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交警建设三方面目标 全力治理城市交通秩序
今年以来,宁波市公安交警部门紧紧围绕治堵重点道路、交通组织优化、智能交通建设三方面目标,举全警之力开展治理城市交通秩序工作。近日,第三方发起的交通指标测评显示:市区18个主要灯控路口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守法率平均值分别达到99.7%、83.5%、83.6%。
严管常态,路段路口民警承包责任
据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道路秩序处负责人介绍,这组数字是在宁波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和轨道交通、南北高架等一系列交通重点工程施工等形势下取得的,来之不易。
规范道路交通秩序重点在于常态严管。今年以来,宁波市公安交警部门巩固深化“两规范、两提高”,积极改革路面勤务,依托三级指挥体系,建立实施路段路口承包责任制模式,每日安排三分之二以上警力上路执勤。各地交警还根据流量、事故和气象、节假日、重大活动等形势分析,逐步实现“预警跟着警情走,警力跟着预警走”的勤务新格局,不断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和执法管控责任心、针对性。
交警部门还围绕首批24条和第二批15条省、市两级重点治堵路,以机动车违停、电动自行车骑车带人、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为重点,在上半年开展3次“畅甬2014”系列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并贯穿实施叠加式整治、区域性整治、小分队整治等措施。半年共查处机动车违法235.25万起、非机动车违法13.1万余起、行人违法4.2万余起。其中,查处机动车酒后驾驶5389起,其中醉酒驾驶1445起,同比上升134.5%。
科学规划,优化交通组织设施
交通组织和交通设施优化与否,是改善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环境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宁波市公安交警部门将交通堵点治理、道路停车位调整作为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来抓,全力减少交通结点,挖掘路网潜力。
针对中心城区部分道路较狭窄,堵车现象突出的问题,今年上半年,交警部门在市区新增江北三院、庄桥大街2个单行片区,当地交通循环情况改善明显,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目前,宁波市市区单行片区和单行线总量分别已达到19个、116条。
记者了解到,交警部门还对第二批15条省、市两级重点治堵路交通设施进行全面排查,整改问题标志标线、问题信号灯、人行横道设置等共计64处;针对医院、学校、商场、菜场、老小区等周边区域“两难”问题,按照“一点一方案”要求,运用工程性改造、交通组织调整等措施,对中心城区5个交通堵点实施局、大队分级挂牌治理。目前通途路(新芝路—永丰桥西)、柳汀街(第一医院周边)、人民路(第三医院周边)、惊驾路(徐戎路—徐戎社区口)已完成治理。柳汀街(妇儿医院周边)方案已制定,即将启动治理。
停车难是群众一致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交警部门积极调整道路停车管理,全力开展中心城区道路停车位优化管理工作,对主城区9869个道路停车位进行全面排摸、建档,确定全年清理1800个影响交通功能道路停车位的目标,目前已完成619个,其中海曙区530个目标已基本完成。
智能交通,向科技服务要效能
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治堵、交通管理服务等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交通警察局科技处负责人介绍说,交警部门一方面全力推进高清视频系统建设,目前在市区共安装相应设备1224套、在国省道安装10套;一方面,不断扩大交通监控网络,在市区主要路段、重点场所新增监控点80个,并对市区10套卡口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完成重点车辆实时报警系统升级,实现了县(市)区卡口重点车辆过境报警。此外,还全力推进道路“绿波带”建设,在市区新增机场路、沧海路等6条“双向绿波带”道路,提高路段、路口通行效率。
交警部门还千方百计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服务群众能力,上半年通过开发的交通违法“E办理”自助服务平台,共计处理交通违法8.55万起。此外,交警部门还推广交通违法实时短信提示告知服务,实现部分交通违法实时短信告知服务,提高非现场执法震慑力。
东南商报 孙波 陆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