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聚龙小镇”:“桃花源式”的生活营造
13年前,这里是“荒山野岭”,偏僻落后;13年后,这里“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换了天地。
一起出力清理湖里的淤泥、自家田里的收获大家共享、除夕夜镇里的居民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城市里逐渐淡薄的“邻里守望相助”却是这里的“民俗”。
这里有以国学教育为特色的多所学堂,还有配套600多亩的大型学校,从小学到中学,所有年段也都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
这里叫做“聚龙小镇”,它用短短13年的时间,尝试探索营造一个远离城市喧嚣、自然生态与传统文化兼具相融的“桃花源式”的美好家园,并将此样板进行文化提炼进行全国布局。
“聚龙小镇就是城里人田园牧歌的‘原乡’、邻里守望的‘家园’和传统复兴的‘乐土’”,聚龙小镇总经理郭振辉一言以蔽之。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力。独特的“聚龙小镇”如何炼成的呢?近日,记者来到聚龙小镇,一探究竟。
位于福建惠安县黄塘的聚龙小镇全貌。戴艺摄
田园牧歌的“原乡”
10多年前,聚龙小镇董事长郭添法回到家乡惠安县黄塘镇。响应当地政府的招商政策,根据规划需要,他与几位合伙人建设了泉州地区最早的台商创业基地。
郭振辉回忆,那时候的黄塘可谓是贫困交加,在惠安县里位于西部穷山僻壤,是不靠沿海的乡镇,土地贫瘠经济落后,本地生长树木没有任何经济价值,只能当柴烧。
家乡的落后面貌,让聚龙创始团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们迫切想为改变家乡努力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觉得,要从根本上改变落后局面,必须从改变观念开始。
“人的视野总是跟他所在的平台相称,看得远是因为站得高,要打破观念上的障碍,必须从改变营造外部环境开始”,郭添法们认为,“优质的环境必然能吸引优秀的人群以及人群承载的高层次文化”。
出于改造家乡环境的初衷,他们相中了台商创业基地附近的区域,郭振辉这样形容该区域:“就是一片荒凉地,山路崎岖,杂草蔓生,水库废弃,荒无人烟。”但这样的荒野地,却寄托着聚龙创始团队的“原乡情怀”,他们相信,每个人内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原乡记忆”,随着城乡变迁,人们远离故乡,安居四方,这种记忆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鲜明,人们对“原乡”的追求也愈发迫切和浓烈。因为它既是“原乡”,又是精神世界里的“世外桃源”。
“为城市居民建设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美好家园!”这个目标定位几乎同时引起了聚龙创始团队的共鸣,大家一拍即合,“聚龙小镇”的建造蓝图便在这一群聚龙人头脑里绘就。
在这张蓝图的指引下,聚龙小镇的建设者并没有先盖楼,而是先把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摆在了第一位。
2007年开始动工,足足用了一年多时间平整土地,修路造池。待到聚龙小镇的“雏形”初成:聚龙湖初现波光,山水之间,亭台楼阁,草坪绿地,交通阡陌。
2008年年底,聚龙小镇才启动盖楼计划,生态环境完善与楼房建造几乎同步进行。随着聚龙小镇几期计划的逐步落地,那个曾经的贫瘠之地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位于闹市城郊与乡镇之间的一处独特景观,一个“此心安处”的“清静之地”——郭添法等聚龙小镇创始人逐渐将记忆中的“原乡”从脑海里带入了现实。
邻里守望的“家园”
“除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必要的硬件外,要营造‘世外桃源’般的‘原乡’,在‘乡民’中注入‘原乡文化’更为关键”,郭振辉说道。
“什么是‘原乡文化’?”
经过了审慎的思考和周密的考察,聚龙创始团队最后的“统一意见”是:“原乡文化”的核心是“邻里文化”。
郭添法说道,几十年来“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让人流从乡村逐渐向城市聚集,城市的高楼大厦和高层住宅不仅对空间进行切分,而且潜移默化地阻挡了人们沟通的媒介。在某种程度上,以往在乡村里互相串门、吃百家饭、村头巷尾的侃谈便变得越来越少,人情变得越来越淡薄。
聚龙小镇每年中秋都要举行一次“邻里千人宴”。戴艺摄
“恰恰这种‘邻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风景”,郭振辉等人认为,“邻里文化”是传统中国农耕文明下生成的特色文化,是中国人所向往的“精神家园”里的一块自留地,“远亲不如近邻”、“里仁为美,择不处仁”、“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等等,——对于“邻里文化”的赞美,在圣贤智者、文人墨客的诗文中比比皆是。
于是,“让邻里文化回归现代生活”成为了聚龙人的不懈追求。
那么,“邻里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要如何呈现,才能让它在聚龙小镇的业主之间潜移默化地成为“生活纽带”?
对此,聚龙人经过了几年的摸索和尝试,在实践中不断地注入礼仪诚信、互助共享、尊老爱幼、包容和谐等文化元素,既彰显儒家等传统文化又契合现代人的价值观,最终形成了聚龙小镇自己的“邻里文化”。
万事开头难,取千里必先积硅步。聚龙创始团队主张先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根据要求,聚龙小镇所有管理和服务人员,必须在行为举止上符合传统国学礼仪,比如双方见面互相颔首,互致敬语等等,将传统礼仪和美德制度化,让制度化规范行为化,通过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习惯性行为,以各种形式的活动烘托“邻里文化”的氛围,不断引导业主们从接受到融入,再让邻里文化从不经意间的融入最终实现与生活“榫接卯和”。
聚龙小镇开心菜园的丰收分享日。戴艺摄
据聚龙小镇副总经理郭文祥介绍,为了不遗余力营造“邻里守望”的生活家园,聚龙小镇每年举办200多场楼栋邻里宴,邻里早餐会、日常饺子宴、日常邻里宴成为常态,中秋等重大节日还举办大型千人邻里宴和“邻里文化节”,每家每户带上几个自家拿手菜,和所有邻居一起分享美食,共叙和谐邻里情,这已经成为小镇的特色;对于新入住的业主,会定期举办“迎新邻里宴”,让新业主更快融入小镇的温馨生活。
另外,聚龙小镇专门斥资1.2亿建成全国最大的邻里中心,可同时容纳5000多位业主共同举办邻里宴,并设置“邻里情厨房”和“开心菜园”,只为与更多家人分享爱与欢乐。在聚龙小镇采访,不时能看到业主们颔首问好的和谐景象,四处都能听到让城里人感到不可思议在这里却司空见惯的故事:
自从入住聚龙以后,杨女士为了方便楼上楼下邻居串门,慢慢养成了出门不锁门的习惯,有时在邻居家里一待就是一天,有时回到家里发现不但没有少了物件反而多了一些土特产,原来希望与她共享劳动成果的热心邻居发现她不在,便将土特产留了下来……
几年前,聚龙湖要清淤,近600亩湖面,188万立方米容水量,清淤约5000吨,治理报价需千万元。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得到了业主们和员工们的响应,纷纷自告奋勇加入清淤泥的行动中,甚至连孩子和老人都力所能及的参与进来。他们共同出力,在聚龙湖畔形成了“人力传输带”,将湖底的淤泥一簸箕一簸箕的往外运,人人参与,干得热火朝天。彻底改造之后,如今才能看到如此美丽清澈的聚龙湖。聚龙公司感恩于此,把通过大家辛苦努力节省下来的千万经费,用于修建了明道桥,聚龙湖上又多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如今,每当郭添法从聚龙湖畔经过,看到湖上波光潋滟,湖水清澈见底,成群白鹭掠飞栖息,他总能想到当时清淤的场景,心里总能掠过带着暖意的感动。
他知道,在这感动的背后,交织着聚龙建设者们营造“世外桃源”般理想家园的煞费苦心。(林锦旺 张族浩)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