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农村小伙当上区人大代表 记录一家四代追寻幸福生活的脚步
周杏丽老人一家的幸福合影
在海曙西成社区,有一户西门外袁氏族人大家庭,四代同堂。
年纪最大的阿婆周杏丽已86岁,孙子、孙女及曾孙绕膝,共享天伦。她难掩幸福地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见证国家改革开放36年来的巨变。以前吃饱穿暖就是梦想,现在不仅过上城市生活,享受的社会福利也是节节高。
□通讯员 毛一波 记者 樊莹
想不到
轻松过上城市生活
周杏丽,出生在鄞州高桥,后嫁到西成村袁家。在那艰苦的年代,吃不饱、穿不暖甚至饿肚子是常事。
1978年,中国决定走改革开放道路,农村开始实施分田到户。1979年,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有经营自主权。
在这波浪潮中,周杏丽一家生活有了起色。上世纪80年代,儿子盖了两层楼,并靠省吃俭用的钱,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当时村里电视机还没有普及,晚饭后,附近村民常端把凳子来看电视。
相比留在村子,更多人向往进城。“那个时代城市户口很吃香,招工有铁饭碗,农村只有通过读书,改变户籍。”周杏丽说,祖上几代人面朝黄土,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能轻松过上城市生活。
2005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西成村在内的数个村庄合并为西成社区。
周杏丽笑说,幸福来得太突然。所有村民从农村户口成了城镇户口,社会福利提高不少:原先只领三十几块的农村劳保,现在涨到九百多元的城市劳保;原来生了病去村里医疗站配药,现在城中心医院也能用城镇医疗保险看病。
农村小伙当上区人大代表
做得到
袁如君,周杏丽的孙子,1972年出生。和父辈祖辈不同,他选择一条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中学毕业后,袁如君义无反顾选择参军,并被分配到浙江武警支队三大队十中队。退伍后,袁如君对人生有了新的规划——放下锄头,投身社会大学堂。
第一站是在村办企业——西成菜市场。零基础的他,从普通管理人员做起,花6年时间做到副场长,成了村级后备干部。
这之后,通过街道委派,他先后当过前丰村党支部副书记,西成村党支部书记。现在的身份是,西成股份经济合作社书记兼董事长、海曙区第十届人大代表。
2000年初,附近高架、轻轨都还没有规划,像样的马路只有中山路拓展工程和机场路。到了夜里,田地旁漆黑一片。2004年,村里引进阳光豪生酒店项目,带动了周边土地价值,高楼随后拔地而起。部分村民靠租赁房屋赚第一桶金。再加上村里搞股份制,村民每年可拿到几万元分红,没有劳动力的家庭生活有了更多保障。
袁如君骄傲地说,现在村里家家有房,每月至少几千元收入,生活超出小康水平。
盼得到
送孩子出国门长见识
涛涛,周杏丽的曾孙,袁如君的独子。目前就读北仑某中学的国际班。和所有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袁如君希望给孩子最好的资源,跟自己和父辈祖辈走不一样的人生。
他说,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但现在不同了,孩子有这样的条件,应该走出国门,有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增长见识。“以前,老一辈教育子女总爱说,你要好好学习。在我看来,相比考试分数,教育孩子独立性很重要。在国外,孩子要在短时间内适应环境,并且照顾好自己,管好自己,也是一个挑战。但不管去多远,最后还是要回国发展,因为我相信未来祖国的发展会更好更快。”
西门外袁氏,历史源远流长。从南宋初年算起,历经31代,现在仅宁波地区的袁氏后人还有2000多人,西成村后袁自然村是其中一个分布点。
2005年5月,鄞州集士港镇山下庄的袁圣君庙,500余名袁氏族人参加祭祖大典。
袁如君作为“恩”字辈一员,至今难忘族内德高望重的袁勃老先生说的一句话:让我们饮水思源,团结起来,牢记祖训,报效国家。
“所谓,没有小家,何来大家。现在家族内部在修订网络家谱,把所有袁氏后人的资料都备份在内,以后等网站完成了,只要点一下鼠标,所有的资料就会显示出来。有机会做这些事,恰恰也衬托,我们祖国的富强,社会的进步。”袁如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