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民俗特色还是提升品牌档次 传统会市如何升级
2015年第一天,瑞安陶山会市开锣。作为当地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这一活动将持续7天。在这期间,各类商品摊位布满街道,当地百姓走亲访友,堪称“小过年”。
陶山甘蔗、“10元3样”,会市上啥都卖
元旦当天,记者来到位于陶山镇花园底村的陶山会市的现场。还不到9时,道路两旁已经摆满了各式商品摊位,叫卖声此起彼伏,人流如织。
在会市入口处,陶山本土特产——陶山甘蔗的数个摊位一字排开。一位摊主说,每年的会市他都会来,因为这几天是人气最旺的时候,销量能比平常多两三倍。
不过会市上贩售商品真正的主角,却是各类五花八门的小商品。记者在陶山会市主要街道繁峰北街上走了几百米,就发现了好几个“10元3样”摊位,此外“童装全部25元”、“断码清货甩卖”、“全场1元起”等字眼随处可见,每走几步都能听到从不同摊位上的高音喇叭中传来的各种拼杀的促销口号。
美食也是会市上最聚人气的一部分。除了甘蔗、灯盏糕、糖人等本地风味美食,剩下的就属台式章鱼小丸子、长沙臭豆腐、重庆酸辣粉等各地小吃街的“熟客”。
“有吃的,还可以淘点便宜的东西,很热闹。”家住湖岭的周先生认为,会市有趣好玩,手上已经提了好几袋“战利品”。不过,也有一些市民坦言,如今逛会市和平时逛路边摊没有大的差别。
“历年来,陶山会市展出的都是以小商品为主,现在只有零星几个摊位还在卖农具。”负责承办此次会市的陶山镇花园底村党支部书记张庆标介绍说,今年陶山会市共租出去300多个摊位,分别在陶山花园底村和陶峰村举行,是近年来规模较大的一次。
政府主导、民间承办,让会市更有文化味
“陶山会市,有20多年的历史了。”来逛会市的60岁老人张士汉告诉记者,最初的会市都是民间自发形成的,是当地农资、农具交流的集会。每到会市这一天,当地的大街小巷就摆满各式各样的摊位,农耕用品、服装鞋帽、家具饰品等等,客人们也从四面八方赶来,赶一赶市集的热闹。
记者了解到,追究瑞安会市的来源,本是一场场乡村民间物资交流会,让商贸流通不发达地区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丰富的物资,同时还能传承地域文化特色。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早年以备耕采购为特色的“会市特供”产品开始没落,依托地域特色民俗文化而设的传统会市韵味渐淡。
事实上,各种平常难以买到的锄头、竹梯、磨刀棍、谷筛、竹椅、木耙等农具,耕牛买卖和后来出现的果苗、树苗等交易,才是传统会市的传统项目,而现在都成了“犄角旮旯”。有市民调侃,如今会市上,各色小商品是主角,外地小吃是配角,而传统手工艺则只是一两个镜头的“群众演员”。
“会市上卖什么是由市场来决定的,而政府则主要来引导,让会市更有文化味。”陶山镇文化站一工作人员说。在她看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网购平台的发展,传统会市作为商贸平台的功能已经日益弱化,但作为一个地域文化传承媒介,会市应该还能发挥一定作用。
记者在陶山会市上注意到,今年新加入的武术表演,就成为了群众喜爱的一个活动。来自市振兴武术俱乐部的60多名武术爱好者在会市现场搭台献艺,表演了青龙拳、八卦掌、南拳等多套拳法招式,台下的市民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商品同质化、垃圾多噪音高,会市之路需更多创新
在采访中,记者询问陶山会市与海安会市、马屿会市以及永嘉上塘、乐清白石等地方会市的区别,张庆标坦言“其实都差不多”。
常逛会市的朱女士说,瑞安的各个会市除了名字不一样,卖的商品、小吃都是大同小异,无非就是挂个民俗会市的招牌,已经成为各类低价小商品、过季积压货的集聚营,同质化现象严重,没什么地方特色,逛得不起劲。
商品缺乏地域文化特色,顾客不买账,而常年跑会市的摊主们也颇有微词。“天气不算冷,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了,一上午才卖了四五双鞋。”做棉鞋销售生意的摊主周彩珠说,她是专门跑会市的,温州瞿溪、上塘,塘下海安、马屿的会市都会去。相比这些会市,陶山这边的外地人相对少些,因此生意没有其他会市好,再加上摊位费只增不减,利润也相应降了不少。
记者了解到,会市上的摊位大多由摊主缴纳租用费,按摊位面积大小从1000元至3000元不等。不少摊主觉得,越来越贵的摊位费,让原本薄利多销的生意变得更难做,甚至萌生“退市”想法。还有摊主提出,会市主办方对摊主经营商品不做把关,一些以次充好、涉嫌假货的低俗低质商品也流入会市,破坏了整个市场秩序。
另外,随着会市产生的数吨垃圾和噪音污染,也让逛会市的人心生反感。“路上都是果皮、包装袋、废弃的餐盒,仿佛身处一个垃圾堆,走过去的心情也不好。”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都对会市道路上随处可见的垃圾和噪音表示不满。一位当地群众说,每年会市一开始他就会“逃”出家门外,省得被高分贝又持久的叫卖声打扰。
深挖民俗特色,还是提升品牌档次,传统会市如何升级?
社会快速发展,物资极大丰富,购物方式普及,让会市原本物资交流的本意不可避免地淡化,传统会市究竟是走是留?
记者在会市中走访发现,不少人还是有一种“会市情结”。今年70岁的陶山花园底村张福宣老人说,他已经连续8年来逛会市了。“马屿的会市老东西多,竹编竹筐这种老手艺都能见到,逛会市就想看这些。”记者了解到,会市在农村居民心中的地位依然存在,不敢怠慢,一些人仍会选择在会市期间摆酒设宴,招待亲朋,不是正月却胜似正月。
对于会市的去留问题,民俗专家们也进行过广泛的讨论与热议。“分散在温州各地的会市有160多个,而真正做优、做强的只有‘拦街福’。”有民俗专家认为,传统以物资交流功能为主的会市必定会经历成长的阵痛期。一些专家认为:“传统会市的转型发展必定需要一个支撑点,这个支撑点的背后应该是一种文化的信仰,这正是多数传统会市缺位所在。”
传统会市的路该怎么走?有民俗专家认为,传统会市的商业部分应该留给专业公司策划,治安归于政府管理,文化则交给民间智慧。“会市是对传统、礼俗的一种信仰崇拜、一种敬畏,这个不能丢,丢了会市就容易变味。”业内人士建议,传统会市应交由专业策划公司操作,让会市区域布置更加合理,让更多元化的优质商品进驻;其次,治安管理要交由政府,让当地政府对交通、电力供应、食品安全监管担当起相应职责;文化部分应将主导权交还给民间,因为没有一个机构能比当地民间更了解所在区域的民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