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推”,一场求真务实的考试
连续两年,整整20个工作日,咬准重点工作,组织各地各部门“一把手”,四次巡回观摩各地亮点,现场点评不足。
嘉兴以“推进重点工作、推动争先晋位”为核心内容的“双推”活动,以压力层层传导的方式,在互看互学中激活了基层的干事创业潜能,在互比互促中推动了重点工作的层层突破。
两年来,嘉兴一举摘下了全省水质考核不合格的帽子,生猪养殖业存栏量大幅下降。“三改一拆”、土地整治,更让嘉兴获得了不可或缺的发展空间……
聚焦重点不松手
“双推”中坚定发展方向
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来说,工作千头万绪,哪些是当务之急要解决的,哪些是事关长远发展的,哪些是百姓最为关切的?找出并抓住这些具有引擎作用的重点工作,无疑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在去年7月首次开展的“双推”活动中,这种重点突破的思路十分明确,就是把扩大有效投入、水环境治理、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土地综合整治等具有地方性、长期性、战略性的重点作为龙头,纳入年中和年末的“大考”之中。
在随后的几次“双推”活动中,根据中央、省委的统一部署,嘉兴市委、市政府顺势而为,把全面深化改革、“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作为“双推”的重要内容。
“双推”工作聚焦的重点看起来就那么几项,但干部群众都知道这些工作的分量和对嘉兴这座城市的深远影响。
水是嘉兴的荣耀,水环境污染也是嘉兴的切肤之痛。早在2011年,嘉兴就开始向水环境宣战,并逐步扫清了影响水环境的一个个障碍。按照“水下污染水上治”的治水理念,2013年,嘉兴到了该啃下“硬骨头”的时候。要让水流起来、净起来,必须截断每一个进入河道的污染源头,包括沿河两岸的企业、养殖业、种植业的转型,也包括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河道的美化整治。治水的背后,是更深层次的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可以说,嘉兴的每一项重点工作的推进,都牵一发而动全身,每项工作的牵引作用突出,相互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为“浙北粮仓”,嘉兴可供发展的土地空间十分有限,受土地资源要素的制约也愈加突出。2004年以来,嘉兴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先行一步,新市镇建设、农房集聚掀动了这个区域农民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巨大转型,农房的集约节约利用为嘉兴争取新的土地利用空间提供了可能,但要真正把这些地用起来,还需要实现土地的综合整治。而有了新的建设用地,才有扩大有效投入的空间。
方向已明,目标已定。
在此后的“双推”工作中,随着各项重点工作的深入推进,嘉兴市又为其赋予了更广的内涵。扩大有效投入从项目的规模到更加注重项目的质量。水环境治理从清污保洁到更加注重沿岸产业的转型,以及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水系统筹治理。生猪养殖业从减量到更加注重农民的转产转业,存量养殖的科技化、规模化、生态化……
求真务实不避矛盾
“双推”中践行群众路线
走进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建设工地、项目现场……感受重点工作推进的力度和速度,感受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和不足。
去年7月、11月和今年的7月、11月,嘉兴市委、市政府分别利用整整5个工作日的时间,由市级领导带队、各地各相关部门“一把手”参与的“双推”活动,成为当地推进重点工作的一个常态性工作。
在各级党委、政府看来,“双推”已经成为他们每年年中和年末抹不开的两次“大考”,而和其他考试不同的是,这样的“考试”完全公开。
根据嘉兴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双推”中,每个县(市、区)包括嘉兴港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需要就每项重点工作使出一个可供观摩的亮点,嘉兴市各地观摩点共计36个。
既然展示的是精品,各地自然会端出自己最亮的风景。而自己的亮点展示,和其他8个相似的点相比,是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震撼力,是否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一目了然,地方也心中有数。
给基层带来压力和动力的还有,“考试”公开同时体现在每项工作成绩排名的全公开、问题点评的全公开、媒体监督的全公开。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你们在河道整治中还有些保洁机制没有落到实处。”“今年你们的大项目引进还需要加把劲,落地项目的推进速度也需要再提一提。”“在生猪减量方面,你们报的数据和我们掌握的数据还有出入。”
“双推”活动中,每个县四个观摩点实地观摩结束后,市级领导、市级部门不仅要现场听取当地关于重点工作推进总体情况的汇报,市级部门“一把手”还要现场予以点评。点评指向明确,没有一句客套话,全是一针见血的辛辣味。问题在哪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当面鼓、对面锣,既简洁明了,又十分奏效。
而“双推”前,由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市级相关部门深入督查、调研掌握的真实情况,让地方领导心服口服。
对一个地方来说,现场点评无疑起到了“鞭打快牛”的作用,然而,“双推”并没止步于此。各地巡回观摩、现场点评后,市委、市政府随后召开“双推”工作总评会,市级领导、市级相关部门人人点评成绩亮点、薄弱环节,对“双推”中发现的经验进行推广,对发现的问题逐一解剖,从而统一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推进的思想。
“‘双推’不是讲排场、走形式,而是真正把群众路线教育、作风建设的成果贯穿于活动的始终,形成上下一心、凝心聚力谋事、干事、成事的氛围,让重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少参加过“双推”活动的干部如是认为。
咬定目标不放松
“双推”中激活基层潜能
数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塔吊林立,一派火热的建设场面。在几条老旧的街道上,十余家小型企业的厂房正在被拆除。
今年11月的“双推”活动中,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百家企业大搬迁”、“百米高楼拔地起”的拆与建的规模与速度,令观摩团成员啧啧赞叹。
上万平方米的猪棚即将变身休闲农场,800亩的水面碧波荡漾。桐乡市在生猪养殖业减量、生态环境营造中的大手笔规划、大手笔投入夺人眼球。
四次“双推”,今昔对比,各项重点工作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进入攻坚期”,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推进,从立竿见影到长效巩固,嘉兴各级干部在“双推”中砥砺着“步步为营、久久为功”的坚韧作风。
投入的力度更大了,项目的质量更高了,推进的速度更快了。在两年四次“双推”活动中,这些一以贯之、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在一次次的“双推”检阅中,总能闪现不同的亮点,给人意外的惊喜。
而纵观每一项重点工作推进的背后,不难看出推进的难度、问题破解的速度和争先晋位这种自我加压取得的显著成绩。
作为嘉兴市生猪养殖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南湖区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在维护生态环境与维护农民利益的双重考验面前,南湖区在每次“双推”中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也给出了这一产业的转型路径。
拆除中同步考虑一个产业和这个产业从业者的转型路径,同时维护生态利益和农民利益,实现平稳转型。南湖区的生动实践,正是嘉兴市生猪减量的真实写照。
通过市推县、县推镇、镇推村的压力层层传导,检验各地的作风,激活基层的潜能,最终让年度目标能够全面落到实处。“双推”在明方向、正作风中,不断刷新着嘉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嘉兴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61.1亿元,投资总量居浙江省第五。省级以上改革“试验田”在嘉兴遍地开花,海宁要素市场化配套改革等经验在全省开始推广。水质考核、生猪减量、土地整治等重点工作均取得积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