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纳新:借助平台和影响力 邀请海归到宁波创业
●人物简历
放弃当科学家转做企业
姚纳新的经历富有传奇色彩,让人感觉有一股子劲头。
1988年,姚纳新以慈溪市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北京大学生物系学习。1995年,在北京大学毕业三年后,姚纳新拿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全额奖学金,赴美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但在拿到硕士学位后不久,姚纳新却放弃了继续攻博的打算,来到硅谷一家生物工程公司担任基因测序部门经理。
“到美国后,渐渐发现自己的志趣不是当科学家,而是做企业。”姚纳新说,“有一天我突然觉得我的性格不适合做科学研究,没有激情你无法成为一个一流的科学家。既然不能成为一流的科学家,那我就应该去做我最喜欢做的事———做企业。”
2001年,在硅谷积累了几年经验之后,姚纳新来到了斯坦福大学学习工商管理(MBA),为日后的创业打下基础。也就是在那一年,姚纳新结识了浙江同乡、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博士王健,双方交流后决定合作创业。随后他找到同为斯坦福大学校友的宁波老乡朱敏邀请他投资入股。朱敏答应为其一次性提供6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2002年姚纳新与王健一起回国创办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环境与安全检测分析设备的研发生产,姚纳新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2011年4月聚光科技在创业板上市。
创业成功后,姚纳新创办了杭州市海归创业促进会,并担任会长,开始进入一个新的角色———海归创业投资人。
现在,姚纳新广为人知的一面是聚光科技CEO,而另一面是天使投资人,海邦人才基金的创始人,帮助更多的海归创业。
●人物故事
创业前三年零工资
“忍得住寂寞,熬得了寒冬”或许是创业者们必备的素质。而姚纳新的创业史,正是这种素质的实践。
2002年,“海归”姚纳新来到杭州开始白手起家,打造聚光科技。尽管如今的聚光科技被业界称为“海归”创业成功典范,但姚纳新坦言,创业之初,有许多咬着牙坚持的时刻。
“当初我们的项目很多投资人看不懂,找银行贷款又被拒之门外,整个公司只是靠最初的天使资金支撑,我和另一创始人王健三年没拿过一分钱工资。最艰难的时候,我需要跟朋友借钱来发工资。整整两年时间,一直在做产品的研发。”尽管时过境迁,但姚纳新对于创业的艰难仍无法忘怀,“我们那时候只能用自己的最新产品,跟钢铁厂、跟合资企业去谈合作,请他们先试用,甚至不收取费用。”
坚持,最终带来了成功。姚纳新和他的伙伴专注于环保和安全监测领域,由于其技术过硬,产品性能突出,越来越受到国内客户的肯定。聚光科技也由此越来越夺目———紫外气体分析仪表全球出货量第一,激光气体分析仪表全球出货量第一,烟气监测在线分析仪器国内出货量第一,冶金气体分析行业国内第一……现在聚光科技占据了国内高端分析仪器仪表行业的头把交椅。姚纳新预计,“十二五”期间将实现年销售额30亿元。
“现在全国4根烟囱中,就有1根使用了聚光的检测产品。最近国内的上海福喜使用过期食品的事件,通过我们的分析仪器,也可以很快检测出问题来。我们也在打算进军这个领域。”姚纳新说。
在姚纳新的目标中,聚光科技要成为“中国的西门子”。姚纳新表示,“西门子公司有160多年的历史,在多个领域都是细分行业的冠军。我希望聚光科技也能够像西门子那样,长期稳定的发展并在智慧环保、监测、预警、治理、环境治理规划等领域都能成为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