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终端运维移交率位居浙江省第一-湖州生活怎么样
对于推进农村治污运维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后续管护资金和运维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湖州市健全了保障机制,实现“一股清水流到底”。一方面健全多元筹资机制,在市、县(区)两级财政均落实长效运维管理资金的同时,积极探索“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自筹”的多元筹资模式,保障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健全人力保障机制,积极开展运维管理技术培训等,培养了一批管理“土专家”。目前,南浔区落实“清扫管理员、专业技术员、义务监督员”等“三大员”612名,确保农村运维设施“定期清理、定时送检、日常巡查”。
(原标题:湖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终端运维移交率位居浙江省第一)
另一方面,湖州市建立健全“第三方机构自查、县区巡查和市级督查”的督查工作模式,对运维管理体制构建、设施管理等多方面,采取定期督查、不定期抽查与重点复查的手段,严查严改,确保平稳运行。
全时监管模式只是全市创新农村治污运维的一个缩影。根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大小、技术工艺、运维要求等特点,湖州市因地制宜选择村级运维、专业公司运维和复合运维管理三种模式。目前全市5673个运维设施均落实了第三方运维管理机构,安吉县上墅乡试点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物业化管理,积极探索多元化运维模式。
“湖州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出台了《湖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将农村污水运维管理主体责任、管理体制、模式等内容层层明确,并纳入各级综合考核条目。”目前各县区均出台了农村污水运维管理办法,实现市域范围内政策机制建设的全覆盖。
作为涉及千家万户的“工程”、“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被视为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升级版的重要抓手。然而,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之后的长效管理和后期运行,让畅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最后一公里”成了难题。湖州市从责任体系、管理模式、保障机制三方面入手,构建长效运维管理机制。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共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终端6193套,移交5673套,移交率91.6%,运维移交率居全省第一。
走进今年7月份试运行的全省首个市级农村污水运维平台,记者看到污水处理终端图像清晰地呈现在大屏幕上,通过远程在线管理,实时掌控、动态更新设施的运行状况和水质监测等数据,实现远程和实地巡查双向匹配。在此之前,湖州市已建立智能化平台6个,对处理终端进行全时段督查。
与此同时,明确主体抓落实,以“县为责任主体、县建设局为管理主体、乡镇(街道、园区)为实施主体、各行政村为落实主体、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运维管理体系为抓手,以项目形式细化落实运维管理任务,确点到村、具体到人、动员到位。长兴县发动全县53个村185名村民监督管理,确保高效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