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一项调查表明:老年人买的不是保健品而是寂寞
□宁波晚报记者 滕华
在推销员“甜言蜜语”下,花8000多元买一大堆无用的保健品,老年人还说自己真是自愿的。这样的故事是不是听来唏嘘?其实,他们之所以心甘情愿地花大价钱买所谓的保健品,恰恰是被掐住了心理需求的软肋。10月中旬,江北区民政局委托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开展了一项针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情况调研和老年人心理健康宣教服务活动,就是想看看从社区服务角度,能做哪些事情,帮助老年人远离“温柔陷阱”。
案例:老人买8000元保健品说“我愿意”
“伯伯,阿姨,最近早晚变冷了,你们要记得加衣服哦。如果有空,请多来健康小屋坐坐聊聊,我们等您哦。”这是李老伯手机里的短信,在买了8000多元保健品回家被发现后,儿子翻查了他的手机,找到了这条被骗的“铁证”。
在这次走进社区的宣教活动中,李老伯找到了“坐堂”心理咨询的宁波市江北区百合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吕飞岳,跟他吐槽起了家事。
“健康小屋的小刘多少贴心啦,经常花时间陪我们聊天,有时还打电话嘘寒问暖,伯伯叔叔地叫着,过端午送粽子、过新年送挂历……比亲生女儿做得还要好。”对着吕飞岳,李老伯说出了他的心里话:“我也知道这些保健品不值这个价,但看在小刘的面子上,还是自愿买了。”
像李老伯这样的案例,吕飞岳接触了不少。他告诉记者,在保健品等各类产品推销上受骗的老年人多是因为心理需求无处满足,最后不得不花钱买面子买亲情买关心。比如李老伯,他的儿子住得远,平日工作很忙,对父母的关心比较粗线条,比起那些受过训练的推销员,明显对老人的健康关注不足。此外,李老伯的性格也不爱走出去参加社区活动,跟身边的邻居朋友缺乏交流,才造成了对推销员的心理依赖。
调查:14%老人说,和邻居只是点头之交
在老年人群体极易被骗的状况下,社会对于老年人群体的支持是如何的呢?百合心理采取分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北区7个街道1个镇随机对老年人进行了抽样测评,共抽取了250位60岁至75岁的常住老年人。调查从老年人的居住情况、心理状况、社会关系等各方面内容的自我评定来评价其社会支持体系,也就是从“外围”环境来研究如何预防老年人受骗。
您与邻居关系怎么样?这是调查的第一个问题。结果显示,41%的老年人认为大多数邻居都很关心他们,30%的老年人认为有些邻居很关心他们,但有14%的老年人认为邻居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
“尽管与邻居关系不良好的老年人最少,但数字比例依然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吕飞岳说,邻居是老年人除家人外地理距离最近的社会支持群体,同时他们将会成为传播重要信息的主要来源,比如附近有某位老年人被骗了等等信息传播开去,能有效提醒老人加强防备。
近一年来,您和谁相处较多?调查显示,74%的老年人与家人住在一起,但有23%的老年人独居一室,说明独居老人依然占据了很大比例。
您有几个亲密朋友?35%的老年人有1-2个亲近的朋友,30%的老年人有3-5个能提供帮助和支持的朋友,25%的老年人有6个或6个以上亲近的朋友,但有10%的老年人一个亲近朋友也没有。
此外,调查还显示,当老年人遇到烦恼时,有42%的老年人会选择向关系极为亲密的1-2个人叙述,有29%的老年人会主动叙述自己的烦恼,并获得支持和理解,有16%的老年人从不向任何人叙述,有13%的老年人会选择当朋友主动询问时说出来。
对于集体组织活动,有41%的老年人会经常参加,有30%的老年人主动参加并积极活动,有25%的老年人偶尔参加,有4%的老年人从不参加。
建议:社区应打好“健康牌”、“亲情牌”
“总的来说,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体系存在隐患,这也揭示了老年人被骗事件频繁发生的背后原因之一。正是因为部分老年人缺少社交活动,商家的推销活动才有机可乘。”吕飞岳说,本次调查表明,在现代生活条件下,老人们独自生活的趋势日益明显,三世或四世同堂亦趋于少见。关心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其社会支持体系,不只是单个家庭的问题,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社区服务特别是多层次、多功能的文化性社区生活将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相互间的交流。
在防范老年人受骗方面,作为“外围”环境的社区服务,又该如何去建立支持系统?吕飞岳提出两点建议:经常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活动,比如开设公益健康保健的服务项目;发挥社工的作用,使老年人的健康能得到很好的关注。“健康牌、亲情牌,这是老年人最受用的,社区开展在前面,就能有效减少他们在外面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