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飒:一家之言“深剖”当代艺术
自文艺复兴以来(大约15世纪以来),世界开始逐渐向现代工商金融社会转变,中国并不例外。在今天,几乎没有国家能脱离世界而存在。
由于20世纪初世界发生的剧烈变化,艺术给自己来了一次“大手术”,艺术成为了“关于人的一切问题的思考”。它不想再有关于人的任何思考、任何探索、任何尝试,有关于“人”的任何可能性。它不断拓展有关于“人”的各种理解,人的各种可能性,目的是为了、防范,不让历史上的“悲剧”再次发生。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当代艺术可以是任何东西(至少从理论上)。因此当代艺术变得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任何对于“人”的思考、理解、表达都可以被称为“艺术”,所以结果,呵呵,我们今天看到了无穷无尽、千奇百怪的“艺术”,这个结果真的是很难用好坏来评价。你既可以说这是艺术的一次彻底的“解放”,也可以说这是一次无度的“”。4,对当代艺术而言,“语言”非常重要。
然后我慢慢地通过一些问题来解释:什么是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什么是传统?全球化的时代如何有效地阐释传统?我们面对什么样的问题?
(三)对美国艺术史的分析
客观地说,世界需要秩序,世界需要领导者,一个失序的世界远远更为。而美国在二战后主导的世界秩序在历史上并不是最糟糕的。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尽管问题很多),在今天大国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并不大。美国尽管凭借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条件把其国内经济的风险推给全球承担,但它也确实耗费惊人实力努力维持这一秩序的运行。以创造力、纠正能力和修复能力而言,目前全球没有其它国家可以与美国相比较。
5.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准:力量和思想的深度。
20世纪世界的重大变化产生了艺术的重大变革,艺术首先成为了一种思想。重要的艺术家首先是一个思想家。没办法,艺术家发狠了!非要冒充思想家。
复杂的专业技术不再是通向艺术唯一的道。艺术不再建立在统一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当然,这不是说技术不重要,技术从属于艺术家的思想体系,技术不再有统一标准,艺术家得自己去找“绝活儿”了。
“拿梵高笔下的鞋跟我和沃霍尔笔下的鞋放在一起,我们毕竟就看到了两个截然不同世界。可以说,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正是后现代文化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特征。说穿了这种全新的表面感,也就给人那样的感觉表面的、缺乏内涵、无深度。这几乎可说是一切后现代主义文化形式最基本的特征”。(《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詹明信着张旭东编,三联书店1997年第一版第440页)
在欧洲旅行,感受到“人”的状态是差别很大的。总觉得中国当代艺术缺少一个过程。“回到人”,凝视人,把目光盯着“人”。什么是“人”?“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回到对人的理解,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的,对差异性的尊重,回到对人的各个方面的探索。回到人,人应该展开的,不应该是蜷缩的,人是舒展的,洋溢的,或者是放肆的,或者丑陋的,扭曲的,人应该是弥漫的,应该是的,尊重的。人,应该是自信的,散发着各自气息。
过去,艺术家必须是经过大量复杂的专业技术训练,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拥有特殊技能的人。而今天越来越不再是这样,当代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垄断,艺术向所有人。这是一次艺术的“大”,谁让20世纪爆发了该死的一战和二战,艺术急眼了,彻底大,过去的规则几乎全了。
真得如此么?
2016年4月17日
我们今天看到的所谓传统,都是古人创造力中最精华的那一部分。而传统是有生命的,这种生命被延续则需要新的创造力去激发。
感受会完全不同,所以语言无对错,但也有高低之分。
因为当代艺术的规则和内容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转变成了“思考有关于人的一切问题”。为什么当代艺术可以卖到天价?
当安迪沃霍尔世界艺术的制作其代表性作品《布里洛盒子》(一个和现实中超市里商品包装盒一模一样的盒子,这也是20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最有名的作品之一)时,记者采访他,他的回答极为直接(如下图,图片来自微信号“美的历程APP”,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对当代艺术而言,格局、视野、思维、见识、比技术更重要。
4.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的领导者,至少有意地推动了消费文化在全球的扩展。随着美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一种新的文化美式消费文化对全球形成覆盖,美国也借此建立起全球文化霸权,成为其四大支柱(经济、、军事、文化)之一。
整体上比较,现代艺术史就是一个不断否定过去、产生新的形态,,和历史“不断对抗”来保持生命的活力,从而不断演进的艺术史。而传统社会不追求未来,所以传统艺术史是一部不断回顾过去的历史,一次一次地看向过去,不断地重新阐释过去,追求静态不变的理想世界,将“个人”、隐藏起来的艺术史。因此中国艺术史上一些评价最高的画家八大山人、徐渭、梁楷等等,这些最具个人创造力的艺术家在传统社会的中其实不太容易被接受,其经历也是颇具悲剧性。
上世纪90年代西班牙艺术家塔皮埃斯给中国艺术家的很重要:作为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是如何从个人角度去参与当代艺术,而非一定要以民族身份去参与艺术创作。
现代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物质财富积累和膨胀之后,必然进入消费社会。而消费社会则必然产生消费文化。一种新的文化“浅薄神圣化”也不可避免。
“美国艺术”是以抽象表现主义(波洛克、罗斯科、汤姆布利、徳库宁等)和极少主义艺术家(塞拉、安德烈等),包括劳申伯格为代表的美国艺术家。他们有着鲜明的美国文化特征,在气质上和欧洲艺术家有很大差别。
“人性”是相通的。
毫无疑问,当代艺术和过去相比发生了一些难以理解的变化。我先简单回答一下,然后再慢慢地说。
3.艺术成为了“思考有关于人的一切问题”。
(四)在全球化的平台上如何有效阐释传统
金融资本和艺术的结合后效果明显:世界第一金融中心是纽约,纽约也是世界第一大艺术中心和最大艺术品交易市场。世界第二金融中心是伦敦,而伦敦也是世界第二大艺术中心和艺术品交易市场。第三大金融中心是,拥有全球三大艺博会之一:巴塞尔。但为什么不是世界第三大艺术中心,因为背后没的文化和实力做支撑。未来不久之后上海很可能成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也具备成为世界三大艺术中心之一的可能。而上海新建的李飒具有国际标准的私立美术馆(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喜马拉雅美术馆、龙当代美术馆)不断增多,目前从国外引入的高质量的艺术展览(贾科梅蒂个展、埃利亚松个展)都只在上海展出。从趋势来看,上海将逐渐取代,成为中国的艺术中心,因为艺术是跟着经济走的。
举一个例子,获得驾照是司机开车上的必要条件,过去所有的人都必须通过一种模式参加统一标准的驾校学习才能获得考取驾照的资格。现在则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掌握开车的技能获得考取驾照的资格。也就是说,成为一个司机或艺术家不再需要统一、固定的方式。
中国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融入世界,个人的,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和这个世界发生关联。在今天,艺术讨论的是人性,是和所有人相关的事情,我们可以和更多的人一起去交流。当代艺术非常重要,但在今天仍然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甚至被很多艺术专业人士所,这和艺术规则的变化有关。我来试着扒一扒当代艺术的,看看脱掉的当代艺术到底不。
但正像美国艺术理论家阿瑟丹托所说,美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品质,但美并不是艺术中最重要的品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美”,离开了“美”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多么乏味和无趣。但艺术上有比“美”更值得追求的东西。在艺术史上,艺术的用途、功能不断变化,“美”曾经是艺术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对当代艺术并非如此。当然,当代艺术并不“美”,但并不特意为了追求美。为什么会这样?正像20世纪初极为重要的艺术流派“达达主义”所的那样:如果世界就要了,“美”还有任何意义可言么?正是20世纪初所发生的大灾难使得我们认识到,在艺术上,“真”比“美”具有更重要的。思想家马克思韦伯说,一件事物,正是因为其“真”,所以既不“美”也不“善”。“真”、“善”、“美”有时并不统一,当代艺术思考的是“真”。
1.“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在解释当代艺术之前先简单地解释一下艺术。艺术的概念是不确定的,大概只有百度可以“”敢轻易地给艺术下一个复杂而不知所以然的定义(可自行搜索百度查看)。英国着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说“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艺术就像一只浑身滑溜的泥鳅,难以抓得住,把它固定下来。在历史上,艺术担负起各种功能:原始社会的岩洞中为了祈求狩猎成功的岩画;或者在祭祀天地的礼器(巨石、玉器、青铜器);起着作用的绘画;秘藏于墓室中为追求死后能够继续享受富贵的壁画和明器;服务于教的建筑和雕塑(中世纪连人的生命的意义都是为了增加的荣耀)等等等等。总之,历史上艺术的功能和作用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像一只变色龙,捉摸不定,因此很难确切定义。
这是让大家难以理解的一个地方,长期以来大众一直以为艺术就是“美”。
的思想家、理论家,比如阿多诺、鲍德里亚、布尔迪厄、詹明信、格林伯格、奥利瓦等等,对消费文化始终采取了、和的态度。而二战后贫穷艺术、物派、抽象表现主义、新表现主义等艺术家也对此有所表达。艺术始终还是有所的。
二、当代艺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这并不是说艺术家等同于思想家。我十几年前美院上研究生的时候写过一篇作业《艺术和哲学:思考、理解人的两条道》。同样是对于人类自身处境和问题的思考,艺术偏向于本能的反应,而哲学偏向于的建构;本能更直接(有时会跳过逻辑,直接击中要害),而更系统;艺术也需要,对问题的思考需要持续不断地推进,哲学也需要,没有哲学同样没有生命力。这两种方式,相互交错,不可替代。
当代艺术,根据美国艺术理论家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论”,有一亿个人,就有一亿个艺术家,一亿种艺术的形态,一亿种标准(这个理论有大漏洞,有大BUG)。如果我们写一部当代艺术史,我们可以把这一亿个人都写进去么?显然不可能,必定会有所选择和判断。当代艺术仍然是有标准的。或者说,有一些标准更重要。
对当代艺术而言,语言就是态度,语言就是立场。当代艺术一个很大的变化,不再简单只是传统艺术的形式绘画(国画、油画、版画等等)、雕塑、建筑等而是任何材料、媒介和方式都可以成为艺术表达的语言,比如各种装置(各种材料构成,占据一定空间,更侧重表达观念的艺术形态)、公共艺术(占据公共场所的空间,更多观众介入)、多艺术(影像、声音、通过互联网来制作作品)等等。
这些美国佬确实极具创造力。他们的艺术语言和风格:恢宏、大气、磅礴、奔放、兼容而多样,野性而,与欧洲艺术的内敛、自省、优雅、深刻有很大的差别。抽象表现主义是美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艺术流派,极具美国文化特性,因此无法被它国复制(真正有价值的文化是极难被复制的)。最具美国文化代表性的波洛克的艺术作品被拍到了上亿美元,而罗斯科和汤姆布利的作品也被拍到了七八千万美元。价格虽然惊人,但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基本还成比例。
艺术在今天可以是任何事物,娱乐、有趣、新奇、浅薄、即兴等等,随你高兴。但艺术同样需要思想和体系。艺术可以,但那是有的思想体系作为基础的。
后现代主义一直是过去数十年来占主导地位的艺术潮流,后现代主义一直主张“反体系”、“反思想”、“反价值”、“反意义”。那是他们对自身出现的问题所做的。但体系、思想、价值、意义消失了么?不,这些仍然在社会中发挥着基础和根深蒂固的作用。
无论艺术是什么,肯定是和“人”的活动有关。进入20世纪以来,艺术又一次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历史的剧烈动荡又一次改变了艺术。20世纪之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改变如此剧烈,人类几乎走到了的边缘,呀!这对艺术的改变是难以想象的,不然今天的艺术不会这么“离经叛道”!它导致了文化、思想、艺术对自身采取了彻底的和反思。艺术对自身进行了一次彻底“”,并带来了诸多的变化。
每一次到欧美去看美术馆,总觉得的艺术,生命,是放开的,四射的,的,放肆的,充满张力的,洋溢的,浓烈的,迸发的,绽裂的,怒放的,涨开的,浓烈地地弥漫在每一个空间;而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人”总是那么拘谨,胆怯。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呈现那样自信、洋溢、放肆而充满张力的生命状态!
现实中真的如此么?
五、中国当代艺术:回到“人”!
正像美国思想家詹明信所说:这种文化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学:“后现代主义的那种新的平淡,换个说法,就是一种缺乏深度的浅薄”。(《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詹明信着张旭东编,三联书店1997年第一版289页)。
举一个例子,比如当代艺术家基弗。基弗在国际上是很具有争议性的艺术家,我在欧洲四处闲逛的时候,同很多人交谈,很多欧洲人并不喜欢基弗的艺术。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非常得不喜欢。但基弗在思想体系和艺术语言上的建构所达到的高度让人难以否认。也就是说,无论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几乎没有人能否认基弗艺术价值的重要性。
诸多标准之中,有一种标准,我认为更重要。
安迪沃霍尔自己也直言不讳地说过:“Agooddealisthebestart”(好生意就是最好的艺术)。“在我的作品背后,没有任何内容”。他的学生杰夫昆斯也直截了当的说:我们别再兜圈子了,直接把艺术当商品来生产吧。
因此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于“个人价值”的态度不同。
但无论如何,知识、艺术、思想,都不再那么神秘了。
最近数年在不断地游走,有计划地查找、搜寻、探测我感兴趣的一切。对于/现代文化,我是一个“掠食者”,各种好奇,饥饿而,大口吞咽,难以满足,喜欢的全部取走,不让拍照的全部拍照,骨子里是一个“人”。不看白不看,不取白不取,不拿白不拿,不用白不用,地毯式搜索,感兴趣的一律打包带走,喜欢的,不可放过一个。
艺术可不可以表达“浅薄”?当然,这是人不可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艺术表达各种文化感受,当然包括浅薄。在今天,艺术可以是一切事物:游戏、娱乐、嘲笑、开心、、疯癫、无聊、昏沉、放肆、摇晃、惊厥、荡漾、痛感、沉闷、欲求自然包括“浅薄”。当代艺术当然可以“浅薄”,人需要有不同的需求和表达,“浅薄”是人性正常的需求,再说,谁能没有点“浅薄”的趣味呢?享受“浅薄”,正大,也无可厚非。
二战后,欧洲一片废墟。美国在二战后在全球经济、格局中迅速占据主导地位。世界艺术中心随着世界经济和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也从巴黎转移到纽约。美国的艺术终于摆脱了此前两百多年弱势的状况对欧洲艺术的模仿(三流欧洲艺术的地位)在二战后强势喷薄而发,彻底翻身做大王。
中国的历史上传统文化(文物、绘画等等)在国际上展出的时候,尊重么?当然尊重,但那是尊重我们的过去古人的创造力,不是尊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的创造力。
简而言之,艺术成为了表达“有关人的一切问题的思考”,以、直接、本能的方式去体验,借助于生命的活力和充足的创造力相互撞击,以尝试、拓展各种新的艺术语言去表达。
而安迪沃霍尔就是这种文化最重要的代表。
2.中国经济发展了,强大了,世界自然会关注、研究我们的传统。
传统社会是农业经济社会,不以追求发展为目标,而以过去为最高理想,希望维持不变之状况,需要个体的创造性来维持社会整体的平衡。
我们能用古人在农业社会的文化创造力来证明我们今天工商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么?希望用过去来证明我们在今天的意义和价值,怎么可能?我们必须提供新的创造力!必须提供能够证明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新的创造力和文化观念。
浅薄和深度,作为两个纬度,至少应该同时存在,互为制约。但在中国当下,更多看到的是娱乐,而缺乏思想。在“娱乐”的时代,也应该是为“思想”正名的时代。或者,有思想并不丢人!
另一种:你笑容展露如蝴蝶振翅。(电影《聂鲁达》当中的台词)
1.消费社会的发展导致消费文化的产生。尤其是二战后欧洲经过重建,整个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物质富裕,进入消费社会。安迪沃霍尔说过:百货商店就是新时代的博物馆。消费文化是一种扁平、无深度、快速消费、取悦于视觉愉悦、无需深度体验的文化。
传统好不好?当然好!但只盯着过去是没有希望的,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未来都更重要,我们要有新的创造性!
美国二战后影响力最大的艺术家格林伯格说话直白:“新的都市要求提供一种适合他们的消费文化。为了满足新市场的要求,一种新的商品被发明出来:合成的文化、庸俗文化,由于那些对真正文化的价值没有感受的人,他们渴求的不过是惟有某种文化才能提供的转变”。(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着,易英译,《纽约的没落》美术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11页)
在今天,艺术可以是有趣、即兴、好玩儿、轻松、可乐、浅薄、无聊、娱乐、、沉闷、疯癫、嘻哈、颤抖、晃动、磕巴、摇摇摆摆、稀里糊涂、上上下下、奇奇怪怪、无所不知,各种扭捏,各种嗨,各种无病呻吟,各种装疯卖傻,各种故弄玄虚,各种八道。。。。。。反正随你高兴,艺术可以是任何东西。这是这个时代赋予艺术的,管你喜不喜欢,艺术可以是个人的选择、爱好和兴趣。艺术首先是自己开心。
这就是我所说的标准,在基弗的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标准,在那些更重要的艺术家当中所体现出来的标准:力量和思想的深度。
这个世界上大约有3000种语言,相当于3000种文化,请问有几个文化是世界的?能够界上能发挥影响力?界数千个不同民族聚在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有可能各自讨论自己的传统么?不可能。什么问题可以一起讨论?关于“人”,关于“人性”,关于全球化背景下“人”所面对的共同的处境和问题。
一个是当代艺术了标准,我们今天看到的所谓当代艺术,奇形怪状,无奇不有,要么吓人,要么逗逼,令人匪夷所思。任何东西都可以被称为“艺术”。为什么这些都可以是艺术?
(一)传统是一种“创造力”。
历史上,知识是一种,艺术也是如此,被少数人所垄断,多数人被排除在外。今天世界所发生的最大的变化之一:知识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于网络的存在,知识和信息以爆炸式、式的方式(天哪,这带来的变化太大了!)。知识(包括艺术)的垄断被彻底打破,它们向所有人,“任何人”。每个人都可以便捷地获取知识,地思考,拥有创造艺术的。知识、思想、艺术的大众化、通俗化和娱乐化难以逆转。任何复杂、深刻的道理都可以用浅显易懂的话语来解释,连前一段最高端、最复杂的物理学原理“引力波”都可以在网上以各种通俗、娱乐的方式向大众解释、。在今天,每一个人都可以“装逼”成为艺术家!当然,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并不容易。
我讨论问题的时候喜欢有一个宏大的角度,我知道今天很多人讨厌宏大叙事,讲大道理。后现代主义艺术强调的是“微小叙事”、“平等”,每一个艺术家都可以建立自己的方式和规则,按这个道理,这个时代不同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同等重要,无从比较。
当代艺术,没有对错之分,但有高低之分。不同的艺术都有存在的意义,但文化的含量和价值会不同。如果任何艺术的价值都一样,那艺术也就真正地了,现实中显然并非如此。
对“人性”的理解表达得越有“深度”,“传统”的角度就越会。“传统”是在“人性”当中出来的。
为什么当代艺术变得无奇不有?
当代艺术,是一种用丰富,庞杂的语言表达对人性的理解和拓展。
3.二战后全球经济结构发生了一次大的转移,而金融资本在的高速膨胀和发展,需要寻找新的能产生巨额利润的金融衍生品。而消费艺术可操控性更强,而且带有明确的和金融资本合作的意愿。
在今天任何东西都能成为艺术品,艺术没有对错(除非涉及伦理底线),但有高低之分,有、品格、力量、思想的差别。
“浅薄”并无大害,但对“浅薄”神圣化和膜拜则需保持。
20世纪初世界艺术发生了一次“大地震”,这次艺术史上难以想象的“地壳运动”改变了此前数百年艺术形成的传统和面貌。产生的原因在于20世纪初人类自身出现了重大危机。世界被两次世界大战几乎炸成了一片废墟,居然还是连续两次!看来人类是不长记性,艺术家终于发彪了!不陪你们玩儿了!终于有一个大boss出现(重要时刻总会有重要人物登场)法国人杜尚。法国人骨子里就有的传统,19世纪就属法国人闹闹得最凶(一连串的,法国大,把自己的传统都砸得稀烂,在法国逛的时候很多重要的及雕像都被毁了,国王被送上断头台,直到现在法国人还喜欢)。杜尚也一样,表面看起来温文尔雅,内心里比谁都疯狂,天生一个“”的种儿。杜尚一方面具有彻底的性,另一方面还继承了法国人绅士优雅的气质和风度。所以杜尚的艺术并不是以疯疯癫癫和歇斯底里的方式,文化人骂人不吐脏字。1917年(正好明年就100年了)他拿了一个男士上厕所小便时用来盛尿的“小便器”(签了一个穆特的名字)送去展厅展览,当然不可能被接受!想想就知道,这哥们直接就是挑衅!足够疯狂!还美其名曰“泉”(对美的典范新古典主义艺术家安格尔古典写实油画的最直接的),他的这一件即兴、随意的作品了整个艺术史。看起来轻描淡写,实际上无比。以后所有的艺术家都麻爪了,懵了!从此,艺术犹如脱缰之马,变得极为,极为,无限的可能性,但标准呢?原来清晰的“艺术”界限被模糊了。
(二)“浅薄神圣化”的原因:
显然不是,这显然是一种忽悠。否则为什么有的艺术家的作品可以放界重要的美术馆里展出,或卖出高价,而有很多“艺术家”的作品只能自己“孤芳自赏”。当代艺术表面的无序之下,艺术失去了规则?不,在复杂的背后,世界永远存在着秩序和规则。
二战之后主导了世界经济结构的一次重大的转型。开始把高耗能、高污染、劳动密集型、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中国也确实因为抓住了这个机会,快速发展起来,没有这个机会中国经济很难获取快速发展的机遇,但确实也代价巨大),转而发展能产生高附加值和巨额利润的金融业、信息业、高科技等第三产业。金融业在战后快速发展,在全球经济决格局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并且和艺术有了密切的互动,对当代艺术产生重要影响。部分当代艺术成为了金融资本一种能够产生巨额利润的金融衍生品。
简单地说,艺术就是表达。艺术的目的不是客观描述,而是主观表达。因此“语言”很重要。举一个例子:早上出门,碰到喜欢的女孩,她冲我一笑。这时有两种方式表达心情:一种:见到你很开心。
美国产生的另有一类艺术是“世界艺术”,或者说“波普艺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的安迪沃霍尔到今天杰夫昆斯为代表的美式消费文化,既是消费社会的必然产物,也是美国的顺势而为,有意地一次造神运动。这东西硬生生能造成神,也不得不美国人“心比天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世界艺术”特征很明确,一些简单商业符号、图像的大量复制,可以被快速扩展并为全世界的艺术家复制和模仿。
杜尚这件“小便器”是一件街边买来的“现成物”,作为艺术品杜尚除了写了一个签名,还是假的,一点也没有再加工,但这件作品却成为20世界人类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作品,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在尽情娱乐之前,应先建立结构。
(三)关于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有两个流行的观点:
编辑:江兵
传统是什么?传统是充满生命力、创造性和全球化视野的一种积极开拓的意识!只有提供新的创造力才能真正地激活传统。传统要放在全球化和现代性的语境中重新阐释。
学生上课时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你为什么上学时学得国画,最后却去做当代艺术?他们总算是开始问问题了,这个问题特别的好。为什么?我想了想,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和世界上更多的人去交流,而不仅仅是和我周围的人。
(二)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比较
(一)什么是艺术?
我们今天对当代艺术产生困惑的原因,大致有两个原因:
李飒
现代社会/工商金融社会的发展,要靠每一个个体的努力,提供新的创造力来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某种角度上,创造力也是一种力,不断地打破原有的格局和规范,突破发生,冒险,开拓新的局面,从而推动个体和社会的整体前进和发展。也因为现代社会/人性自身的局限,文化上的和是必须和不可或缺的条件。
2.专业的技术训练不再是通向艺术唯一的道。
中国仍缺乏成熟的现代文化观念、体系。在体系之前,应先建立现代文化的体系;在结构之前,应先建立现代的文化结构;在质疑价值之前,应先建立现代文化价值;在质疑意义之前,应先建立现代文化的意义。
真得如此么?
“小便器”质疑、了“美”,质疑人类存在的意义,质疑了艺术的历史,是一种最根本、最直接、最深刻的质疑,真的是不见血!杜尚的行为并非个人意气用事,在当时是一批有责任的艺术家共同的选择,而杜尚不过是其中最为代表、最为彻底、最为绝决的一位。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就是如此,要做就做到最彻底,否则艺术史上留下的不会是你。
(三)当代艺术产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和现状
第二个是,为什么有些当代艺术品看起来破破烂烂、奇形怪状,却竟能够卖出天价,动辄上千万美元?
有一种对当代艺术的解释颇为有趣,20世纪以来,艺术本身不等同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教学、文学、伦理学、逻辑学、美学、民族学、经济学、考古学、学等等有关人的各种学科和系统,但它实际上成为了各种事物的综合体。它什么都不是,但又无所不包。
从一个更宽阔的角度来看,传统(以绘画为例)表面看到的东西:形式、线条、色彩、造型等等,其实都是“”,都不是传统最重要的东西。传统的本质不是这些形而下的“器”,而是形而上的“道”文化价值与文化观念。表面能模仿到的,往往并不是最重要的。
好吧,回过头来再简单地说一下20世纪“艺术大转变”的历史原因。毕竟这个太重要了,是它彻底改变了艺术的面貌。
因为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金融业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艺术和金融发生了密切的结合。
最本质的东西只有在不断和现代文化的相互对比、相互观照、相互碰撞,反思和过程中才能触摸到。传统从本质上是一种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事物,需要新的创造力去激活。
(一)当代艺术的主要问题:“浅薄神圣化”。
(二)什么是当代艺术?
2.整个20世纪,由于一战和二战,文化对自身进行了深入骨髓的和反思。因为太大,这种有些矫枉过正,对现代主义的一切基础(价值、意义、体系)都进行了质疑,一个都不放过,恨不得把一切以往艺术的规范全部,而这种彻底否定过去的态度恰恰又被金融资本乘隙而入。
四.如何从全球化的角度理解和阐释传统?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向现代文化、现代艺术学习,应该更加“”、“主动”地向学习,因为我们欠缺很多。当代艺术难以避免与资本的互动。但另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缺乏正视自己的问题,缺乏对时代、对基本的判断,并没有给世界提供新的、系统的有价值的东西,更多地是参与到了全球消费文化的狂欢中,却缺乏的文化意识,的思想和的。
做当代艺术,仍然应该积极向学习,但是,应该有所判断和选择。抓住重点、敲骨吸髓、反复咀嚼,吃透,毫不犹豫的拿来。
在艺术上,“”才是激活传统的重要方式。就像在思想上,质疑是通向真理(假如存在的话)的唯一道。
资本只追求一件事物:利润。为追逐利润,资本将不择手段,它需要规训大众。通过将它选中的艺术品为金融衍生品,金融资本获得极为惊人的巨额利润。也只有在二战后金融资本介入的情况下,一些的艺术家(其历史地位尚无)的单件作品价格就可以达到数千万美元。艺术品的疯狂价格,正是金融资本利润的游戏。
这种艺术常清晰和直接的。好看或者新奇的商业图像,再无其它。卖的很贵(简单复制的商业图片拍卖数千万美元),商业价值与学术价值逐渐分离。这并不奇怪,因为背后有金融资本的介入,把它作为能产生巨额利润的金融衍生品,而消费文化最为配合。作为“美式消费文化”的代表,也彰显了美国的利益。
当代艺术(核心的主题)谈论的是“人”,是“人性”。这也是文艺复兴之后数百年来现代文化以来一直的主题,从未改变。抓住这一点就抓住了现代/当代文化的核心。
二战后美国国内先后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艺术。先是“美国艺术”,随后是“世界艺术”。
三、金融资本与艺术的结合
现代艺术和文化的发展始终存在一条主线:“人性的扩张”。
传统好不好?当然好。传统重要么?当然重要。但在这里我想讨论的是如何在全球化的平台上有效的阐释传统。
艺术首先谈的不是传统,艺术谈的是“人性”。在做一个中国艺术家之前,要先做一个表达对“人”的理解和认知的艺术家,文化上才有更大的可能性。
1.当代艺术不再等同于“美”,而是思考“真”。
一、什么是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