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有窍门 “精打细算”让生活更精致
在白鹤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收拾市民们捐来的衣服。记者 唐严 摄
江厦街道新街社区桑秀娟阿姨用淘米水浇花。记者 许天长 摄
节俭也是对生活的一种计划
“我看中生活品质,但也乐于寻求精打细算的门道。”27岁的秦晴就职于一家事业单位,收入稳定。“大学毕业刚工作那几年,几乎每天都和一群朋友在外吃饭,买衣服一次花上几千元也是常事。”
秦晴记得,在工作第三年准备买车的时候,银行卡里竟然只有刚发的几千元工资。
在朋友的建议下,秦晴开始使用记账软件,坚持记账,提醒自己的开支情况,每个月的花费有多有少,还给自己定下硬性规定:每个月必须往银行里存300元到500元。“一年下来,卡里的钱多了起来,也能把钱用到更加需要的地方,这种计划调控日久见效。”
眼见车贷尚有2个月就还清,秦晴内心无比兴奋。她想着,之后会有更多的可调配余额,就该拟定新的计划了。
与秦晴不同,有个3岁孩子的妈妈李萌要为一个家庭的收支作打算。“生活中,日用品的开支必不可少,货比三家也成了主妇的必备技能。”李萌称,小到餐巾纸、洗发水,大到各种家用电器,她都养成了一个网上网下,多方对比的习惯。
“销售平台有很多,也经常在搞各种各样的活动,花点心思就可以找到一些特价推销,比超市和实体店有巨大的优势。有些生活必需品,可以采用囤货的方式。如今,连我老公也会主动去看这些。”李萌说。
李萌说,以前觉得生活很简单,真正当家以后真才知道,家庭收入要分割成几部分。除去一家三口的吃穿,还有住房、教育、保险、车辆等方面需要投入。此外,家里还要保证一定的流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没有计划的话,生活肯定一团糟。”李萌也养成了使用记账软件的习惯,她说,自己过日子的经验就是两个字:计划。
节俭还可以是对他人的帮助
家住海曙白云街道白云庄社区的王师傅,这两天了却了一桩心愿,从社区开设的“交换空间”平台里,他借用到了拐杖,解决了因骨折带来的行走不便的烦恼。“原本打算买一副的,但是用不了多久怕浪费,不买就得一直躺在床上。这是居民分享出来的,用着正好,太感谢了。”
借出拐杖的庄女士说:“东西放着也积灰,以后派不上用场说不定就扔掉了,现在能发挥出作用,比放在家里开心。”
白云庄社区书记吴晓春介绍,从2006年起,社区就有资源置换平台,不过是以义卖为主。而在走访居民时,常听到大家抱怨,说家里一堆闲置物品,扔了浪费,放着又可惜,希望能物尽其用。因此,社区在今年开设了“交换空间”物品置换平台,不仅能向居民宣传节俭,还实实在在让居民受益,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
“交换空间”设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内,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大的空间里已陈列满了居民分享出来的按摩棒、登山杖、拉杆车、血压计等50余件物品,还有在社区登记备案的物品40余件,如果居民有需求,可以随时借到轮椅、梯子、学步车等。
如果说,社区居民之间的物品交换是对资源的再利用,那么,将闲置衣物捐赠给有需要的人,则将勤俭节约的理念升华为一份爱心,传达得更远、更广。
江东区白鹤社区是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衣循环”项目指定的旧衣回收点之一,接收市民捐赠的闲置衣物,经专业公司清洗、消毒后送给需要的人。而旧衣捐赠的方向主要是云南、湖南、甘肃一带等贫困地区,以及在甬贫困务工人员。
前天上午,市民王阿姨带着两大袋衣物送到了社区,她说,家里不穿的过季衣物有不少,放着也是浪费,捐出去再利用,不仅环保,还能帮助别人。
每月20日,是白鹤社区“衣循环”的指定收衣日,志愿者会帮忙填表登记、整理衣物、打包等。在平时,社区也不会拒绝市民的好意,如有衣物送到,会先收好,等指定收衣日时,统一装车送去洗涤。
白鹤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回收衣物时,他们会出具回收单,并以感谢卡的形式告之衣物处理形式及途径,由捐衣者签字确认,“从5月20日起至今,我们已经收到约2万件衣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