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泥水匠自学油画办“个展” 央视前来一探究竟
蘸着颜料的画笔,在画布上涂抹翻飞,绘成一幅幅颇有些风范的油画作品。家住苍南县龙港镇下埠村的王进存,靠着做泥水匠养活了家庭。但是,他心中一直存着儿时最初的梦想,用画笔展现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理解与感受。三年前,他开始自学油画,虽然只是借由新买的电脑看视频、听讲座,但他依旧凭着对梦想的执着和追求,终于自己摸索着入了门,还在附近的公园、广场里办起了“个人作品展”。很多人都称他为苍南“励志哥”。近日,央视新闻频道联系了他,准备在“任性”系列中讲述他的故事。
公园办“画展” 村名纷纷点赞
下埠村里有个小公园,是村民平时休闲锻炼的去处。公园空地上,时常摆着一排尺寸大小不一的油画作品。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略显简陋的画展,但大家总会围聚在画幅前面,欣赏评论。
近日,王进存带着自己还未完成的一幅临摹照片的油画来到公园。摆开画架和颜料,开始勾勒照片中日本女星深田恭子。聚在身边的村民看着他仔细地作画,并不时发出几句称赞。
仔细端详王进存的画作,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画都是临摹一些已有的画作或者照片,但是每一幅的色彩和外形都十分强烈鲜明,无法让人相信出自一个完全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50岁泥水匠之手。
“选择临摹这些内容,主要是因为自己的爱好,偶尔我也会画一些人像,比如周恩来、拿破仑等著名人物。”王进存说,因为自己绘画的技术实在还不成熟,目前掌握的也都是靠自己摸索出来的“野路子”。他指了指一幅温总理和地震灾区孩子的油画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喜欢这幅,主要因为我是做泥水工的,对于建筑物的结构比较清楚,对画里面废墟的处理比较拿手,我还给这幅画起了个名字叫《朋友别哭》。”
现在有不少人打电话发短信给王进存,询问他这个泥水匠怎么能够画出如此水平的油画。“我被问得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只能回答他们说都是自己的兴趣,因为热爱绘画,所以就认真去画。目前还没有接到有关订画、买画的电话。”
王进存说,前几天央视新闻频道的记者来采访他,让他非常意外,回答问题的时候都有点不知所措。“记者跟我说,他们准备把我的故事作为接下来一个有关‘任性’的系列报道的一部分,其实我也有点搞不懂为什么,不过还是觉得非常荣幸。”
没上过1天学 却画了32年画
今年刚满50岁的王进存出生在一个渔民家庭,排行老三。王进存妹妹王小连回忆,母亲是个老实人,没有什么手艺,只能帮别人做点零工。因为全家收入微薄,孩子们吃饭也是有一顿没一顿,更别提上学念书了。“几个兄弟姐妹里只有两个上了几年小学,我哥哥王进存没有机会念书,只能在家里帮着照顾弟妹。我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只剩下母亲照顾我们几个孩子。”
7岁那年,王进存右手不小心被拖拉机的皮带卷了进去。当时的医疗条件之下,为了保住生命,妈妈只能同意了医生的建议,于是,王进存失去了右手的大拇指。
后来,他家隔壁建了电影院,当时电影院用的是手绘的宣传海报,情绪低迷的他看到海报,就被丰富的色彩和图案吸引,也就在此时,他对绘画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绘画变成了他童年最好的伙伴,任何一张纸,周围的白墙,甚至是家门口的地上,都成了他的画布。20岁时,他还曾给电影院画过一年海报。
18岁的时候,王进存开始画素描,因为材料便宜,家里人只是颇有微词。这几年,他家的经济情况变得比较宽裕,买了电脑,他就开始画油画。材料和裱框的成本很高,每个月都得花上500多元,而且很多材料他还得专门去温州市区购买。
专业画家称还算不错
开始画油画后,王进存已经画了将近30幅作品,家中早已摆不下了,心中不悦的家人更是怨言不断。他一气之下就把画摆到了路上,希望大家能够支援他,没想到获得了一致好评。现在他已经成了下埠村的红人,周围人称赞他是民间草根艺术家,现在他的一部分作品已经被亲友挂在家中作装饰。
“他的油画作品在技法和审美方面可能还欠缺一些考虑,色彩还不成调,不过总体上已经算是不错了。”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蔡可群看完王进存的作品后表示,如果他想要今后能够走市场方向,接到油画订单,那可能得考虑多画一些风景、静物等题材,同时多观摩大师的作品以提高眼界,很欢迎他有机会能来美院与大家多多交流。
蔡可群还表示,其实目前温州民间绘画的风气很盛,一部分是曾经学过绘画但是走上了其他道路的人,在退休之后重新拿起了画笔,另一部分则是虽然没有学过美术,但是本着对绘画的热情而把绘画作为生活的一种调节。“民间的绘画爱好者并不一定会有什么美术基础,但是他们的自由和创新,常常会有出其不意的美感。这对于我们温州的艺术氛围,也是非常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