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修正液含有害化学物 实验证实其对人体有害
把小玻璃瓶倒扣,将修正液挤在小玻璃瓶瓶底
修正液遇火燃烧
测试甲醛含量
胶水甲醛测试
胶棒甲醛测试
网传部分文具“有毒”,记者通过实验证实,修正液含有害化学物,挥发性较强,胶水、固体胶棒均有甲醛挥发,对人体有害。
中小学生每天都要与学习文具打交道,文具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前几日网传部分文具“有毒”,像一些固体胶棒和胶水会有甲醛游离出来,一些不合格的涂改液靠近火就会点燃,许多家长对此十分关心。前日,记者就此做了实验。
实验用品:修正液、玻璃瓶、固体胶棒、胶水、密封玻璃罐、空气甲醛自测盒。
实验一:修正液遇火燃烧
实验过程
记者在大润发和安阳路上一家文具店里共购买4种修正液,其外包装上均注明了使用方法——使用前先摇匀,对准要修改的部位,保质期为2年。同时还有严禁火、请勿入口的注意事项。
记者首先将4种小玻璃瓶倒扣在凳子上,然后将4种修正液分别挤在4只小玻璃杯杯底,用打火机点燃后靠近4种修正液,看能否燃烧。
实验结果
当打火机的火苗刚刚靠近修正液,修正液立马燃烧起来并开始冒泡,玻璃表面串起火苗,有六七厘米高,并冒着黑烟,这让参与实验的人都吃了一惊。
4种修正液,剂量最少的燃烧时间最短,为50秒左右,剂量最多的持续了约2分40秒;伴随着燃烧,还有难闻的气味,类似塑料烧焦时的气味。4种修正液燃烧完后,杯子底部都留有一层灰白色物质,用手轻轻一碰就碎成了粉末。
记者随后又在一个干净的玻璃瓶底部挤上一点修正液,待修正液风干后,再用打火机点燃后靠近,然而反复试验,都无法点燃修正液。已经风干掉的修正液,遇火不会点燃了。
专家解读
记者随后采访了瑞安中学化学老师谢烛明。“这是因为涂改液的主要溶剂可以分为三大类:三氯乙烷、甲基环己烷、环己烷,这三种溶剂毒性危害的强弱和浓度成正比。”谢烛明说,“其中,甲基环己烷和环己烷与空气接触后,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或者爆炸的危险。环己烷燃烧后,还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所以会有一股难闻的气味。”
谢烛明还提醒,除此之外,修正液中还含有铅、苯、钡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如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长期使用将有可能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等并发症。如果不慎将涂改液弄到皮肤上,由于其成分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应尽快清洗。因为涂改液中含有合成树脂,具有一定的黏性,单独用水很难彻底清洗,可用浓度稍高的酒精清洗。
实验二:胶水、固体胶棒均有甲醛挥发
实验过程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把胶水盖子打开,倒出一半在小杯里,放进一个玻璃罐子,然后密封玻璃罐子,静置80分钟后,测试胶水挥发的甲醛含量。
11时20分左右,记者按照空气甲醛自测盒的使用说明检测玻璃罐中甲醛的含量。并将测试盒中的液体呈现的颜色与比色卡比对,相应的颜色对应相应的甲醛浓度。
随后,记者将购买的两种固体胶棒盖子打开,稍微将固体胶棒里的胶拧出来一些,放入玻璃罐中,并密封玻璃罐子,静置80分钟后,测试胶棒挥发的甲醛含量,并同样进行色阶比对。
实验结果
打开空气甲醛自测盒,通过与比色卡行对比,可以确定玻璃罐内的胶水挥发出来的甲醛,已经导致罐内空气浓度达到0.6mg/m3。而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规定,一般家居室内空气的甲醛浓度限值仅为0.1mg/m3。
而固体胶棒的空气甲醛浓度约为0.2mg/m3,比胶水的甲醛浓度要低,但也超出国家卫生标准。
原理
甲醛是一种良好的固定剂,有缩聚反应,能稳定胶水的性能。甲醛含量的多少会影响胶水粘度。2008年4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学生用品安全通用要求》明确规定,胶粘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应该小于等于1g,苯含量要小于等于0.2g,还严格规定了在胶水、固体胶等文具中,苯不能作为溶剂使用。
[相关链接]用这些文具要小心
除了上述的修正液、胶水和固体胶棒外,下面这些文具也可能含“毒”,各位同学们也要多注意。
蜡笔:有些色彩鲜艳的蜡笔可能含有大量的铅。被小孩子无意识地含咬、吮吸之后,会转移并沉积在体内,影响神经系统,使生长发育受限。
作业本:纸张异常洁白,可能添加了大量荧光增白剂,长期使用会影响学生视力。纸张白度超过85%,过白的纸张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带香味的文具:文具里的香味都来自香味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大都是人工合成,并非天然。劣质香料中往往含有过量的甲醛、苯等有毒物质和汞、铅等金属元素,香味越浓,含量就越高。儿童长期接触,特别是嗅闻、吮吸、啃咬等,可造成鼻、咽喉发炎,引发头痛、恶心、记忆力减退、多动症等问题。
签字笔:含有微量的铅、墨油、工业色素、硅胶油等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