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城隍庙将迎来一次大修 千年老庙将重现1844年时原貌
城隍庙局部老照片
老庙屡被大火所毁
民间筹资助其修复
这座老百姓用来祈福的古庙,其实命运异常坎坷。由于香火太旺,古庙屡建屡毁。
文献记录中最大的一次火灾是明洪武四年(1371)春正月,一场大火把位于“治西南”,就是现在呼童街口的城隍庙烧毁殆尽,郡守张琪只好“以郡治南握兰坊故元帝师殿为庙以祀神。”从此城隍神就搬到今天的位置,屈居在帝师殿这“二手房”里。
但此后,火灾屡有发生。清雍正十年,孙诏所撰的《重修宁郡城隍庙碑记》中对此有较详尽的记叙,较大的火灾有清康熙时的癸酉(1693)和庚寅(1710)两次,灾后的城隍庙“虽历经補葺,而因陋就简,弗甚庄严。”
被毁后,雍正四年到十年(1726—1732),城隍庙一直在修。雍正五年(1727)时刚到位的知府孙诏按例到城隍庙斋宿,碰到诸生朱世煃等正在为重修城隍庙募款筹资,马上捐出自己的俸禄,因有知府榜样的影响,使其后任也踊跃相助。
这一次修葺历时六年,而真正确定整座建筑的规格和形制,奠定了城隍庙在宁波历史古建筑中的地位的,还是雍正十年的大修,增建后殿和卷棚,使原来五间九檩重簷硬山顶的正殿之前多了面阔三间的卷棚,使长方形的大殿变成了凸字形,使原来单一的硬山顶成了美丽的“勾连搭”。
林宇镇说,虽然在光绪九年(1883)五月初一又被大火所毁,但宁波府城隍庙的恢宏格局、巨大规模就在这次大修时被奠定下来,成了之后修复的依据和模本。
而城隍庙最近的一次大修,是在1983年。当时一个日本民间代表团访问宁波,团长是一位建筑学家,在看了宁波城隍庙现状后,向政府进言,认为宁波城隍庙是宁波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建议给予妥善保护。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并作出搬迁工厂、修复城隍庙的决定。
林宇镇说,当时城隍庙的修复,有三家单位都想做。宁波市教育局希望参照杭州西湖边昭庆寺的例子,把老庙修成宁波的少年宫;而市总会则希望把城隍庙建成老年活动室。但因为囊中羞涩,这个机会最终有幸落在了当时急于寻找经营场所以解决待业青年就业的镇明区劳动服务公司。
宁波市政府以长期租赁使用的形式把郡庙的修复、使用权交给了劳服公司。最终历时一年,费工二万六千工,共耗资五十五万元,工程才顺利完成。城隍庙老庙新颜,容光焕发,迎来了城隍庙商场的盛大开业。
1984年,元旦开业的城隍庙商场一跃成为当时省内最大的综合性商场,郡庙又重现了六百年前“郡庙前街”的辉煌,成为新时期宁波商业繁荣的象征和宁波城市的一座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