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温州

温州手绘我为什么要用手机手绘“温州话漫画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8-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余璞:最终核心还是内容,只要脑洞够大就可以。主打本土市场的产品一定要有本土文化元素在。

余璞:有数位板的时候就开始画,画一些自己觉得好玩的片段,并配上文字。从博客、微博到微信,从PC、平板到手机,一直是我发布作品的窗口,现在单张大多随意贴在朋友圈,积累一些会组合一系列发在个人的号“老余茶馆”。现在直接用手机手绘APP。我会画些生活中的小,画些身边人都关注的东西,有些灵感来自朋友圈的牢骚。通过画笔去解构一些平淡无奇的事物。只要够深入,从民俗、方言、文字里,都可以找到好玩的东西。

记者:除了这组画,以前你还参与策划过拦街福,在朔门街开“白鹿工坊”时还收集过很多传统手艺制品,你对民俗的关注是工作需要还是自身热爱?

记者:所以,在非常强势的互联网时代里,要用更主流的方式去民俗文化。

记者:温州话系列还会继续画吗?题材会不会有限?

余璞:(题材)非常多,一个是本身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到很多本土民间文化,我有这块的积累,另一个是以前703804等网络认识的朋友有一个群,大家会提供一些素材,比如四大昆虫,十大“烦人恶”像饭喷、棋戳、话搭、报夺、风遮……不知道什么时候画完。

记者:有考虑将这些作品商业化吗?

设置首页-搜狗输入法-支付中心-搜狐招聘-广告服务-客服中心-联系方式-隐私权-AboutSOHU-公司介绍-网站地图-全部新闻-全部博文

艺术创作VS商业应用

余璞:这几天,陆续有企业、网站、找过来谈,包括一些机构。不过,这个对我也是挑战,我随意地画没任何压力,一旦刻意地画,就需要更大的能量和积累才能做出满意的东西,特别是命题画画,会比较有。不管如何,自己还是需要有个自留地吧,是我的一个宣泄口。

记者:你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美术的?

余璞:我是60后,我很清楚,在我们争论具象抽象、写实写意、纸上布上、馆藏交易的时候,年轻一代早已经作出了自己选择。他们中的创作群体,早就已经通过屏幕,主导了每个人的视觉选择。如果我们跟不上这种趋势,不对画风、意识表现手法作出改变,作为弱势的本土传统文化,必然面临上的式微与话语权的。

余璞:我在学校的时候几乎没学过美术,高中时上过两天素描,没兴趣就没去了。后来,没考上大学,父母为了给我找个工作,让我去跟一位瓯塑师傅学传统工艺。我一接触,发现自己有这方面的天分。跟了老师一年多之后,我就出来自立门户了。先到瞿溪开了广告店,后来就来市区进广告公司,一直跟美术、文字、策划、民俗等工作打交道。

记者:你很早开始工作,从刚开始手绘,到铅字、激光,到数字化时代,而且现在还在用新的媒介持续创作,算是经历了相对完整的媒介载体的变化。

记者:除了温州话系列,你还有许多类似生活碎片的画,平时就喜欢记录吗?

余璞:有灵感的时候,十来分钟就画好,利用堵车、等人等零碎时间。以前用数位板会精致一些,现在用手机没法这么精致。我是一直追求一种不确定性,中国画像水墨这种本身就需要随意性。手机手绘软件完全靠手指,没有工具,看不到笔尖,跟随想法去画,反而能避免工具对想法的。随时随地记录,可以用这种视觉来表达我对世界的认知,画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归纳的过程。我的作品技法上是粗糙的,但内容上是明晰的。

☉商报记者褚小燕

余璞:像本地的食品宣传,就需要提炼出跟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的元素,增强品牌的亲和力。现在好多学美术的人,技法成熟,但限于文化素养,很难达到抽象的要求。文化符号的提炼要求超越形态,找到它的内在规律性,并不单纯要求形似。

余璞:就拿传统美术来说,在宣纸上画完,拍照、复制、馆藏,形式、画风都已经不足以吸引年轻一代,面不大。所以,我才选择用数码表达,时代的媒介载体不同了。

解构生活VS表达思想

其实这不是他第一次走红网络,在十余年前,他用“长”“鹿城之鹿”两个网名活跃在温州当时著名的703804网站,他命名和设计了核心板块“散讲温州”的LOGO。如今,还能在这个网站找到《隐匿温州网络江湖多年的终极大佬——长,悉数703804的前世、和》这样的帖子。

记者:网络下成长的一代,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少了,虚拟时代是否让民俗文化显得式微?

余璞:每个人都会思考自己从哪里来,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不可避免会想到这个问题。另外,消费者对内容的选择,必然会有重要的一端来自乡土和传统,这是天然的两极耦合。我有本土情结,但又不想直接拿老的东西来呈现,还是想有些创意。

记者:要有贴近性吧。

余璞:媒介一定会改变艺术。万年前人们只能在岩石上看,后来在竹片上看,再后来在布帛纸张上看,到现在在屏幕上看。各个阶段的工具和载体,带来不同的艺术种类,就如泥版上留下的是楔形文字,竹简上留下的是隶书,宣纸铺陈的是水墨,而数位板与屏幕,就会有它的独特产物。另一个最大的进阶,就是作品的复制性升级。越现代,复制量级越大的,无疑是主流。

弱势民俗VS强势时代

记者:构思一个作品,非常耗费时间吧。也有网友反映,你的画风比较粗糙?

余璞:我一直都喜欢随手画一些好玩的东西然后配上文字。这个系列的起源是因为暑假到了,熊孩子出没,但对调皮孩子的称呼不止一个“熊”,我就凑了四个变成“暑期‘四大杀手’”。画完后,我想了想,温州话里也有很多东西可以组成“四大”系列,第二天就出现了第一幅“‘温州好’,听着会‘擂倒’”的四大夸人方式。接下来,就刹不住车了。不同阶段,表达形式也不同吧,现在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我。

近日,在位于市区黎明西62号薄膜厂仓库改建的LOFT工作室里,记者见到了余璞。在他看来,画画是兴之所至,从繁忙的生活里解构碎片,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生活如此好玩,你别整天瞎忙”。往大里说,他觉得这种民俗文化的方式,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这组漫画的作者,是60后余璞,祖籍永嘉,长于瓯海瞿溪,土生土长的温州人。

记者:上升到层面,本土文化是不是因为平台比较少,所以显得商业性不足?

记者:为什么突然想起要画温州话系列呢?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他另一个身份是“文字、视觉、策划、民俗文化工作者”,从2000年邀请崔健、唐朝、黑豹等人到温州举办的中国摇滚演唱会、拦街福,到首届温州国际马拉松,他都是温州大型文体活动的策划主力。

7月17日,微博网友“画画的苏琴”以九宫格方式贴了朋友的温州话漫画,每一幅都配有简短文字。三天后,这条微博阅读量定格在11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