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6万多户家庭参与垃圾分类 社区志愿者功不可没
唐阿姨挨家挨户送垃圾袋 通讯员 提供
垃圾分类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宁波实行垃圾分类已经一年多了,现在6万多户家庭参与垃圾分类。在这背后,有大群热心的社区志愿者在努力推进。
北岸琴森小区是江北率先开展垃圾分类的社区,80多名志愿者是中坚力量。昨天,记者来到社区,刚赶上志愿者们在分发垃圾袋。
□通讯员 范奕齐 记者 王颖
“电梯停哪户,就赶紧送哪户”
下午2:30,记者在10幢1单元楼下碰到了正从三轮车上领取厨余垃圾袋(厨余垃圾:泛指做饭后所产生的垃圾)的唐敏明阿姨。
唐阿姨今年50岁,穿着绿色的垃圾分类宣传T恤,看着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一直笑眯眯的。
“我快退休了,想用空闲时间给社区里做点事。垃圾分类是好事情,我现在是这个单元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唐阿姨笑着说,志愿者的工作很琐碎,每两个月给楼道里的邻居分发一次垃圾袋,和他们讲讲垃圾分类的知识。
这听起来轻松,实际上蛮辛苦。记者掂了下唐阿姨手上的两包垃圾袋,有10多斤。“我们这个单元14户家庭,有的单元有30多户呢!要把垃圾袋一户一户分好,再签好字。”
“平时大家都上班,送得到吗?”
“这就要动脑筋了。我一般都是早上和晚上送,见缝插针嘛!以前,晚上看谁家灯亮着,就带上垃圾袋去敲门。”唐阿姨说,最近又改了个方法。“吃晚饭后我会等在电梯口,看电梯到达的显示楼层,然后上门,电梯停哪户,就赶紧送哪户。”
“一般送好要多久呢?”
“我们2个月送一次。一般,3天内都能把厨余垃圾袋送到邻居手里,让他们签字。”唐阿姨说,有时候也麻烦,像有户人家去了十几次都碰不上。
“邻居欢迎吗?”
“你别说,都挺欢迎的。因为分垃圾袋,现在我楼上楼下邻居都认识了,大家见面都会开心打招呼。邻里关系也好了。”
“大多数邻居都很好的,说辛苦了,这么大年纪还来送垃圾袋。”和唐阿姨同为志愿者的赵师傅说:“有时候也会吃闭门羹,有些邻居态度也不太好。一次我去一户居民家里,她正在烧菜,就对我说,噶烦,门口放着好了。”
83个志愿者基本都是退休老人
“每次给大家分发垃圾袋,都会问问垃圾分类做得怎么样,也会穿插讲一些分类知识,是强化也是巩固,说多了大家都会去关注的。”唐阿姨说。
在家里,唐阿姨是垃圾分类积极的践行者。“基本上可以做到准确分类。有时候也会将塑料袋、餐巾纸错扔到厨余垃圾桶里,意识到之后再捡出来。”唐阿姨说,和邻居们聊天,发现大家最容易犯的错是把客厅里产生的厨余垃圾扔在其他垃圾桶。
“看电视的时候不少人会吃些水果或瓜子,基本上这些厨余垃圾都扔在了客厅的其他垃圾桶,很少会收集起来扔到厨房的厨余垃圾桶里。”唐阿姨说,“我们也在慢慢地引导大家能把这块垃圾按照厨余垃圾的分类标准准确归类。”
“跟你说件开心的事情哦,我家楼下502室刚上幼儿园的小女孩已经知道要将香蕉皮这些厨余垃圾扔到厨余垃圾桶了。”唐阿姨的脸上堆满了兴奋的表情。她说,通过分类,能够更好地变废为宝。
“我参观过鄞州生活垃圾填埋场,占地560多亩。设计处理能力是每天800吨,现在每天要填1500吨。听说使用年限由原来的20年下降到了14年。通过垃圾分类,能减少垃圾产量,让更多垃圾变废为宝。”志愿者张师傅觉得自己做的事特别有意义。
北岸琴森社区共分三期,有38幢楼83个楼道单元,2000多户住户,厨余垃圾袋都是挨家挨户发放的。
社区书记方红珠说:垃圾袋由每个单元的志愿者发放。志愿者们都是义务劳动,现在有83个,基本上都是退休在家的老人,都很热心。
“居民基本上都是支持这项工作的,我们垃圾袋的发放率达到85%,参与度也在增高,现在能达到65%以上。”方红珠说,“这和这么多志愿者默默的上门指导是分不开的,慢慢影响居民改变生活习惯。
已有6万多户家庭参与垃圾分类
“很多城市都在遭遇垃圾围城的困局,做好垃圾分类迫在眉睫。目前在垃圾分类实际参与过程中做得比较好的年长者居多。他们有时间也更有耐心去从事这项工作,在这里要感谢这些老同志们所做的榜样带头作用。”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陈建平副处长说,老人们也正带动子女、亲戚朋友加入到这个行列。
现在,宁波共8个街道约6.24万户居民家庭参与垃圾分类工作。60个小区约3.35万户居民家庭产生的厨余垃圾实现分类收运,10月份日均收运处理厨余垃圾为14.62吨,累计收运3293.92吨。
垃圾分类也正从居民小区向农贸市场和学校推进。最近,江东区、鄞州区分别在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