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喜相聚 宁波优秀务工者和外来人才代表再聚首
天一阁博物馆馆员,材料化学专业博士曹明说:
来宁波满一年了,在宁波经历了一次元旦、春节、中秋、国庆,其间喜怒哀乐,也曾想离开。可是我留了下来,作为文物科技保护工作者,宁波需要我。实现梦想,我也需要宁波。祝愿宁波未来越来越好!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副研究员,材料学博士赵文杰:
我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我们都是新宁波人;我们从事不同的职业工作,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我们一起建设美丽宁波。正是无数热爱宁波的劳动者汇聚宁波,发挥聪明才智,挥洒激情汗水,我们的宁波才如此之美。
参加座谈的还有宁波市滨海城市文化院副院长朱友君、感动宁波的十佳新宁波人李立新、第二届外来务工明星和优秀外来务工者代表包洪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爱上一座城市,就要为这座城市全力付出,共筑你我的奋斗之梦。
“我喜欢宁波喜欢我们的学校”
“流动花朵”用宁波话表达爱
“我喜欢宁波,喜欢我们的学校,我还学会了宁波话呢。”近日,在江北怡江小学,11岁的马文静眨巴着大眼睛,然后用石骨铁硬的宁波话把刚才的那句话重复了一遍。小女孩这么一说,虽然腔调稍怪,但的确是宁波话,惹得一旁的记者和老师们都笑了起来。
马文静来自安徽阜阳,出生2个月就随着爸妈来到宁波,她的爸爸是名长途司机,妈妈是家庭主妇,家中还有个哥哥今年已经在宁波一所大学读大三了。五年前,她就读了江北怡江小学,小女孩在学校收获很多,信心十足:“我想考清华北大,以后也当老师,教很多学生。”
怡江小学是一所专为接纳“流动花朵”就读的学校。学校虽处于城乡接合部,但交通便利,闹中取静。校园虽然不大,但环境很是优美整洁,而且电脑室、图书室、实验仪器室、舞蹈教室、音乐教室、多媒体教室等一应俱全。教学楼一楼的一面墙上密密麻麻地挂着20多块荣誉牌:“浙江省标准化学校”、“宁波市数字化学校”、“宁波市4A级平安学校”等等。
记者到校时正是早操时间,发现这里的孩子早操是打腰鼓,看着记者讶异的眼神,葛校长解释道:“到我们学校上学的孩子,一年级开学会收到一份礼物,一个腰鼓和一本书。腰鼓文化现在已成为学校的特色文化,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孩子都要学习。每周有一个上午的早操是打腰鼓。”
“孩子们很喜欢学校,并且逐步融入宁波的生活。我们也会安排一些机会,带领学生参观宁波博物馆、北仑港、科学探索中心等,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宁波。”葛校长说,“学校每周还有一节午间短课,教孩子们学说宁波话。说说宁波儿歌、童谣,很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新闻背景
日前,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与比较研究报告(2014)》。《报告》显示,宁波教育公平水平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一。其中,教育公平标准中有一项就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
数据显示,2013年宁波市共接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27.89万人,其中81.68%在公办学校就读。2013年至2014年,宁波市共下达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补助中央和市级财政转移支付经费4.59亿余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