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金华

理财子公司“成长的烦恼” 净值型产品占比“浮夸风”悄然刮起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2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先的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灰色环节,产品募集资金和资产并非一一对应,而是通过滚动发行来进行期限错配。不停有新资金进入池子中,老的产品全部刚兑,掩盖了少数产品投资亏损的实质。

周炎炎

“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就是为了能多投非标资产和权益资产,如果都只做固定收益类产品,原本资金部就可以做的事情,何必要在表外募集资金去投?”

从今年5月建设银行旗下的建信理财首家开业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这个“新物种”已面世7个月。随着12月25日宁波银行理财子公司宁银理财开门迎客,城商行也正式加入到理财子公司的战场。

截至目前,理财子公司开业数量已达到10家。

不过,从这段时间“资管新规延期”传言风波来看,这7个月并不“风调雨顺”。此前的不良资产如何处置,如何增加权益类资产占比,如何杜绝“假净值”等,业内还在争论之中。

谁来填窟窿?

12月下旬,在一次理财子公司相关主题的会议中,一位原监管人士与理财子公司高管的对话中,有质疑业务转型进度和回表难度,也有对理财子公司产品类型过少、权益类占比偏低的担忧。

“回表难”是业界普遍提出的转型痛点。理财业务经过十余年的迅猛发展,监管套利行为或多或少地存在。随着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和子公司新规的落地,抑制影子银行发展,表外资产回表将对各项监管指标造成冲击,尤其是资本占用和流动性问题,银行风险资产增加,利润被消耗。

上述原监管人士指出,假使明年过渡期不延期,只能小部分资产回表。

原先的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灰色环节,产品募集资金和资产并非一一对应,而是通过滚动发行来进行期限错配。不停有新资金进入池子中,老的产品全部刚兑,掩盖了少数产品投资亏损的实质。那么,这部分亏损由谁承担?出现亏损的产品对应的投资者可能早已结清离场,让后来的投资者承担并不公平。而母行表内业务是否愿意全部负担这部分成本也存疑,甚至此前还有银行资管人士认为,可以由央行发行专项债承担这部分损失。

也有大行资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果评估下来是十几、二十几亿的窟窿,一年的中间业务收入还是能覆盖的,这也是2019年大部分银行中间收入下滑的原因。”

上述大行资管人士表示,虽然银行可以自己“填窟窿”,但其实技术上有问题,因为按照监管要求不能刚兑,最好的办法还是回表,但是之前产生的不良责任追究又成为新的问题。

在上述会议中,一位股份行理财子公司董事长表示,在成立理财子公司之前已经把跨越2020年过渡期之后的产品逐笔报给监管部门,预计未来会一行一策实施“延期”。很多银行负债端压降过慢,因为老产品刚兑成本高,新产品发行速度又不及预期,所以处在胶着状态。“我们现在有些表外资产质量甚至高于表内,再加上万亿的理财规模,逾期水平在可控范围内,表外自行消化不良难度不大。”

另一位股份行理财子公司高层说:“如果资管新规过渡期不延长,目前在考虑引入保险资管等长线资金机构。为了增强养老理财产品的吸引力,在期限设置上更为灵活,比如发行5年期产品,从第二年开始每年返还25%的本金,通过分期安排的产品设计,激发保险资管对中长期产品的需求。”

产品要偏普惠还是偏权益?

权益类资产配置过低,也是上述原监管人士关注的重点。他指出:“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就是为了能多投非标资产和权益资产,如果都只做固定收益类产品,原本资金部就可以做的事情,何必要在表外募集资金去投?我认为大部分理财子公司也没有打破刚兑,发行产品与之前的并没有什么实质差别,总体而言还是依赖母行的高信用,做一些低风险低回报的固收产品。”

在会上,一位有公募基金多年从业经验的大行资管人士表示,其实权益资产的风险并不一定高于固收,但根本原因是银行缺乏投研人员。“未来权益类肯定会越做越多,但不一定全部由理财子公司完成,多数还是依靠委外。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会从普惠的固收产品,朝着账户管理和财务管理变化。”

“改头换面需要重建一套体系,树立起投资文化和风控文化,大家在同一起跑线,谁的变化快,谁就能突破。”上述大行资管人士表示。

上述股份行理财子公司董事长认为,银行系权益产品空间并不小,其实理财子公司能连接委外机构,能对接客户,还是能找到合适的风险收益比,α和β投资策略的机会有很多。另外,“固收+”也不一定全是债券,其中也有低波动高分红的股票。

虽然理财子公司都宣称越来越看重权益类产品,但一位大行理财子公司高层对记者表示:“仍看不清楚银行理财子公司应该如何用自己的投研能力做股票,因此开业之初发展比较缓慢。”

另外,理财子公司的真假净值也存在争议。不少理财子公司新发产品的净值曲线异常平滑,似乎没有市场波动,就是按照摊余成本法计算的。

21世纪经济报道就此询问了一位接近监管人士,对方表示:“监管不是没注意到,而是银行还需要时间慢慢调整。”

有大行资管人士透露:“不少银行虽然宣传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突破20%,甚至50%,但各家银行对净值型产品的理解不同,有些银行存在私下交易资产的嫌疑,把高收益资产腾挪到出现亏损的资产中,以抹平两者之间的收益差距,变相实现‘刚兑’。”

“这种资产交易是不符合一对一的原则的,银行没必要为了展现自己的合规性和转型效率,夸大净值型产品占比,这个风气不好。”上述大行资管人士表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