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2个寓言文学创作温州占9个2016年4月3日温州文学杂志
在温州这片土地上,寓言之花被热情、坚守和想象力浇灌着,如火绽放。
张鹤鸣特别感谢他曾经的患难之交、瑞安籍匈牙利侨领郑乾有。“金江寓言文学自举办了六届以后,因为没有经费,陷于困境。当时我给他打了个电话,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后来他回瑞安,我们签了一份10年的合同,决定再办五届。”
已有不少学者关注到,寓言创作在温州拥有一个令人极为瞩目的群体,涌现出一批知名的寓言作家,作家群体人数达50多人。其中,除了金江、彭文席、张鹤鸣、邱国鹰、洪善新、谢尚江等人外,还包括:著名作家叶永烈,他写过很多科学寓言,如《新船不动了》、《钟表店里的争吵》等,他的《侦探与小偷》被评为“中国当代寓言名著”;寓言作家、理论家徐强华,除创作外还注重寓言理论研究,并在寓言的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开拓创新,著有寓言集《黄莺与鹦鹉》、《出汗》等;乐清的崔宝珏17岁就在《东海》、《少年文艺》上发表寓言,后,继续写了大量的寓言新作,并担任《当代中国新寓言丛书》的副主编
“张鹤鸣老师是带领我们进入寓言世界的引人。”谢尚江在瑞安师范读书时,因为张鹤鸣老师的一次寓言,便爱上了寓言。此后,他经常参加张鹤鸣牵头举办的各种寓言笔会、研讨交流,初学时写了稿子,张鹤鸣还会帮着认改。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瑞安作家倪亮告诉记者,当下,一批从事寓言写作的瑞安作家正谋划着将寓言从“平面”“立体”,通过舞台、戏剧、网络等形式进行再创作和。“近期,我们正在酝酿一个寓言朗诵者沙龙,把好的温州寓言通过朗诵的形式进行演绎,再由网络等多进行。”
创作寓言,
张鹤鸣说,温州人创作寓言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初的温州人刘基。刘基写过数篇寓言,其中最出名的要属《卖橘者言》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故事。
本文转自:温州网
一个多月前,夫妻俩前往湖北襄阳市参加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30年庆典活动。张鹤鸣老师拿出一份表彰书,7页的表彰书上共有9个项,每页都有被红线标识出的一个个名字:“这些获者,都是我们温州人!”
瑞安城北菜市场,热闹非凡;拐过菜场进入一家民房,楼上就是张鹤鸣、洪善新伉俪家。书架上,陈列着张鹤鸣夫妇创作、编写的40余本寓言集子。其中,由两人单独或联合创作的原创作品就有20多本。
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这些寓言作家用智慧与幽默,隐晦曲折地抒发着的真知灼见,着的,成为温州文化的一道风景。
虽然如此,张鹤鸣认为,寓言的作用其实挺大。“仔细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近年来的高考、中考和职场考试,往往都离不开寓言题。因为寓言作品大多篇幅短小,应用便捷,比起其他文体更加灵活机动,加上小故事中蕴含着大道理,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所以很受出题人青睐。青少年学生通过学习寓言,既提高了作文水平,又学会了的道理。
“两只蚂蚁在觅食途中相撞,一只闪了腰,一只伤了腿。几句言语不合,两只蚂蚁打了起来。为了不引发族群间的交战,最后,它们请来了一只智蚁蚂蚁中最有智慧的那只。地球很大很大,蚂蚁很小很小。有两只小小的蚂蚁在大大的地球上爬啊爬,竟然爬到了一起,这不仅是奇迹,而且是一种难得的呐!智蚁的侃侃而谈,说得两只蚂蚁羞红了脸。”当张鹤鸣讲了这个他刚刚编好的寓言故事后,两位小朋友也欣然会意、握手言欢了。
本届年会还颁发了第十一届金江寓言和第三届张鹤鸣戏剧寓言。中国寓言界,以作家个人名字命名的项仅有这两项。“可惜金江老师没能看到。”张鹤鸣轻轻叹了口气。
有评论者认为,寓言是文学艺术创作园地中的小品种,有人视之为“小儿科”,但写起来也很不容易,它需要作者有相当的文学以及深邃的哲学思想,要注入智慧与幽默去吸引读者,以小见大。
一次,两名参加培训班的小学生在楼道里相撞,打了起来。后来,家长找上了门,张鹤鸣才得知此事。在事后的一次寓言课后,张鹤鸣把这两位学生留了下来。他给两人讲了一个“两只蚂蚁”的寓言故事。
记者数了数,9项大有12位温州人获。其中,已故的金江先生和彭文席先生获中国寓言文学终身成就。被誉为“中国当代寓言开篇人”的金江先生今年2月去世,享年91岁。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寓言,有800多篇入选全国218种选集之中;国家外文局出版过英文版、法文版的《金江寓言选》。而瑞安教师彭文席先生(1925年-2009年)则是著名寓言《小马过河》的作者,《小马过河》自从1957年入选小学语文课本,承载了人们半个多世纪的记忆。
“我和叶永烈等人都是在金江老师的带动下开始了寓言创作。”张鹤鸣介绍,金江先生身前历任《小花朵》和《寓言》丛刊主编。金江先生借着这些平台,不时在温州举办一些笔会和创作交流活动,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寓言作家。10多年前,金江先生因健康不佳,身为瑞安人的张鹤鸣继承老师的志向,继续发展寓言创作和寓言,温州寓言的中心由此逐渐移到瑞安。
在温州,将寓言运用于教学的例子并不少见。全国建成的12个寓言文学创作中,位于温州的就占9个,其中包括瑞安的8家学校、以及位于龙湾的温州白鹿外国语学校。
寓言年会,
张鹤鸣说,推广寓言不仅仅是“一个人在战斗”。比如,获得此次“贡献”的谢尚江,张鹤鸣的夫人、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洪善新,永嘉桥头镇的小学教师陈福荣,都是在青少年中推广普及寓言文学的积极。白鹿外国语学校的董事长翁京华也是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他热心寓言事业,不仅出资举办了两届全国大学生寓言大赛,还在筹划建立温州国际寓言城。
普及寓言,
温州人唱主角
“当一个学生能理解寓言、读懂寓言甚至能写出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寓言作品时,那么他显然渐渐在长大、在成熟。”张鹤鸣肯定地说,“我还要做更多的工作,孩子们想象的翅膀不应被应试教育剪断!”
金江先生,是张鹤鸣高一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没多少人敢写寓言,金老师是一个。”1957年,金江先生因为写寓言被错误地戴上帽子,后给予。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于1992年设立了金江寓言文学,是全国评范围内已经发表的单篇寓言的最高,至今已经举办了11届。
“当今寓言的地位有点尴尬”,谈及寓言的现状,张鹤鸣颇多感慨:“寓言有一部分是给孩子看的,是儿童文学;也有很多是给大人看的,应用的范围很广,但文学却并不乐意接纳它。”
在中国寓言界,有句话叫“中国寓言看浙江,浙江寓言看温州,温州寓言看瑞安”。全国建成12个寓言文学创作中,位于温州的就占9个。全国已经建成的两个寓言大市中,温州瑞安是全国首个寓言大市(另一个是湖北襄阳市)。
瑞安市红旗实验小学,2009年被评为全国寓言文学创作。在尚新江等一大批爱好寓言的老师带动下,学生们享受着寓言的“雨露”:思想教育课,学生们通过寓言故事学习的道理;数学课上,老师们编写的应用题里蕴含着一个个有趣的寓言小故事;美术课上,学生们根据自己创作的寓言做主题绘画;课外活动时,老师带着学生们编排寓言舞台剧此外,学校组织一批优秀老师编写了一套三本的寓言校本教材。
洞头文化部门退休干部邱国鹰此次也获得“贡献”,其寓言作品集《精明猴的》获评“中国当代寓言名著”。“其实我的寓言创作起步很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开始。之前我一直搞的是民间文学。后来,我发现有些民间讲述人因为各种原因,叙述的故事无法成篇,我就把这些散落的珍珠加以利用,开始创作民间寓言,题材以海洋生物和渔村生活为主。后来我又将同类的故事深度加工创作成了系列寓言。圈内评价,我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渔村风格。”邱国鹰说。
温州网讯 1月8日上午,“乾有杯”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寓言童话大赛在瑞安市塘下镇举行启动仪式。该项由温州籍匈牙利侨领郑乾有先生出资并冠名,上届参赛人数达5000多人。
上学期开始,每周三,张鹤鸣夫妇都要从瑞安前往位于龙湾的温州白鹿外国语学校,给孩子们上课,给学校文学“小白鹿”排练寓言剧。这几日,张鹤鸣、洪善新夫妇忙着创作命题寓言,目的是培训孩子们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寓言童话大赛。比赛的五个备选话题,张鹤鸣为每个话题创作了一个范例,用来学生。
“实际上,没有温州人在寓言领域的坚守,中国寓言界的一些项是很难办下去的。”张鹤鸣说,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的5大项除了以上2项之外,“京华杯”全国大学生寓言大赛,由温州白鹿外国语学校董事长翁京华先生出资冠名;“鹤鸣善新杯”全国中小学校教师寓言大赛,由张鹤鸣夫妇出资冠名;“乾有杯”全国中小学生寓言童话大赛,则由瑞安籍匈牙利侨领郑乾有先生出资并冠名。
温州有一个群体
在本届年会获的12位温州人中,最年轻的当属1982年出生的谢尚江。他毕业于瑞安师范学校,目前供职于瑞安市红旗实验小学。评委会给他颁发了“贡献”,对他的评价是“创建寓言文学创作,编写寓言文学校本教材”。
在金江老师的带领下,一批学生和文学爱好者开始从事寓言写作,张鹤鸣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张鹤鸣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创作寓言,累累,是一位多产作家,还被授予了“中国当代寓言家”称号。他的戏剧寓言选集《喉蛙公主》被誉为中国第一部戏剧寓言选集。为了表彰张鹤鸣在戏剧寓言领域的开拓,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于2009年设立了“张鹤鸣戏剧寓言”。
在中国寓言界,几乎所有的重要项中都有着温州人浓墨重彩的影子。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设立的五个项,全部由温州企业家或作家出资和冠名。此外,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设立的寓言专著最高金骆驼,其金也由温州企业家郑乾有先生和翁京华先生赞助。
温州寓言作家群体的文化素养是颇为深厚的,金江先生早年写过诗歌、小说、散文,1947年出版有诗集《生命的画集》;举国闻名的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更不用说了,艺术成就显著;张鹤鸣同时是剧作家,成功地编演过好几个越剧;崔宝珏写有小说《命运三部曲》;徐强华写有多篇寓言学术论文;瞿则是一位泰戈尔的终身者,写有不少诗作和译诗及散文;邱国鹰写有大量的海洋鱼类故事及海岛民间文学故事;朱茂锵也是一位多产的民间文学作者。
从瑞安市文联退休后,张鹤鸣夫妇就创办了双羽文艺创作培训学校。16年间,参加过寓言培训的学生多达万余人次。
进入瑞安市红旗实验小学工作后,谢尚江开始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寓言教学,“要教学生创作寓言,老师必须先会。”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学校里的10多位老师逐渐接触并开始了寓言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