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懈的追梦人”王一鸣:用梦想追风逐日
人物简历
王一鸣,1981年出生,爱丁堡大学硕士、布里斯托大学博士。2005年在象山创立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011年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参与小型风力发电设备国际标准IEC61400-2制定。
成立不到10年的公司,年产值过亿元,在风电新能源领域创造30多项专利,国际分布式风电领域知名企业。
32岁的年轻创业者,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务院特聘专家、浙江省“新世纪151工程第一层面”人才、小型风电设备国际标准制定者之一。
尽管第一眼看上去,挂着羞涩笑容的王一鸣更像一位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但交谈中,思维敏捷、语速很快的王一鸣,几乎能让人感受到他内心喷薄而出的梦想和创业激情。
年轻的创业者
1998年,王一鸣考入上海交大,其后又前往英国爱丁堡和布里斯托大学深造。从小生长在宁波,觉得自己身上流着宁波人渴盼创业的血液,又渴望将自己学到的技术转化成生产力。23岁那年,王一鸣从奖学金里拿出部分资金,和几个同学在寝室内创办了CUK公司,从事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品的前期开发工作。
2005年9月,公司的产品即将产业化的时候,王一鸣带着亲自研制的新能源项目回到象山,创立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与很多创业者一样,王一鸣在商海中小心翼翼摸着石头过河,从研发到技术,再从销售到管理,哪里人员不到位,他就冲到哪。
2006年初,第一批价值30多万元的产品顺利生产出来,王一鸣一路漂洋过海亲自去英国送货。所有的货物由王一鸣和他的同学亲自装卸,“大家兴奋地连续算了十几遍,利润甚至精确到了个位数”。
第一笔订单不仅给王一鸣带来了近十万元的利润,也让锦浪公司的产品正式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随后,订单接踵而至,锦浪公司开始一路高歌猛进。
不懈的追梦人
起步之初,王一鸣就把科技和人才放在了公司最重要的位置,“没有土地、没有设备,可以外协、外购,但是没有人才,人家绝对不会给你外协!”刚刚站稳脚跟的锦浪公司,每年第一个计划和预算就是要花多少钱去招募人才,没有花掉预算说明公司人才采购部工作没完成。王一鸣说,“我们从来不指望招来一个人才,企业就马上有所变化;也从来不认为每个招来的科技人才、投入的科技项目都能成功。但是,没有今年的投入,就没有明年的收获。”
不断地创新、研发,让“锦浪”在曾经一片空白的新兴能源领域,做出了全新的探索:世界上第一个把40个可编程功率曲线点应用到风力并网逆变器产品,世界上第一台通过英国风机MCS认证和美国SWCC认证的10千瓦功率等级风电机组,第一台实现各个国家上网标准参数和风电太阳能应用软件切换的并网逆变器……
七八年间,王一鸣带领团队创造了三十余项专利,公司产品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也正是这些首创技术,使锦浪公司成了行业中的技术先驱,成为国际分布式风电领域最为知名的企业之一,在多个领域保持着全球或全国第一。公司批量生产的产品几乎全部外销,产品打入了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产品销售额也连年翻番,短短几年年产值已从刚刚创业时的百万元级增加到如今的亿元级。宁波日报 记者 周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