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舟山

即将陨落的一颗星——舟山新闻(唱蓬蓬!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1-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950年后,李后友唱的新戏是按照组织要求学的长篇,例如《烈火金刚》《儿女风尘记》《白毛女》

亲,如果你对“唱蓬蓬”有兴趣,想学习传承这门独特的海岛民间艺术,请联系我们!

对于传承,李后友的师弟李阿多很希望唱新闻能传承下去,在王冰老师采访他的时候,他就提过这个要求,希望能带一个传人,但是一直未能如愿以偿。

原标题:即将陨落的一颗星——舟山新闻(唱蓬蓬)

除了“唱门头”,还有“唱船头”,到停靠的渔船上或者客轮上卖唱。在当时文化生活匮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很受欢迎的。李后友在“唱船头”的时候,碰到奉化地区张大捕的渔民,在渔汛期间听听不过瘾,而渔船又要按期返回,就索性把李后友带到奉化,在那里的县城、各大队里演出了个把月。

舟山的唱新闻,演唱形式分为“单口”(自唱自伴奏)与“双口”(一唱一伴奏兼帮腔)两种,伴奏乐器有花鼓筒、小锣、小竹板;以本地方言演唱,唱腔与方言紧密结合,基本曲调有“长韵”“短韵”“哭调”“擂落调”等,故唱腔发挥,以悲凉凄婉引起听众。

顾德懿唱过的“新闻”有20多部,小调很多,有时候自编的也有。王冰告诉记者,小调是指民间歌谣小调,或者是指用小调来唱小段的社会新闻,一般叫开场书,而并非长篇的大书目(也称“当家书”)。

他告诉记者,曾从事“唱蓬蓬”演出的艺人中,2009年以来已有好几位传人过世:金塘、衢山各两位,剩下的也年事已高。

王冰走访了当时尚在的8位舟山瞽艺人,大部分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结束了这种传统方式的演出,有些则更早。

希望:“唱蓬蓬”将来还能听到吗?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复兴”时段结束之后,这种民间文艺形式就被急速转型的社会所甩脱,退出了大众的文化生活,那些走街串巷的艺人们也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在落寞中老去。

唱新闻是舟山民间曲艺的主要曲种之一,起始为民间盲人一种乞讨的行为方式流动于各地街巷民居、码头船只之间,故又称“唱蓬蓬”“唱悲伤”。同时,又有各种别名:因艺人所在区域的不同,被分别称为“金塘新闻”“岱山新闻”“嵊泗新闻”;因艺人演唱地点的不同,又被称为“唱门头”“唱火轮”;因其有乞讨的性质,而被称为“讨饭腔”。

按规矩本来要跟学三年的,但是李后友一年零两个月就出师了,他说是因为曲艺队解散所以只学了这些日子,而从师弟李阿多口中所听到的,是因为师兄记性好,几本书目很快学会了,所以很快就满师了。

那时,除了1958年吃“包饭制”(短暂的大食堂时期,人们吃饭不要钱)时期之外,李后友基本没吃过饱饭。后来有一两年时间,不得不讨饭,就是“唱门头”。

李后友唱新闻的曲目,一般由传统曲目和1950年后的新曲目组成,而长篇传统曲目由传授或满师后自学,例如《赖婚记》《小倭袍》《十把穿金扇》

为了使这项民间艺术不失传,2009年时,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将其列为当年抢救性调查工程中的第一项,于是王冰踏上了寻访舟山瞽艺人之,希望可以保留下来,即使是一些文字、音像资料也好。

王冰的调查非常详尽,他通过调查采访了当时的“唱蓬蓬”八位传人,其中三名按要求进行了演出,了音频和视频资料,这些资料在今天看来极其珍贵。

“天上星多月不明,朝廷官多出,地上人多出新闻,新闻出在哪一村?听我慢慢道分明。”这是流传于舟山海岛“唱新闻”的开场唱词。

“唱蓬蓬”在岱山的传人李后友

什么是唱新闻?指乐师借助伴奏,将新闻和评论说唱给众人听,并获取一定的报酬,主要分布在舟山群岛地区。定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科长王冰补充说,其实舟山的瞽艺人除了在舟山地区“唱新闻”,还有的去宁波、上海卖艺,最远甚至到武汉、汉口一带。

“唱蓬蓬”濒临失传

“舟山新闻”这一种盲人说唱的民间曲艺形式,在清嘉庆年间(1800年左右),就已经有民间艺人江阿桂、王来法卖唱于舟山城乡各地,至1993年,74岁的王小宝为第六代传人,据其师徒传承关系推算,在舟山已经有200余年历史。

顾德懿是“唱蓬蓬”在金塘的第六代传人,之所以提到他,是因为他曾是舟山曲艺协会委员,2012年被命名为定海区《舟山新闻(唱蓬蓬)》代表传承人,2014年被命名为舟山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并在同年参加了定海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定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的第四批“名师带徒”活动,收徒。

我们,甚至我们的下一代还听得到“唱蓬蓬”吗?答案是未知的,王冰说,我们只能借助的力量呼吁,希望有对“唱蓬蓬”感兴趣的传承人,将这项艺术传承下去。

李后友师从朱根棠,还有一个师弟,李阿多。

除了唱传统曲目和自编的社会新闻外,顾德懿还学过新戏,像《烈火金刚》。那是大概在1963年或1964年的时候,当时唱旧戏受到,培训班学的宣传段子又不够唱,所以,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唱蓬蓬”在金塘的第六代传人顾德懿

“唱蓬蓬”历史悠久

1950年后,为区别于的新闻说唱,统称为“舟山新闻”。

还有一类是民间小调,是正式长篇书开场之前招徕听众的,例如《姚李芸》《夏姐看戏》《蟑螂娶妻》这类民间小调,很多都是滑稽诙谐的内容,短小精悍,以便吸引听众。

另外一部分就是1950年后按照组织要求学的宣传节目,例如《三面红旗》《总线》《人们》

顾德懿唱过的新闻有很多,《邬玉林》《陆瑞麟》《唐再庆打卦》《串珠花》《公孙会》《双玉燕》《双兰英》《四香缘》《玉扇坠》等。其中《金脸图》这部书,是他认为比较好的,唱得也最多,可以唱8夜,跟一般的“新闻”比起来算是比较长的。

2006年的夏天,顾德懿在离他家不远的忠明(谐音)家里接连演出了两个月,王冰告诉记者,据他所知,那次演出也是到目前为止,舟山“唱新闻”按传统方式演出的最后一场。

2000年后,该项民间曲艺已无人从事表演,曾经的老艺人日渐稀少,且都年事已高,身体不佳,致使濒临失传。

演唱内容为各种传统故事和各地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流传区域遍布全市各地。传统书目有《钉鞋记》《叶香盗印》《白蛇传》《黑袍》《红罗宝卷》等一百余部。2009年,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