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丽水

丽水南城规划图丽水经济开发区(南城新区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12-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经济发展与同步的南城,努力打造城市生态示范区,实现了发展与生态的双赢。2007年,开发区被中国塑协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合成革循环经济先进示范”称号,并被列为全省20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全省11个生态化示范园区。去年年底,于2008年被省列入“811”污染整治新三年行动计划省级重点督办问题的南城革基布合成革行业污染整治问题顺利“摘帽”。

高新产业集聚区:

“四个双”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化”融合、存量资产与增量资源的“双量”倍增、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双向”拓展、与企业的“双方”互动。

——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的要求为目标,努力培育“五个一批”,大力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加快丽水经济开发区生态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电气汽配制造业、机械金属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高新技术业和传统制造业五大;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内生发展,以品牌创立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整合、提升、优化开发区现有产业,同时重点建设“六个市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目前,南城的水阁商贸中心、物流中心两大功能区正逐步建成,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移动、电信等金融、通信行业均在开发区设立全功能的分支机构,物流、金融、商贸、信息、会展、咨询、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一个丽水市商贸副中心、物流主枢纽的轮廓正日益清晰。

“十二五”期间,开发区将紧紧围绕“产业集聚区、城市功能区、生态示范区、体制创新区”的“四区并举”战略目标,进一步推进“四个化”,实现“四个双”,彰显“四个力”。

“小、大园区,小机构、大服务”。南城新区按“经济管理职能到位、城市管理职能强化、社会管理职能理顺、人事管理职能搞活”原则,创新管理体制,建成了精简高效的体制构架,实现了对入园企业、区内项目的高效优质服务。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长期“内功”的南城逐渐成为“长三角”知名的高新工业产业集聚园地。

今年7月13日,南城城市建设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南城公园、上尚广场、文体中心三大功能性项目集体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不仅为群众提供文化、休闲、娱乐、体育的场所,促进金融、流通、商贸和房地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还将带动周边区块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南城竞争力和吸引力。

——大力推进城市功能区建设。以城市新区建设为旨,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功能配套,提高管理水平,促进要素集聚,基本建成一个以产业为基础,具有一定容纳能力,功能设施较为齐全的现代化工业新城。

“园区”变“城区”

同时,南城已建成水阁小学并投入使用,正在着力建设水阁中学,规划公办幼儿园,改建富岭学校。

“体制不顺,工作停顿;体制不清,事业难兴”。南城是体制创新区,南城发展最大的优势在于体制,最大的动力也在于体制。南城跨越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建立比县区更灵活、比部门更综合,优于县区、好于部门的体制模式。

今天,南城巨轮正紧紧握住“23525”新五年行动发展宏图,沿着一道又好又快发展的美丽弧线前行,驶上了转型升级的快车道。

“四区”并举推动南城新跨越

如果说以前南城是在传统产业的集聚中觅得财富突破,那么今年南城这个“丽水浦东”已成为广大企业家的投资热土和创业宝地,众多优质企业纷至沓来、争相入园,书写出工业发展的新跨越、新气象,为丽水加快发展创造了新潜力、新希望、新优势。

既是工业城,亦是宜居地。置身南城水阁区块举目四望,高耸的商业住宅,发达的网体系,配套的学校,菜场,医院……南城新区散发着城市新气息。

丽水经济开发区是丽水实施“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和“一江双城”发展部署的重要载体。对于开发区,我们一直在讲一句话:没有发展对不起时代,没有环保对不起后代。这就是开发区近几年一直在走的新型工业化道: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也是开发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之。

10年前,丽水撤地设市,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崭新篇章。丽水经济开发区(南城新区)作为市委、市“最大的惠民工程、最大的发展计划、最大的基础设施、最大的借力平台”,经过十年发展,已成为丽水工业强市的主要阵地。

工业腾飞新平台

此次集中到南城投资的企业涉及电气设备、汽车及摩托车配件、阀门制造等产业,单个企业建成后产出均可超亿元。首批入园企业中,浙江华统电源、天瑞电源、一诺电源以生产绿色蓄电池的新能源企业成为招商亮点,3家企业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4亿元。第二批签约入园企业中,不仅有中国上民电气、中国成和变压器、中国良工阀门、中国电建阀门等冠以“中国”名称的大型企业,还有浙江米其林轮胎、力王轮胎等知名企业,更吸引了上海3家高科技企业和1家湖南铝业公司远道而来。

南城在工业经济跨越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是对自然的尊重,对传统工业的反思和超越,对新型工业化道的实践。

“四个化”是指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高新产业集聚化、集聚产业生态化。

今年6月4日,南城东扩首期区块首批40家企业集中开工、第二批60个项目集中签约。首批落户丽水南城动工40家企业总投资40多亿元。而第二批集中签约的60个项目投资额更是高达70亿元。

“四个力”指的是产业核心支撑力、城市功能承载力、生态示范竞争力、体制创新吸引力。

如今,南城的众多合成革企业主动转型升级,以水性聚氨酯替代油性聚氨酯进行生产,制革原材料无毒无害,生产加工过程清洁环保,制革品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南城合成革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绿色环保的好产业。

丽水经济开发区(南城新区)

“好、好政策、好服务,成就好企业”是南城人的追求,“新南城、新优势、新跨越,铸就新辉煌”是南城人的目标,“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好”是南城人的承诺。南城人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就怕做不好的忧虑感和就想做得最好的荣誉感,科学决策合理干、上下齐心合力干、不计得失廉洁干、各方兼顾和谐干,合力谱写南城跨越发展辉煌篇章!

南城在描绘体制创新蓝图中,努力构建“多功能叠加”,高层次、高授权、高度的体制模式,逐步争取到较为完善的体制格局。目前,开发区代管水阁、富岭两个街道,增挂南城新区管委会和省级投资区牌子,下属经发、社发、、财政、建规、国土、执法、招商、安监、国税、工商、林业、卫生、环保、质监、司法、水利、电力、、消防、法庭、邮政等20多个职能局室和派设单位,正在推进检察等机构的设立审批,基本形成“区域管理、综合开发、运行、自成体系”的快速运转体制构架,完全具备了对入园企业、区内项目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能力。

合成革企业在作出重要经济贡献的同时,造成的局部污染的问题不容忽视,南城一直十分重视产业的生态化。近年来,南城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行业发展腾出空间,通过选商引资,建设合成革固废处置中心、热电厂和园区污水处理厂。目前,合成革固废处置中心、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运行。

设立于1993年的丽水经济开发区,2003年,规划面积为5.65平方公里,入园投产企业30家,工业总产值1.88亿元,区域工业税收57万元,人口1万多人。

经济发展与环保并驾齐驱

经过几轮提升,丽水经济开发区(南城新区)正向高档次新工业产业集聚区迈进,各项指标快速攀升:城市规划面积达到54平方公里,落户企业400多家,年工业生产总值200亿元,区域税收4亿元,人口10万人。

雄风今乍起,英姿自成歌。如今,站在新起点上的南城紧握发展新机遇,按照“产业集聚区、城市功能区、生态示范区、体制创新区”的“四区并举”定位,高标准高规格规划开发发展,进一步发展优势、优化发展径、挖掘发展潜力、拓宽发展视野、削除发展阻力、创新发展载体、扩大发展,发展速度更快、质量更佳。

同时,开发区始终“发展第一、服务第一、效率第一”,提出“最穷不能穷发展、最苦不能苦企业”,“企业有需求、我们有服务”,真正把服务企业体现在上、落实在行动上,敢于叫响“企业就是座上宾,在丽水经济开发区没有企业家办不成的事”这个口号。目前开发区已成立了行政审批办事中心,全面推行投资项目的行政事业审批“快速通”和“零收费”,并为企业开展全程审批一站式代办服务,实现“开发区的事在开发区办、开发区的项目在开发区批”。

“没有发展对不起时代,没有环保对不起后代。”如今,在南城,以生态为的工业,绿意盎然,经济发展与并驾齐驱。南城既要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

“四区”并举,是实现南城新跨越的目标,也是南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农村建设同样如火如荼。南城新农村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自然结合,顺利推进农村“135”工程实施,以规划布局为龙头,增强了中心村的集聚辐射功能和服务带能;以强基础促和谐为根本,扎实推进后进村整顿工作;以村级生态经济、生态、生态文化、生态班子建设为核心,改善了广大农民群产生活条件。

“十二五”期间,开发区将紧紧围绕“23525”五年行动纲领,争取在5年时间内实现空间拓展2万亩,引进企业300家,形成产能500亿元;以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8%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的高速度,争取实现到2020年丽水经济开发区建成面积达60平方公里,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成为丽水市重要经济支撑点、浙西南地区重要经济体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远景目标。

体制创新区: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城市功能区:

热烈庆祝丽水撤地设市10周年

随着今年一批大规模、高档次、无污染的高新产业“缘定”南城,南城产业链完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初现端倪,这批无污染、高产出的高新企业将成为南城乃至全市最靓丽、最具生机的经济体。

由“建园区”向“建城区”转变,按照“工业商业并举、生产生活同步”的思,南城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中,站在城市设计的高度,追求电、水、气、通讯、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一次性到位。

——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区建设。按照“经济管理职能到位、城市管理职能强化、社会管理职能理顺、人事管理职能搞活”的体制基调,突出南城新区区域性管理的体制地位。随着从建园区向建城区转变,按“理顺关系,明确责权,整合机构,归并职能,交叉兼职,一人多岗”的原则适时增设、理顺、调整、强化开发区(南城新区)的相关机构和职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组织构建,加快形成适市功能转变的,“比部门更综合、比县区更灵活”的,与当前发展特点、今后发展趋势更加适应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更加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更具竞争力的运行机制。

小大服务

按照“一江双城”的丽水城市框架,南城新区高起点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区综合配套能力,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投资逐步改善,人居质量年年提高,南城日益出她的魅力。

——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着力构建工业园区内部的生态系统,努力实现经济循环化、产业生态化、工业共生化、生产清洁化、资源再生化和废物减量化。

来自中国生态第一市的报告——

同时,南城还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新材料水性树脂的研发与应用,推广环保新技术,大力减排有机废气,拓展容量,并引进高科技企业,带动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发展生态产业。

“十二五”感言

今年,南城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总原则,以保生产、促增长、看效率、比贡献的思,鼓励企业生产电耗低、产出大、附加值高的产品;控制企业生产电耗高、产出少、附加值低的产品,探索节能新举措,促进产业转型升级。7月,南城对区内10家重点能耗企业实施了有序用电措施。“节能降耗,从我做起”在南城蔚然成风。

一直以来,丽水市委、市高度重视南城的体制机制建设。按照九个县(市、区)加南城新区“9+1”模式、“准+准企业”、“小、大园区,小机构、大服务”定位和“经济管理职能到位、城市管理职能强化、社会管理职能理顺、人事管理职能搞活”原则,自2007年以来,连续三年先后三次出台三个文件,不断完善开发区体制,加强新区职能。

转型升级谋新篇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安全、便捷的公共交通是南城城市化的一个标志。公交网已基本覆盖南城建成区,并且从时间安排上兼顾早中晚,满足南城运输需要。新老城区居民出行更加方便,两个城区自然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作为丽水加快发展的主平台、主载体、主阵地,南城经过几轮提升,建成投产的企业已有300多家,初步形成了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产业集聚。其中,南城支柱产业——合成革企业发展到43家,2009年产值60多亿元,整个产业链的产值近100亿元,约占南城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二。

管委会主任吴善印

体制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今年9月,丽水市委、市先后到南城开展进一步完善体制建设专题调研,拉开了新一轮体制完善的序幕,开发区(新区)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工作必将在前几年所取得的基础上,不断持续地向纵深推进。

丽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

纵观今年集中到南城投资的企业,均属于大规模、高档次、无污染的高新产业。这标志着丽水南城正成为“长三角”企业尤其是温商、沪商转型升级的载体,成为“长三角”高科技产业的园区。

生态示范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