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经济生活  财经

到了江浙沪,常备翻译机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2-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到了江浙沪,常备翻译机

作者 | 王琰

编辑 | 平子

到了江浙沪,常备翻译机

长居江浙沪的外地小伙伴,都有过一段似曾相识的经历:

  • 初到励志掌握方言 → fighting~
  • 1 hour later → 鸟语??
  • 半天 → 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

出行全靠翻译机

那…对于江浙沪的方言,土著们的说法是:

好像,大家都不会的样子。

江浙沪方言的终极奥义究竟是啥?

吴语到底是个啥?

度娘告诉我们,江浙沪方言总称“吴语”。

与之相对的,“官话”则是以其为母语,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一级方言。现今普通话的前身就是北京官话。

吴语主要在江苏南部、上海全市、浙江绝大部分、安徽南部部分地区使用。地理上可以划分为太湖片、台州片、温州片、金衢片、上丽片、宣州片大约六个片区。

目前,江浙北部,浙太片区基本能够互通。而浙南部已经实现了“一村一音”,完美达到了语言多样性的要求。

吴语千奇百怪的由来

吓退了内外同胞的吴语,它的诞生倒是有几种说法:

1、山高水长切分包邮区

找出放大镜,拿出中国地图,仔细看看:

江浙地区确实是北部较为平坦,南部多山,多条河流繁杂交汇。

再看看浙江的数据:山地面积就占了72.58%,再加上5.66%的水域,接近80%的地域都是山水!

所以,整个包邮区被水系和山脉分割为一块块小格子。在走路全靠腿,通信全靠喊的年代,古人们当然也只能懒得出门,自说自话了呗。

也有一种说法则是,江浙地区是长江中下游的冲积平原,生来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由此不需要与外部进行过多商品交换和交流。

借此对比就是江浙和来自内陆的川藏地区:

浙江丰富的渔业和种植业,为其带来了“江南粮仓”的美誉。而八大菜系中苏菜的传世名菜,太湖银鱼,大闸蟹等等也展现了江南的富庶。

反观川藏地区,拥有大山和高原,较少的耕地面积也导致了物产较为贫乏。在唐宋时期,当地人为了更好的物质交换,开辟了茶马古道等商贸路线,以此进行茶叶和马匹之间的交换。做生意总得多交流,因此商贸的交流也促进了语言文化的融合。

2、官话杂糅吴语=方言N次方

据学者调查,当代吴语主要源于元明时期。

在那之前,随着朝代的变更,人口主要是由北往南迁徙。其中,经历了“五胡乱华“的东晋,以及南宋迁都,原先的官话区居民,也就是现在意义上说普通话的人们,慢慢定居到江南地区,中原文化也渐渐跟当地文化融合。

这一方说官话,一方说普通话,官话与吴语也就融合形成了半官话。

但是不同地区与中原地区文化混合的程度又各自不一。

一些地方,例如杭州,融合程度最高,因此这个地区的方言对外地人来说,也最容易听懂。这不同的混合程度也增加了江浙方言的多样性。

3、“说方言,扣分!”

之前的说法,姑且能够解释外地人对吴语的疑惑。那江浙本地年轻人也觉得江浙方言差距大,又是为啥呢?

根据关于“方言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这也可能是由于90后从小接受的方言环境改变所导致。

据某调查显示,6-20岁青少年中,对于江浙方言的掌握,相较于其他地区方言来讲,比例最低。

而官话地区的孩子,倒是一般都说得一口浓烈家乡味的方言。

在江浙上学的90后都会有印象,小时候一进学校就必须要求说“普通话”,一张张色彩鲜艳的海报写着鲜红的大字“请说普通话”。

有些不太配合的小朋友,如果不小心蹦出了方言还会被扣操行分。因此,来自北方的插班生从小就备受羡慕,他们的方言就是普通话。

不过,也正是因为普通话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吴语也进一步加速的衰落。

方言冷知识

方言不看不知道,一看还有好多隐藏的诀窍。学对方言,有可能成功致富!

1、你不知道:不同方言地区出网红的概率大不同

近两年来,土味怀旧是茶余饭后娱乐的主旋律。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把这一股时尚推向高潮。

“撂了嗷

摇头呢

心里的花

我想要带你归家

在那深夜酒吧

哪管它是真是假“

“撂了嗷

摇头呢

心里的花

我想要带你归家

在那深夜酒吧

哪管它是真是假“

一首野狼disco,唱嗨了东北话。而之前大火的中国新说唱,也捧燃了川渝匪帮说唱。

相比之下,之前同样小众的江南评弹,山西花腔鼓又为何没能老树发新芽呢?

看一看中国方言分布地图就发现了问题,官话基本占据了绝大多数地区。

要想火,首先得让人听懂。由于易懂和宽泛的使用范围,一种官话地区的艺术必然会传播得更快更广,接受度也更高。因此,官话地区更易出爆款。

2、日语吴语渊源颇深

想去日本旅游的朋友们,带上一个江浙的朋友吧!

根据史料,吴音是最先传入日本的发音。日本汉字读音可以分为音读和训读。音读为模仿汉字读音,训读则是模仿汉字形象保留的日本本土读音。而根据《日本基本汉字》统计,有近三成的音读是吴语的发音。

例如:数字“二” 的日语和吴语的发音是一模一样的 ,都读 ni。

古日语中的“千”都读 ち ,如“三千”读みち ,“千束”读ちづか ,现在北海道的地名“千岁”仍读ちとせ ,接近吴语的“千 (qi)”音。

所以,想畅游日本的朋友,一个江浙人说不定连猜带蒙,正正好,可以充当一个完美翻译。

3、打工慎去江浙沪

众所周知,江浙沪一直是劳动力需求巨大的地区。

然而,如果打算去江浙沪就业的话,可能需要谨慎。因为根据学者研究,地区方言多样性的增加可能会降低外来劳动人口的收入。

一般来说,说同一地区方言的人,会自然而然产生更多的信任感。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也是这一个道理。

当然,数据也显示出,方言会帮助一个人构建社会关系并融入这个社群,即社会资本的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带来的,是更高的劳动收入。

不光是现实中是这样,抽象出的电影艺术里面,也体现了这一规律。

在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中,那个文质彬彬的日本人,正是因为一口流利的上海话,成为了老大的妹夫,从而深得信任。

看了这么多,长居江浙沪的外地朋友们,不用挣扎了,还是乖乖拿起救命手机,慢慢查吧。

唐七元,2012,《从语音特点看吴语区的谐音习俗》李新魁,1987,《昊语的形成和发展》黄建香,2001,《试探吴方言对古日语的影响》李庆详,1990,《试论汉字读音中的吴音、汉音 、磨音和惯用音》马双,赵文博,2019,《方言多样性与流动人口收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