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温州

温州日报:端午参龙: 唱出吉祥好生活—温州生活日报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观者列岸如堵,一阵激烈的爆竹过后,河面上青、白、黄、绿、红五条龙船,木桨搅动河水三尺,箫鼓散传水光万丈,青龙率先沿岸而来,参龙师举着令牌高声参道:

(葱)

(谷印)

(谢乡亲)

温州民间至今还流传端午插菖蒲艾草、系香囊、吃大蒜、洗草头汤、雄黄酒洒屋角除虫,五月不嫁娶,不动土建房装修房子等端午古老习俗。

参龙师吉祥吉利的唱诵,听得岸上人眉开眼笑,喝彩声声。鼓声、笑声、水声、喝彩声随波流转,形成强大的声浪,露出了端午原初的民间底色。

闹盈盈,岸上乡亲真。

玉碗盛来琥珀光,主家感,

而划龙舟是端午主体活动,散发着强劲的生命气息,有请香官、设祭、参龙等仪式。其中参龙本是龙舟下水进河祈神仪式中的祈福祭语,为了讨“彩头”,人们会在设祭处竖一对青竹,上扎红绸,挂上一些物品,称“迎红”,由龙舟上的参龙师来“参红”。后来,参红的物品越来越丰富多彩,演变成今天一种专门的端午龙舟文娱形式。这种强烈的托物寄情的文化心理的形成,正源于人们对公共卫生、生命健康基础上的更高一层的追求。

原文链接:

仙庄村是塘河中的小岛,四面环水,形如琵琶,有“琴岛”之称。今年的参龙活动由村民蔡兰西家组织操办,因为老蔡家去年添了孙子。这是这个小村约定俗成的一个习俗。就是村里谁家造了新房,娶了媳妇,添了男丁,来年的端午参龙就由谁家操办,请全村人吃饭。这在当地称为“值饭”。

责任编辑:陈锵

周吉敏文/摄

上周五,农历五月初四。上午9时许,梅雨后放晴。瓯海郭溪仙庄村仙庄一段200余米的平直河道边,蓑衣、箬笠、扫帚、道情筒、畚斗、谷印、书包、笔、算盘、水车等百余件物品,沿岸一溜挂去。河埠头的祭案上,有虾干、闽货干、雄鸡、猪头、麻糍、桃糕等三牲福礼,一对灯烛燃红。河上一艘拖船上的桌上摆着茄子、大蒜、芹菜、丝瓜、南瓜、西红柿仙庄人把五彩斑斓的生活摆在这段河边,把美好的愿望藏在这些物品中,等待参龙师一一唱诵出来。

万紫千红总是春,黄兰出身卖蒜葱,

温州民俗专家潘一钢说,全国各地划龙舟都有参龙仪式,但数温州最盛,而温州则以瓯海的郭溪和潘桥参龙活动最丰富多彩,最富有浓郁的民俗特色。

年年大丰熟,谷印印你百万仓。

身世虽苦三尊运,后来做官成富翁。

 

随着参红成为一场端午民间文娱活动,也对参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70岁的参龙师罗松光说,参龙词一般都是临场即兴创作,多是一句七字,共四句28个字,水平高的参龙师都有押韵。因为形式像诗,犹如“打油诗”,过去有人叫“参龙诗”。参龙词除了祭神仪式所用的词句约定俗成外,其余均可根据参龙师个人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文学素养来创作。内容涉及军事、人文、地理、历史典故、器具、行业、民俗等方面,要文明、健康,多用吉祥语句,带给人们欢愉之情。如参酒:月光如水水如天,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酒醉打猛虎,太真酒醉貌天仙。一段里面就连用了三个典故。

端午的起源,中国民间有说不完的传说和解释。无论传说多么动人,许多民俗事象仍然在表明古老的端午习俗形成的源头。端午形成源于古人对卫生健康的需求。按照学说,“五、午”相属为火旺之相,过旺则为毒。五月又是蚊虫孳生,疾病、上升之时,所以“端午”又称“日”,民间素有“善正月,恶五月”之说。大约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五月就被认为是“凶月”、“恶月”,有许多的忌讳。《风俗通》载“俗云五月到官,至免不迁。”是说新被任命的官员,忌讳五月上任,否则到老也不会得到升迁。还说“五月盖房,令人头秃。”所以民间采取种种预防措施以避病疫和不祥,这样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一系列禁忌习俗。兰草、菖蒲、艾草、雄黄这些从实践中认知的中草药,杂以巫术与中的五彩缕、香荷包、兜肚、符、挂钟馗像等等,形成古人社会的和防疫系统。

随后而来的白龙上的参龙师参道:“大宅鲜鱼庆端阳啊”就没了下文,引起了岸上人的一阵嬉笑

今年61岁的老蔡笑容满面地站在河埠头上,拎起一对鲤鱼请参龙师参。参龙师任银和参道:“后汉姜诗妻善良,无钱买鱼孝亲娘。忽然屋边泉水涌,捉得鲤鱼有两条。”这时,岸上人群中传来“再参一首再参一首”的喝彩声。于是他又参道:“一般鳞甲像金银,大如木船小如针。凡鱼本是盘中菜,成仙得道跃龙门。”人群中响起一片掌声和笑声。

龙舟今日祝贺你,一年四季大赚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