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赴澳汉语志愿者的故事:“我在澳大利亚教汉语”
马冀和他的澳洲学生合影
孩子们展示周俊男教他们做的熊猫扇子
“这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周俊男,2014年7月赴澳,尚未结束志愿者工作
在赴澳之前,周俊男已经当了多年的英语老师。这也并不是她第一次做志愿者,2008年北京残奥会期间,她曾作为一名宁波志愿者,从事语言翻译和贵宾接待等服务工作。那次经历让她对志愿者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促使她加入赴澳汉语志愿者的行列。
在周俊男看来,赴澳大利亚教汉语,不仅可以深入澳洲普通学校,让当地的孩子们了解中国的文化,而且对在国内从事英语教学的她来说,也是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做志愿者的同时,我也能在西悉尼大学进修教育学硕士学位,学习英语教育最前沿的理念和最先进的方法。”
抱着这样的期待与希望,今年7月,周俊男踏上了赴澳之旅。刚到澳洲时,适应当地的生活和工作,对她而言并不容易。她坦言:“要想真正融入当地的文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时间慢慢适应”。与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志愿者相比,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周俊男对于中澳教学上的差异更为“敏感”,感触也更深:“在国内当了4年的班主任,适应了国内‘尊师重教’的教育环境,来到澳洲会有点心理上的冲击,需要更多地懂得怎么去引导和‘讨好’学生。”
周俊男说,澳洲的课堂不同于中国,“在这里,老师不像中国的老师那么权威,老师是给孩子启蒙的‘helper’(助手)。我所感受到的这里的教育,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事物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在这样的观察和思考中,周俊男对自己的志愿者工作也有了新的理解,“教澳洲的孩子学汉语,并不是灌输他们词汇语法,关注点在于通过汉语这个工具,让孩子们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她说,现在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思考怎样更好地管理班级秩序,怎样使自己的教学最有效,她希望能让学生真正地对汉语、对中国感兴趣。
来到澳大利亚才4个多月,让周俊男开心的是,当地学生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比如给中学生上课讲中国饮食文化之‘饺子’篇的时候,我跟学校协商借用了厨房操作间和食材,带领学生们边学边做,他们很开心,学得也很快,那次的课堂秩序非常好。最后下课的时候,他们说‘Miss Zhou,We love you.You are the best Chinese teacher!’”还有一次,周俊男给当地的小学生上中国文化之“动物篇”时,教孩子们做熊猫扇子,“澳洲的小朋友很喜欢画画等各种手工活动,我提供给他们图案轮廓,让他们自己发挥想象来涂色,令我吃惊的是,每个小朋友的作品都不一样,有的是‘功夫熊猫’,有的是‘彩虹熊猫’,还有的是‘足球熊猫’,等等。我们就这样边玩边学。当听到他们慢慢地用中文说‘我喜欢大熊猫’,‘我爱你,Miss Zhou’时,我很幸福,很有成就感!”
周俊男说,在澳洲的生活是紧凑而充实的,“常常是晚上赶论文和备课,第二天一大早赶车去学校上课”。经过4个多月的学习,周俊男已慢慢地发现了科研的魅力,她说希望以后自己可以成为成熟的研究型教师。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她也经常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结交了很多当地的朋友。喜欢运动的她,还在8月14日参加了悉尼的城市马拉松长跑,切身感受到了悉尼的城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