身上的毛细血管,一旦堵塞,主要的血管即使再通畅,病根永远都在,疾病爆发是迟早的事。

  既要加强交通管理

  也要提高文明出行意识

  去年一年,“文明出行”成为杭州交警部门的一项重头工作,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更是成为杭州交通的一块“金字招牌”。

  不过,也有司机反映,杭州城区中一些路段的斑马线过密,等候时间过长,交警部门为此专门进行了梳理,对100多处斑马线进行了整改。

  据了解,交警部门也对城区许多的交通信号灯配时进行了重新的设置,一方面进一步优化了路口的通行,同时也做到各个方向根据流量大小达到通行车辆的最优化。

  斑马线前礼让实行至今,在杭州已经相对成熟,不过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行人不按信号灯过马路,也给很多司机造成了困惑。

  交警部门表示,文明出行,不仅针对机动车驾驶员,所有交通参与者都应该遵守,这样才能使交通秩序变得有序起来,道路的通畅率也会增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