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工程”助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滕迎军是桐庐县阳山畈蜜桃合作社的农技员,他一直有个难题。
合作社拥有蜜桃基地3500余亩,同时连结全县蜜桃基地8000余亩。可每年蜜桃采摘后,都会因为修剪桃树而产生大量的废弃桃枝。
为了处理这些废弃桃枝,这些年,滕迎军也探索了很多办法,但成效都不明显。“只能雇人将它们当作垃圾处理。”他曾经这样无奈地对记者说。
就在去年,县里选派他前往杭州市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挂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滕迎军就向专家们提出了这个难题。
难题随即化解。在果树研究所里,他和研究所专家一起,有针对性地配备了灭菌锅、灭菌房、接种箱、发酵场等设备设施,为桃枝栽培黑木耳产业制定了一套科学的生产流程。现在,合作社在蜜桃采摘结束后,将废弃桃枝制成菌棒用于黑木耳养殖。在黑木耳收获结束后,将废弃菌棒制成有机肥料帮助桃园改良土壤成分、提高土壤肥力。这就避免了资源浪费,实现了“桃—黑木耳—桃”生态循环模式。
这一切,与市委组织部开展城乡人才统筹“双百工程”密切相关。
有效解决人才建设的“短板”
目前,杭州市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一大“短板”,就是城乡区域人才发展不平衡、分布不合理,五县(市)人才总量偏少、层次偏低、队伍老化的问题比较突出。
为解决这一“短板”,市委组织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区域人才发展一体化的实施意见》,积极协调解决县(市)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等问题。实施城乡人才统筹“双百工程”,就是一项重要举措。从今年起,市委组织部牵头,每年选派100名市和城区城建、教育、卫生等专业技术骨干到五县(市)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中心镇、“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建设重点乡镇(街道)和边远乡镇挂职,时间为期1年。同时,安排100名五县(市)教育、卫生、农林等专业技术骨干到市区省市属医院、学校、科研院所、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3-6个月的培养锻炼。
如此一来,实现了人才“输血”和“造血”的互补、城区与县(市)人才的互动,从而构建起城乡人才综合开发的一体化工作格局,有效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增强了杭州人才工作的综合实力。
挂职人员发挥专业优势
“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挂职人员凭借丰富的专业经验,积极培养当地专业技术人才。
比如,在临安市人民医院挂职的管月帆等医生,在带好本医院“徒弟”的同时,还主动到基层医疗保健机构提供技术指导,深入基层医疗机构32次,与7家镇卫生院建立了结对帮扶计划,召开座谈会5次,发放资料1200份。
挂职人员在服务期间结合自身专业和具体工作,开展了一批与本地需求紧密联系的实用课题。比如挂职桐庐县横村镇镇长助理的林正贵,利用自身土地管理专业优势,对横村镇土地利用情况开展调研,起草了全镇土地综合整治方案。
通过“双百工程”,建德市新安江第三小学、新安江第二初中、严州中学新校区,分别加强了与杭州市学军小学、文澜中学、学军中学的联系,城区学校的新理念、新机制、新方法影响了县(市)学校的办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