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社区“减负增效” 社工终于专注服务居民了
社区是一面镜子,最能反映社会治理做得好不好。一直以来,宁波社区面临考核多、台账多、调查多、创建多等问题,社工被困在了办公室。而近两年,社区“减负增效”政策起了成效。作为服务者,90后社工拿着“秘籍”学习走访入户,80后社工感叹:“社工终于能务‘正业’,专注服务居民了。”
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今年,宁波宁波市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满意度提升了6个百分点,老百姓的生活开始迈入了“快车道”。
变化
80后社工“跑居民家的时间多了”
郑姗在月湖街道太阳社区已经做了7年社工,主要负责社保、征兵统战等工作。她告诉记者,以前最怕12月了,台账做到眼花手软。“各类社区创建的台账要做一大箱,最薄的有20多页,最厚的有10多厘米。”郑姗还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单单一项“创充分就业社区”,就要做20多本台账。
她坦言,尽管社工的任务应该把群众急办的事情放在第一位。但由于社工严重地“被机关化、行政化”,整天围着部门的指挥棒转,“我们和居民交流的时间也大大减少了。”
郑姗的例子,是之前宁波所有社工的生活写照。据有关调查,宁波社区工作者平均有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在处理各级各部门的各类行政事务性工作,其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工作时间在应对社区的各类创建评比活动。
可喜的是,变化正在悄悄地发生。郑姗说:“今年跑居民家的时间多了。”现在,郑珊负责联系、走访社区内的200多户居民。每周至少有3天时间跑在楼道里。换作以前,是很难完成的任务。
90后社工拿着“秘籍”学习走访入户
走访入户时,要提前摸清楚家庭成员有哪些、家庭关系如何?特殊家庭走访记得要提前预约。
90后社工董芳颖在太阳社区工作才半年。作为一个新社工,小董在一次次走访经历中,摸索出不少技巧:不要选择吃饭的时候上门;走访特殊家庭一定要提前预约;最好待半小时左右。
“太短了居民会觉得社工敷衍了事,太长了居民可能会嫌烦。最重要的是,居民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帮忙解决。就算解决不了,也要记得回访。”小董说,她还有一本“社工秘籍”,是月湖街道所有社工经验的“结晶”,每个社工人手一本,都在学习。虽然是个小细节,但从中也能看出,没有大量的行政工作干扰,社工回归“正业”了。
现在,太阳社区的梁奶奶一见到社工小董就会笑着打招呼,跟她聊家常。她感慨,生活在太阳社区很温馨、有温暖。原来,今年9月份,独居的梁奶奶家里抽水马桶堵住了,手足无措的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社区帮忙。没想到,电话刚打完,小董就带着工人上门帮她疏通管道了。
“社区的老人其实特别朴实,帮他们一个小忙,他们就会永远记在心里。”小董说。
原因
为社区“减负”,让社工“务正业”
记者近日从宁波市民政局获悉,由第三方调查机构测评的宁波社区工作居民满意度结果,较两年前提升了6个百分点,达到90%。
走访中,记者也发现,现在很多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有事都喜欢到社区居委会,也越来越喜欢参加社区的活动。这些变化,其实是宁波两年多为社区“减负增效”所做努力的成果。
宁波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相关人员说,2012年7月起,宁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开展社区工作整治。如,排摸出来的62个盖章项目只有21个被列入社区盖章项目准入目录;110余项社区替部门代办工作只有40多项编进了部门工作进社区准入目录等。
目前,宁波要求每位社工包片联系和服务居民250户左右,平均每月走访不得少于30户,并建立了以工作业绩和群众满意为标准的社工考核奖惩机制,社工工作好不好,居民来打分。
延伸
老百姓生活品质
开始迈入“快车道”
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意在让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步入“快车道”。今年,宁波不负众望,在扩大就业,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网络等方面进一步努力和完善,真正让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开始迈入“快车道”:
先来说说就业环境。这两年,宁波以充分就业城市为导向,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强化就业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就业创业环境。2012年实现充分就业县(市、区)全覆盖,宁波市100%的社区、98.4%的行政村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村)标准,被评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
就业环境让城乡居民收入有了快速的增长。根据一组数据,2013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41729元、20534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10年的2.121缩小到2013年的2.031。
再来看看社会保障网。由于宁波是外向型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多。针对这一点,宁波市调整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社保套餐”、职工低标准养老保险政策,同时养老保险费征缴比例和全省接轨。实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市级统筹。目前,宁波本市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4.3%,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2%,其中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25%,实现大市范围社保卡医保就医结算“一卡通”。
另外,今年宁波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宁波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规划纲要(2012~2016年)》等政策文件,强化基层综合服务管理、社会组织培育、社区“减负”等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目前,宁波市111个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达到规范化要求,建成社区(村)公共服务中心2873个,宁波市78%以上的城市社区和所有建有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行政村均设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现代金报 记者 潘慧敏 樊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