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两个90后女大学生三度成为APEC高官会志愿者
三次成为志愿者,李梦梅(左)和姚彦含用细心赢得组委会认可
今年2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一次高官会议在宁波举办。其间,宁波大学生组成的300余名志愿者付出了辛勤劳动。
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90后”姚彦含和李梦梅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让她们没有想到的是,在那次之后,她们又被受邀参加了青岛、北京的高官会议的志愿者。要知道,能三度入选APEC高官会志愿者,绝不仅仅是靠运气。□通讯员 周洁 记者 章萍 摄影 记者 张培坚
说起志愿者,很多人的印象会是指指路作向导。其实他们的工作貌似没那么简单。
姚彦含和李梦梅都是90后,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
第一次,姚彦含的志愿身份是文件中心组长,她每天工作的环境是封闭的大房间。
“文件中心的大门必须是关着的,还贴了两张大纸Restricted Area(禁地,受限制区域)。”她回忆说,“神秘极了。”
第一次报到,她看到桌子上堆满了文件,还有电脑和十几台高速打印机。第一次高官会,文件中心的总工作量是40万纸张,意味着每天要处理2-3万张纸的会议文件。
“外面在飘雪,里面却是蒸桑拿,每个人都在埋头苦干。”三次志愿活动,都签订保密协议。“关于会议的内容,我们都不能提。”姚彦含说。
“我的直属上司,一位是印度籍、新加坡APEC秘书处文件官Gopika,公认的女铁人,因为需要审核所有会议文件,她可以从凌晨4点开始查看参会代表邮件,不吃不喝投入工作,会议期间从不吃午餐,因为担心会耽误工作,除了去洗手间,从不离开座椅,生怕错过处理每封邮件的最佳时间。”所以,姚彦含也不敢马虎。
“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影响会议效果。”姚彦含扮演的角色经常是“救火员”,文件编号出错、特殊文件错分、会议资料分拣有误,都需要及时纠正。
作为APEC高官会的志愿者,要细心到什么程度?姚彦含经历的一次事故最能说明问题。
有一次打印机出了问题,设备人员修好后,有工作人员就问:打印机是出了什么问题?机器问题,人为问题还是纸张问题?修好以后还会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他几个机子存不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这台机子或者其他的机子再出现要怎么办?有没有预防措施和保障措施?
“那一次之后,但凡文件中心的事,事无巨细,我都会记在本子上,三次会议结束,注意事项、培训内容写满整整一本子,后来本子成了保密协议之一。”正是这样的心细,姚彦含给文件官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在今年4月,姚彦含和李梦梅同时接到了外交部对于参加青岛第二次APEC高官会的邀请,担任APEC秘书处文件官助理。
7月31日,她们再次启程北京参加第三次高官会。这一次,两人连续工作了20天。
昨天,从北京回来没有多久的姚彦含和同学分享经历时说:“如果80岁时再想起这件事,我想我还是会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