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温州

2016年温州工业经济发展回眸 强劲动能调结构促转型温州经济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2-0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来源:温州新闻客户端

对接引进中电、百威、明泰等10亿元以上的战略新兴项目5个,重大信息经济项目8个,数量为历年之最,有效地推进中科光电、马太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去年举办中国鞋服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大会,瑞安获得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称号,新增19家省、国家级示范试点企业,瑞明、报喜鸟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3家企业列入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围绕电子信息制造等五大领域,培育10个重点平台和50家重点企业,龙湾被评为省级信息经济示范区;龙湾、乐清被评为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创业和特色。全市信息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

面对不断高涨的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压力,市经信委精准发力,制定出台企业减负若干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开展温州日报专栏、微信号百问百答等系列宣传,去年累计为企业减负约232亿元(含出口退税)。与此同时,市经信委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和服务券发放,按照高成长企业每家5万元、新上规企业每家3000元的标准,全年服务券惠及企业600家。

制定实施“五帮五助”助企服务月活动方案,由市领导挂钩联系超10亿元企业,各县(市、区)挂钩联系10亿以下领军企业,合计走访企业331次,解决问题618个,化解率达到96%。出台产融合作行动方案、两型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工作方案,组织召开全市产融合作对接会,6家银行向“两型”企业授信421亿元,30多家国内知名投资现场与企业对接。

以推进“三大转型”、打造“三个城市”为目标,以补短板、增优势为方向,制定出台领军和高成长型企业培育、市区企业搬迁、信息经济发展、智能制造、淘汰落后产能等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和2016年实施方案,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成效。

小微园建设提速提质。举办“首届温州市小微园推介会暨企业搬迁对接会”,共有6000多家企业参与,促成200多家企业与小微园达成初步意向。全市小微园竣工面积550万平方米,新增产值203亿元。

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我市制定了《工业强市建设“十三五”规划》、《信息经济“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温州行动纲要》,为今后一段时间温州工业和信息化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李中徐瑞隆

去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呈现“稳中趋好”的态势,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149.76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高出全省1.7个百分点,稳居全省前三位。全市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2%、工业用电增长8.6%,分别高出全省4.1和3.8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工业投资959亿元,增速高出全省4.2个百分点,总量超过杭州跃居全省第4位。企业小升规、小微园竣工面积(标准厂房)、低小散整治、电信业务总量增速和软件服务业等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福达合金入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近4年来我市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温州丰迪接插件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入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业新产品网上备案数和鉴定数均居全省第2位。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加强浙江创意园和乐清工业设计建设,合兴集团等2家企业入选省级企业设计院。推进整合重组,华峰、瑞立等一批龙头企业成功收购班特化工、亚新科美联制动等。

“机器换人”扎实推进。培育20家工程服务公司,推广应用1010台工业机器人,召开全省汽摩配“机器换人”现场会,瓯海眼镜、龙湾制笔入选今年省级“机器换人”分行业试点,累计达到6个,占全省1/5,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76.8%,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制定市区企业搬迁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组织鹿城和瑞安、龙湾和苍南、瓯海和平阳等地举办5场企业搬迁转移对接会。全市启动搬迁工业区块27个,完成搬迁企业1459家;市域内跨行政区域转移企业109家。

全市上下紧紧抓住领军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这一“关键少数”,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全市101家领军企业和217家高成长型企业销售产值分别增长9%和24%。红蜻蜓、瑞立、瑞明和天正等4家企业入围省第三批“三名”培育试点,入选企业数量为历年最多,居全省第2位;评选培育375家县级“三名”试点企业。全年“小升规”达到465家,新增27家省级“小升规”创业之星,并获得小升规培育监测工作考核优秀单位称号。

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和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建设为重点,推进市与三大运营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智慧旅游国家试点项目竣工验收,智慧健康、智慧交通列入省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全年新建、免费WIFI网络接入设备3000多个,无线网络接入设备规模总数达到19000多个,位居全省前三。

全市上下全力打好“四无”整治攻坚战。制定行动方案,明确整治标准,深入开展排查,建立整治台账和信息管理平台,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和明察暗访。全市累计排查发现“四无”生产经营单位16万家,整治10.5万家,关停4.1万家。我市“四无”生产经营单位整治工作在全省作为典型经验进行推广。

推进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节能降耗”,顺利完成年度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启动全市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和分类排序,实现亩均税费等4项基本指标全覆盖。全市共处置“僵尸企业”91家,在全省“僵尸企业”工作考核中居第2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