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温州鼓词温州鼓词先生问鼎中国曲艺最高
此次获得牡丹,陈忠达希望借此东风促成鼓词基金会的成立,用于激励那些对于温州曲艺事业有贡献的人士,促进温州曲艺发展。陈忠达还认为鼓词的未来得从娃娃抓起,前段时间,市曲艺家协会已经与瑞安的一所小学达成了初步意向,选拔合适的鼓词苗子加以培养。
而已经是鼓词名师的林彩琴、陈向明夫妇则召集了一帮民间艺人组成“温馨瓯韵首唱团”,以类似音乐大篷车的形式走街串巷,虽然收入微薄,但是老艺人们台上唱得开心,的观众也听得高兴。在林彩琴的眼里,鼓词也是不会断的,她说,“现在的人老了,也是要听(鼓词)的”。
牡丹
57岁的陈忠达,艺名小宝,子承父业。他的父亲是温州鼓词界的大师、如今79岁的老一辈曲艺家陈志雄。
谈传承 两题 观众断层传承人缺失
一把牛筋琴,一面扁鼓,两片竹板,一个人哭一个人笑,一个人演绎一台戏……这就是温州鼓词,传唱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了在红日亭,我市少儿图书馆等多处地方每周也有公益演出,目的就是让喜爱鼓词的人有地方听戏。当然,现在更多的人听鼓词是下载MP3或视频唱段。
其实这不是陈忠达第一次参评牡丹。在第6届和第7届,他都有作品参加,均获得提名。又一个两年,又等到新一届牡丹评选,这次陈忠达有备而来。
牡丹,有着中国曲艺界“奥斯卡”之称,是我国曲艺界的最高项。对于曲艺演员来说,获得牡丹是最高荣誉。鹿城区曲艺家协会、鼓词先生陈忠达昨日在南京捧得第8届牡丹“表演”的杯,成为我市首位获此殊荣的表演艺术家。“这是我第三次参评,终于如愿获得牡丹,这也是对我这四十多年曲艺生涯的最大肯定”。
之后,陈忠达的生活,用他的话形容就是“从台上到床上再到台上”,每天奔波于各县的舞台,一有空就背词,数年后终于在曲艺界站稳脚跟。上世纪90年代中期,是鼓词的黄金时代。陈忠达说那时但凡鼓词的演出都能吸引大批的听众,真正是一票难求。但之后随着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兴起,鼓词等民间曲艺开始转冷。
通讯员 小奈
温州鼓词发源于“鼓词之乡”温州瑞安,故亦称瑞安鼓词,俗称“唱词”、“门头敲”。它是流传在温州地区属大鼓类的民间说唱艺术,是华东和浙江省民间曲艺的主要曲种之一。素有“浙北评弹,浙南鼓词”的美誉,是温州及浙南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艺术。
陈枫这些年轻艺人要做的就是跟得上未来老人家的节奏。陈枫刚编排了一个关于环保的小段子,去年还应平阳之邀以鼓词的形式“防骗防盗在自身”,短短几天时间,点击量达几十万,网友齐点赞。这些成功的尝试给了新一代鼓词人一些思考。
“当时父亲要求严格,为了让我尽早出师,凌晨3点,最迟不超过5点,我就得起床背词、。”一个戏本,几万字是最少的,十几万字也不在少数,陈忠达常被要求5天之内倒背如流,父亲还时不时抽查其中一二个片段,不容任何失误。
“过去,鼓词师一般从10多岁开始学艺,现在很少有小孩子学唱鼓词。”陈忠达介绍说,鼓词行业的门槛本身就比较高,既要五官端正、嗓音清亮,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天赋。但现在的年轻人很多连温州话都说不溜,“而且鼓词的唱腔节奏比较缓慢,很多年轻人也没有耐性听下去,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今年,他选择了《武松醉打蒋门神》“应战”,这个本子内容完整,内心戏丰富,又有外放的表演,武打动作也很精彩,比较适合用来评,结果也真的得了。
昨天早上8点,我市著名鼓词艺人林彩琴在红日亭旁拉锣开唱。林彩琴在百转千回地唱,里三层外三层的老人们饶有兴致地听。每周六、周日上午,不同的鼓词艺人都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在这里做公益演出,很多老人六点不到就来观众席占座了。
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曲艺家协会共同举办的曲艺艺术专业项,是曲艺界的最高,自2000年起每两年评选一次,项包括节目,表演,文学,新人,理论和终身成就。
1994年出生的平阳女孩陈枫,是温州鼓词界最小的艺人。陈枫算是子承父业,她的父亲陈青实是平阳鳌江一带有名的唱词先生。三年前,她师从鼓词名师程海燕,虽然现在只是鼓词行里的“小咖”,收入也不高,但是她的梦想是像老爸和老师一样,被人尊为“唱词先生”。
温州鼓词
商报记者 金磊 小萍 晓春
15岁那年,陈忠达初中毕业,时值刚结束,社会仍有动荡。父亲担心年少贪玩的他会流连在外,就拿了本鼓词剧本给他,要他入行。陈忠达很小就表现出对鼓词的喜爱,但是真到以此为生,才知道这行有多苦。
温州市曲艺家协会卢和乐算了一笔账,一台庙会如果唱7天,基本一天唱两场,一场4个小时左右。虽然是个体力活,但是收入还是可观的,整台庙会下来十来万的收入还是有的。陈忠达也介绍,一个有名气的鼓词艺人年收入在30-40万元之间,名气越大,出场费越丰厚。
商报记者 小萍
1996年,陈忠达下海经营鞋厂,生意兴隆,但是心中始终盼着有朝一日能重返舞台。2010年,陈忠达又重回鼓词舞台,敲着牛筋琴,拨着竹板,继续唱他心爱的鼓词。
作为省非遗传承人的陈忠达和老一辈鼓词艺人都面临着观众断层以及传承人缺失这两个棘手的问题。陈忠达曾带过三个徒弟,如今有两人还活跃在舞台上。他说老爸当年的底下出高徒的教育方法已经过时了,他的教育更加,但是背词和练唱功是基本功,唱词人都绕不开的。
谈经历 子承父业 15岁开始学鼓词
对于鼓词的未来,这个年轻的艺人很是乐观,她记着跟她说过的“鼓词是不会断的”。说,在她十几岁的时候,的观众就是一些老人家;现在,老了,观众早换了一批,还是一些老人家。陈枫相信,等到几十年以后,她的观众也会是新一批老人家。
延伸阅读
一年后,还处于学习阶段的陈忠达第一次登台演出。他清楚地记得,当时表演的曲目是《秦香莲》,观众的反响非常热烈,让原本心里没底的他,多了不少自信,也坚定了走这行的决心。
谈获 三次参 两次提名一次夺冠
延伸阅读
一个有名气的鼓词艺人 年收入可达30-4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牡丹上,除了陈忠达的鼓词《武松醉打蒋门神》之外,温州市曲艺家协会另外选送的温州《阿婆洗脚》,温州鼓词《利剑难断骨肉词情》分获牡丹节目提名和表演提名。温州三个节目均获得不俗的成绩,这对于温州曲艺界是极大的肯定。陈忠达希望借此良机,将鼓词等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温州鼓词,以瑞安话为唱腔,流传温州民间数百年,在温州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鼓词的优势,也是硬伤所在。陈忠达前两次失利,与语言不通不无关系。本次比赛在浙江余杭举行,来自全国的评审,除了几位浙江省的老艺术家能听懂外,其他评委大多听得一头雾水。虽然语言不通,但是陈忠达凭借精湛的唱腔与娴熟的表演,最终跨越了语言的障碍,获得来自全国各地曲艺家的一致好评,摘得牡丹表演。
名词解释
在温州,除了泰顺、洞头、文成鲜有鼓词艺人外,其他地区均有,其中以鹿城区、瑞安市最多。鼓词在瑞安乐清永嘉等地,尤其农村地区依旧风靡,庙会和红白喜事上常有鼓词艺人的身影。据温州市曲艺家协会统计,温州登记在册的鼓词艺人有将近200人,最年长的已近90岁,最小的是个90后,其中40-50岁是活跃在舞台上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