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杭州车市的四季图景 给车市留下的沉重脚印
奔驰S300狂降28万、劳斯莱斯销售员纷纷辞职、众多汽车新店推迟开业……
如果要给2012年的杭州车市定个色调,灰暗大概是最合适的。
灰暗,可能包含着“冬天来了,春天不会太远”的希望。
灰暗,也可能暗涌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担忧。
灰暗或许是一个结束,也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四季流转,杭州车市留下了一个沉重的脚印,今年注定是难忘的一年。
第一季
中国人很在乎一个“好兆头”,而今年的车市从一开始就好似有乌鸦从头顶飞过,这也为接下来的一整年,埋下了令人担忧的伏笔。
2012年的元旦刚过,第一阵寒流就侵袭了杭州的汽车消费市场。春节就在1月份,但是传统的节前购车热潮却“爽约”了。车商原本信心满满,调足了新车等待成交,但最终却收获平平。“不如人意”成了车商们对2012年第一个传统旺季的总结。
春节前没个好收成,春节后的汽车消费更是提不起精神。与此同时,豪车市场也开始出现降温迹象。宝马、奔驰、奥迪的百万元级别车型开始乏人问津,就连常年旺销的保时捷,也开始放慢了脚步。
到了2月,车价开始松动。
令人没想到的是,打响价格战第一炮的,竟然是奔驰。从2月第三周开始,“疯狂的S300”最高降价28万元,虽然没有做任何宣传,这种夸张的降价还是让S300在短短10天内交出了销售200台的漂亮成绩单。
降价成了一时间大家公认的促销王牌,于是其他品牌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纷纷加入降价大潮之中。曾经加价的保时捷卡宴、大众途观、宝马X5等等“神车”先后走下神坛。一整年的灰暗色调,在第一季抹上了最浓重的一笔。
第二季
虽然没能开出一个好头,但在第一季度里,车商们还是对接下来的一整年充满着期待。但是到了第二季度,众多4S店老板开始睡不着觉了。进入4月,有些店一个月只卖出几十台车,创了自2008年以来的新低。
销量在下降,卖车不赚钱。
价格战愈演愈烈,不同品牌之间在火拼,同一品牌的不同经销商也在火拼。随着车商们的库存压力越来越大,降价似乎又成了唯一能治病的解药。没有别的办法,饮鸩止渴是唯一的办法。
车价在坐滑滑梯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让人看不懂的状况。同一款车在不同4S店的价格相差19万元,虽然这只是一个极端案例,但是同一品牌不同4S店的价格差的确在拉大,尤其是豪华车市场,差价5000元到1万元之间十分常见,这让消费者在下单前需要做更多的功课,更让车商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怪圈。
如果说在4月份之前,厂家还在坚持守住价格底线,不允许太多促销,那么4月以后,就连厂家也开始向市场妥协。库存成了最大的敌人,为了多卖车,降价成了厂家和经销商达成的共识。
第三季
到了6月日子开始变得更难熬。夏季是传统的销售淡季,各个汽车仓库被塞得满满当当,车价在此时降到了极限,但消费者的胃口似乎越来越大,依然不为所动。
一个月一台新车都不进,这种事情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但在今年夏天的杭州车市,的的确确发生了。有4S店老总坦言,当时店里的库存已经达到极限,是10多年来前所未见的。记者也实地探访过位于下沙的一家汽车物流中心,整个货坪上停满了新车,场面着实壮观,也着实令车商心酸。
都说物极必反,车市走到第三季度,开始印证这种说法。亏钱卖车越卖越亏,有车商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开始对厂家下达的任务产生抵触。“不进货”成了一些有底气的经销商解决库存压力的又一办法。曾经卖车能赚钱,经销商得求着厂家给货,自然百依百顺。如今卖车亏钱,厂家供的货从宝贝变成了祸害,经销商也开始“叛逆”。
6月下旬,有传言杭州要开始限牌。
一时间消费者有点慌了,而车价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全面触底反弹。结束了半年冲量后,以价换量的势头变弱。车商们关注的重点,从如何卖车,回归到如何赚钱。于是从7月开始,车价悄悄上扬。这个时候,消费者和经销商进入僵持阶段,车价逐步回升,车市依旧不温不火,对于接下来的金九银十,车商们已经不抱太大希望。
第四季
经销商无力再动用价格策略,消费者也不再急于在黄金周买车,金九银十果然不复存在。
4S店老总们在这大半年里早已练就超强抗压能力,到了第四季度,这一整年的萧条似乎已成定局,没人再去想着力挽狂澜,而是希望在寒冬中能够自保。车价趋于稳定,西博车展成了杭州车市在2012年唯一的一次狂欢。车展5天,成交6616台汽车,车商们不再心狠地对自己割肉放血,而那些有刚需的消费者,也觉得差不多到了该下手的时候。
西博车展成了今年购车的最后一次好时机。
车展过后,车价在上涨,销量也在上涨。车行老总们苦了一年的脸,终于有了一点笑意。整个11月,杭州车市销量大增,4S店的客流有所回升,而客人们下单的速度也明显加快。到了年尾,往年为了冲量进行的促销也不复存在。优惠力度缩小了,一些热销车型又出现了排队等车的现象。
不过这样看似挺热闹的局面,却不足以让我们相信车市已经回暖。不少车行老总认为,和往年相比,这样的年尾只能算勉勉强强。
苦苦熬过的这一年,希望能让汽车消费市场有所成长。这种成长不应该是大跃进式的漂亮报表,而更应该是厂家、经销商、消费者逐渐培养出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