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 引领城市蝶变
轨道交通1号线示意图
市民在地铁站乘车
地铁在高架段行驶
阿拉好菜场开在福明站 (李超 摄)
地铁改变城市格局
“我开始练习从一个陌生的小站出发,前往另一个陌生的小站,如果所有地下铁都连成一个世界,是不是可以带我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这是台湾著名绘本作家几米在漫画《地下铁》中对全新生活方式的畅想。
1号线来啦!随着地铁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居住、出行、娱乐、购物以及生活方式都将被改写。然而,被改变的不止于此。
按照宁波轨道交通的线网规划,到2016年,1号线全线、2号线一期将建成通车,贯穿东西和南北走向的“十”字型轨道交通骨架形成。紧接着,第二轮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接踵而至。3号线、2号线二期、4号线、5号线一期……2020年,宁波将基本建成5条运营线路,总长173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格局基本形成。
地铁向下,城市向上。伴随着宁波地下四通八达一趟趟呼啸而过的列车,随之而来的是整个城市的一系列“蝶变”:网络化发展的城市格局、新商圈的诞生、城市经济的拉动……
·生活
道路“畅”起来
生活“慢”下来
“喂,走到哪儿了啊?”“今天周末,堵死了,估计还得40分钟!”“距离不是距离,时间才是距离。”……如今,“堵车”已成为都市生活的重要部分,几乎每个人出门前会给途中堵车所要消耗的时间作出一定的预留量。
而随着“1号线”的开通,“地铁时代”的来临,宁波人的城市生活无疑将踩着地铁的节奏前行。地铁将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让前行的道路通常起来,同时也让快节奏的生活慢下来。
工作日,上午9∶00坐在东部超甲级写字楼中工作,中午12∶00与同事在天一享受美食购物,下午5∶30乘坐地铁回到西郊家中……这些并不是空想,而是随着地铁开行即将上演的真实生活写照。
工作之余,品尝一口咖啡,放几段音乐,读几页哲理小说,每个周末睡到自然醒,这是东部新城白领段鑫这样的都市白领的理想生活。“地铁开通了,我就不用再考虑上班和回家之间路途的问题了,不用担心上下班高峰的堵车,生活可以更有情调。”
目前,宁波的机动车保有量在突破100万辆之后,仍以16%的年增长率增长,天一广场等中心商圈早已面临交通不畅等问题。而轨道交通在中心城区可达35公里/小时,在中心城区外最高能达到80公里/小时,比公交车平均18公里/小时的运行速度要高很多。
不仅如此,1号线设计最大运量可达到4万-5万人/小时,而且由于实行全隔离或大部分隔离措施,正点率高,发车间隔时间短,今后市民出行将比现在更为快捷、通畅,市民出行质量大大提升。
·城市格局
网络化发展
“多城记”上演
沪杭都市圈、京津都市圈……不少城市怀抱着“抱团成圈”的经济梦想。如果说城际高速公路、铁路让“抱团”成为可能,那么城市轻轨和城市地铁则把它们纳入同一时空、同一有机体内。随着1号线的开通,宁波城市的发展将打破简单的“摊大饼”格局,从“单中心”走向“多中心”。
地铁将改变宁波现有的城市开发和发展格局,加快郊区的发展速度,让宁波的发展跳出三江口,有利于宁波组团式、集群式城市发展,加强中心城区对非中心城区的辐射功能,加快市六区的融合,拓展宁波城市发展空间。
今天开通的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西连高桥镇,东连东环南路,贯穿海曙、三江口、江东区和东部新城。待2016年1号线二期开通后,北仑副城与老三区主城将有机地连为一体,与大宁波共融,乃至引发沿线各区块和老三区之间的“同区效应”。
不仅如此,《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显示,规划线网由6条线路组成,三主、三辅两个明显层次,形成“跨三江、连三片、沿三轴”的放射状轨道交通网络。同时,以线网骨干线路延伸,辐射范围覆盖余姚、慈溪地区及奉化组团的整个北部都市区。届时,人们可以去杭州上班,到宁波中心城区办事,回北仑居住……地铁来了,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城市功能的分工与合作,这一切变得迅速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