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捐款:被春风吹了8年 该我帮别人了
昨天下午,天气阴冷。
“师傅,我想捐款,请问怎么操作?”杭州市总工会帮扶中心,一位穿得厚厚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走进来。工作人员拿出一张表格,上面需要填写姓名和捐款数额,老人颤颤巍巍拿起笔,写完就离开了。
10分钟后,老人又折回来,怀里多了一样东西,他紧紧抱着,“师傅,我捐3万块。”说完,他掏出一沓钱。
老人写下自己的名字:席传喜。
这个60岁的老人和这笔滚烫的3万元捐款,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昨天傍晚,记者找到了老人。
你对我这么小气,怎么对外人这么好?
老人住在望江街道婺江花苑,按照约定,记者敲了门。
他缓慢地迎出来,说老伴出去散步了。“我腿脚不好,最近感冒了,咽喉炎比较严重,所以嗓子不好,刚才在阳台上就看到你们了,本来想喊你们的,但是嗓子受不了。”老人有些不好意思。
我们说起捐款的事情,老人有些轻描淡写。下午,他带着身份证和银行卡,骑着电瓶车去省中医院看嗓子,从医院出来,就拐到了杭州市总工会帮扶中心,“我想捐款,身上没带现金,就去银行取了3万元,就捐了出去。”
几句话,老人就把这简单的事说完了。
在回来路上,他给老伴打了电话,“请示”了一下。老伴还和他开玩笑:“你对我这么小气,怎么对外人这么好啦?”
因为老伴知道,他行动不便,腿脚也不利索,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做宅男,“所以我一点都不习惯花钱的”。
过了一会,老人慢慢地说:“不是对外人好,而是总觉得心里欠着什么。”
不是春风行动,我们一家挺不过来
欠着什么?话说起来就很长了。
以前,老人的家境蛮好的,在上城区劳动路口附近有一处四合院。他做安装工程,老伴开文具店,女儿聪明伶俐,日子其乐融融。
1998年的时候,他的家因为旧城改造被划入拆迁范围。后来一段时间,他没了工作,没了收入,只能靠一些积蓄维持生计。因为压力大,精力消耗大,他身体一下垮了,得了脑中风。老伴也是心力交瘁,患上严重的糖尿病,医院曾经下过病危通知单。
到了2007年,两个人的医药费就达到16万元。这对于一个低保家庭来说,有些喘不过气。社区、街道了解情况后,帮他们一家申请了“春风行动”帮扶对象。自此,逢年过节,家里来探望的客人络绎不绝,有的送慰问金,有的送大礼包。8年多来,老人一直接受着“春风行动”的帮助。
“这一路来,感谢这么多帮助过我的人,真的,没有他们,我们一家也不会这么容易挺过来!”老人几次重复这句话。
外债还清了,但人情债不知道该怎么还
老人现在的房子大约120平方米,装修一新,家具电器一应俱全,只是还有一些杂物没有收拾。这样一套新房子,他足足等了13年。为此,他得到了一笔赔偿款。
“别看现在这房子挺好,你们绝对想象不到,以前我们一家住在一个像鸡窝的房子里。”老人说,原来的家没有了,2000年他们租了一间房,20平方米左右,月租金200元,一家三口全挤在里面,“好心人来看望我们,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这个小房子,他们一直住到去年10月份。
住进新房,日子安稳了很多。如今,女儿也已经大学毕业,有了稳定的工作,老伴每个月也有1000多元的退休工资。今年4月,老人也马上开始领退休工资,加上每个月收到3000多元房租(拆迁分了另一处房子),可以说不愁吃穿了。
日子是舒坦了,平时不苟言笑的他,有了别的烦恼。“没了经济负担,人情负担的重量,一点都没有减轻。”他皱着眉头。
“年纪大了,就爱回忆过去,想到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总感觉一股暖流在心里。包括朋友、邻居、同事,还有很多很多好心人,这些都是人情债,就算把外债还清了,这些人情债,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还!”老人说。
他还记得第一次领到“春风行动”发放的3000元现金,“你们肯定不会明白,这对当时的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笔钱,心中真的很热,有种幸福感!”所以,被“春风”吹拂过8年,他觉得如今应该有所回馈了,“我拿出一笔钱,捐给那些和我曾经一样处于困难的家庭,帮助一点是一点啊。”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老人说,今后每年,他都希望能为“春风行动”贡献一点力量。
说到这儿,老人其实还有一个心愿未了,就是26岁女儿的终生大事。“对于她,我们夫妻俩是有愧疚的,在她成长最关键的时刻,没有给她一个良好的环境,如今,孩子也大了,是该找个好婆家了。”老人唠叨着,说给记者听,也说给自己听。好在,这是个甜蜜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